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抒情散文 > [国庆征文] 不算遥远的记忆(二)

[国庆征文] 不算遥远的记忆(二)

时间:2009-09-29 11:33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天高云淡点击:
        

  牛  

  儿时的印象里,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牛。
  
  一来,牛对于农家人来说,是顶呱呱的好劳力。犁耕耙种,拉车打场,样样农活儿离不开它,特别是秋收农忙时节,耕地这种最累最重的活儿,牛可是绝对少不了的主力,大忙的日子里谁家没有牛便会急的团团转,低头哈腰的上完东家去西家给人家说好话借人家的牛差。二来,牛在当时算是农民家里最值钱的物件了,而且每年还会为它的主人生下一个小牛犊,卖了钱便是一家人一年的生活开销,孩子上学,老人看病,修房盖院也便有了依靠。母亲好多次跟我说过,我上学花的都是牛犊钱。因此,农家人对于牛有着特殊的感情,再穷的日子,每逢过年农家人也不会忘记给辛苦了一年的牛喂上一两个大白面馒头,也算是对牛的一种犒赏和感恩吧。
  
  牛很忠诚,虽然比起骡马干活是慢了些,但有着不惊不燥的踏实。秋收时节,田间地头到处能够看到牛的身影和听到农人“得得,冽冽”的吆喝声,农人手里的鞭子经常在牛屁股上叭叭的打来打去,满是一痕一痕的红印,但牛绝不会像骡马那样一拉不动便撂挑子,使倔子,甚至干出踩踏人的事情。记得小时候,村里坡地多,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往往需要不停的干上一个月,经常能看到牛腿上被牛套磨的血渍渍的场景,有几次让人看着心疼,便找些破布把牛腿磨烂的地方给包上,但父亲说起不了多大作用,因为耕地的时候一拉套还要被磨,我就用布条把套包起来,只是希望少磨一些磨轻一些,心里也是一种安慰。在牛身上发生过这样真实的事儿。一年收麦子,主人套牛驾车拉满满一车麦子不小心一侧车轱辘滑进了沟里,这牛竟四脚拔地,瞪眼怒目,拉直了套用力撑着硬是不让不让车子掉沟里去,主人没办法只好回家拿来斧头砍断了牛套,弃了车子,才算保住了牛的性命。这事在周围几个村都成了焦点新闻,人人都夸奖牛的忠诚,此后我的意识里对牛的坚毅、牛的隐忍有了更多的尊敬之情,也慢慢懂得了一点坚强和韧劲儿。
  
  记得我家养的最早的那头牛是父亲从很远的山里走了一天的路买过来的,到我家里一年一年的延续了很多代。父亲母亲都很勤劳,对牛也总不亏待,每逢农活不忙,母亲总要割草,一箩头一箩头的割,很多次看到母亲弱小的身躯上背着比自己个子都高的草垛,在田间地头颤颤崴崴的身影,鼻子总是阵阵泛酸。由于父母喂养的精心,我家的牛在村子里总是数一数二的肥,让很多人羡慕,可谁知道这里头流有多少母亲的汗水。牛肥自然吸引偷牛贼的目光,那年夏天家里养的肥牛被偷去了,家里像失去