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诗 > 爱情散文诗 > 问世间情为何物

问世间情为何物

散文
时间:2016-02-04 16:49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两湖布衣点击:
        

        晚饭后陪妻子散步,不,严格意义上讲,应该是妻子陪我散步。自2011年体检被查出血脂有点偏高,这不是要害,要命的是,单位二十来人,有的早已被定性为“三高”患者,却独偏偏通知我一人去医院复查,并且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上午的“耐糖”试验,间隔一小时的三次三大管子鲜血被无情地从我手臂上的血管中抽出,八支大管葡萄糖倒了满满一大纸杯,毫无商量地要我一口气喝完,妻特意请假,自始至终在场陪我。最后的结论,就是治疗。怎么治疗?医生支招:一是化学疗法,五盒血脂康一个疗程开出。视治疗结果再考虑是否有第二个疗程,或第三个疗程;二是物理疗法,那就是要多运动,不能再长时间伏案不起了。让我吃药,问题不大,不让我伏案,不让我看电脑敲打键盘,这无异于蒙住我的双眼又捆住我的双手,我有一点受不了,商量的结果,我作出让步,那就是饭后散步,权作运动,由妻子监督。从此,中午和晚上,饭后必走一趟,这一散就是五年,风雨无阻,白湖的清水平台和景观大道可以做证。
           时令进入十一月末,天黑的不仅早,而且来的快。晚饭后六点出门就已伸手不见五指了。照例与妻散步,野外虽已寒意袭人,但沿途灯光明亮,岸柳轻摇,行人与上三个季相比,虽减少了六成以上,但匆匆而过者也有不少,多为熟悉的身影。这时头顶上方突然传来一阵“嘎,嘎嘎”的雁鸣声,虽然抬头看不见雁群雁影,但脑海里不知怎地就陡然想起一首歌来,便扭头问妻子:“你知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首歌吗?”妻子略一思索道:“你说的是不是《神雕侠侣》里的一首插曲呀?”并且自豪地补充道“演唱者是张馨予”。我继续问道:“知道它的词作者是谁呢?为谁写的吗?”“金庸呀!小说是金庸写的。”我摇摇头说:“不对。”妻忙答道:“那就是琼瑶,琼瑶作品中有大量古诗词歌赋。”我笑笑,仍然摇摇头。妻急了,“那你说是谁?”于是,我们边走边聊。
         这首歌词的原作者是我国金元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诗词大家元好问,词牌《摸鱼儿·雁丘词》。全词为: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从词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首咏物寄情词,词人为大雁殉情而死的事实所感动,才挥毫写下的,寄托了作者对殉情者忠贞不渝爱情的哀思。从作者所作的小序中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看出,“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呜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而识,号曰雁丘,”乙丑即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16岁的词人元好问当时正赴并州(今太原市)应考,路遇一位打雁人,交谈中,打雁人告诉作者,今天早晨他捕杀了一只大雁,而另一只从网中挣脱出的大雁却对着伴侣悲鸣不止,低回盘旋,久久不肯离去,最终竟然撞地而死。听了这凄美的叙说后,年轻的词人元好问为之动容,不仅花钱买下了这两只大雁,还将它们合葬在汾水岸边(今河北省西部曲阳县西汾水旁),垒石(即土)为丘,是为“雁丘”。并写出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摸鱼儿·雁丘词》。
          名家就是名家,一段动物间的生死小故事,年少的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对大雁殉情而死,做了深入细致的刻画,再加以充满悲剧气氛的环境烘托描写,塑造出一个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感人至深的爱情悲歌。读来令人心痛,尤其是词首三句采取诘问方式,问自己,问世人,问苍天,有先声夺人的气势,能引起每一位读者的深深思索,因而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念念不忘和引用。今人也不例外,金庸也好,琼瑶也罢,他们之所以在自己的作品中不厌其烦的原文原句引用,我想大多也都是缘于此吧。但百姓,尤其是今之年轻人,大多爱其词句,爱歌之,常咏叹,却不知其意,不知其典出,多少有点遗憾
          大雁是一夫一妻的忠贞候鸟,据说鹤也有此忠贞的家庭观念,它们虽然是鸟,却是鸟类中的真心爱人,忠贞夫妻,据说一但结为生活伴侣,定将终身不离不弃,生死相许。由此我想到了中国近代史中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其中有一个叫林觉民的烈士,记得中学课本中有一篇他的《与妻书》,读来情真意切,缠棉悱恻,催人泪下,至今仍记得文章开头的几句:“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这是林觉民参加广州起义前,写给妻子陈意映的绝笔信,但信中不乏有对往夕美好生活的回顾:“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要知这是赴死前的绝别书,依常人所想,哪还有心思费笔墨去顾花问月,儿女情长呢!其实这正是林觉民对妻子爱之深切的表露!果然,广州起义失败后,不幸的消息传来,陈意映几欲自杀,但皆被家人看管而拦下,然而对爱人思念却像一块永远撕不开的夜幕,紧紧地裹缠着她,任家人和亲友如何劝说,她没有改嫁远走高飞,一年后终因思念过度抑郁而逝,像那撞地而亡的大雁,追随林觉民而去,留给后人几多歔欷。我想,假如重情的诗人元好问能延寿至今日,不知又会生发出多少感叹!又会写出多少“××丘词”来!
          其实,人世间,情为何物?八百多年前的诗人就已作了很好的诠释,人是感情动物,所以人和动物应该是一样的,那就是作为家庭中的成员,相互间应当忠贞不二,就像那年年南飞北归的大雁,虽然路途遥远,征程艰辛,历经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相伴飞完一生。由此我想:忠贞不二应该是夫妻间相互遵守的爱情底线。我们不能像有些不负责任者说的那样:中华儿女千千万,实在不行咱就换;也不能像“好了歌”所述:君在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更不能像时下有些流行调侃词说的那样,“一等男人,家外有‘家’”。这不仅是对家庭的一种不负责任,对感情的不忠,也是对爱情的一种亵渎。
         “生死相许”,其实是一种承若。先贤们尚知:车无辕不行,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的道理。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那是对结义大哥的一种承若和相许;赵子龙单骑救阿斗,那是对主子信任的一种承若和相许;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那是对知遇之恩的一种承若和相许;“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是忠臣对君王倚重的一种承若和相许。他们的行止无愧天地,堪称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所以他们能够彪炳青史。
          自古文人多重情,易伤感。也许是为了纪念,也许是为了效仿,也许是为了告戒后人,诗人特意垒了这一小小的雁丘坟,并写下了这首词,他想到了千秋万古后,一定会有和他一样的诗人墨客读着《雁丘》词,寻访雁丘处,或许能从中领悟一些“生死相许”是何等极致的深情!
          余,一介凡夫俗子,情感迟钝,智商也不高,更没有词家那触景生情,脱口而出的锦绣文彩。但我总认为,家庭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无论外面的风雨有多么大,也无论你跋涉的多么疲劳,进了这个港湾,就像婴儿进入了母亲的怀抱,不仅温暖,更会有安全感。夫妻本就是一对患难与共的大雁,年年南飞北迁,有时面对的是朝阳,有时面对的也许就是风雨,只要坚持挺过去,前面定会是一片艳阳天!
          陪妻散步,与妻聊天,看芦花绽放,听大雁呼唤,迎来朝霞,送走夕阳。我一直坚信并坚持着:执子之手,是一种缘份;与子携老,是一种责任
          听雁鸣,让我再次领悟:人世间,情为何物!
                         (散文编辑:可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远来的美人

    你闯入了我的视线 一个亮丽的茫点 你吸住了我的思想 一个引人注目的靓影若隐若现 你冲...

  • 爱潮汹涌

    爱得明明白白 才会爱得轰轰烈烈 当我发现自己对你情有独钟时 当我从你的眼神读懂你的...

  • 无信心则无爱

    我今生今世最可悲的就是对自己缺乏信心, 对于我所追求得到的, 我或许会不懂得珍惜,...

  • 停止思念

    我本想要表达些什么。。。 但如果我连这个都不能抑制 那就已宣告我失败。。。 我相信...

  • 终身信仰

    黑暗之中 她就是 一轮皎洁的月光...

  • 长沙的雪

    文/毛青松 长沙的雪 随风穿过漫长的夜 雪在风中飞舞 城市在寒风中呜咽 我乘风而来 跨...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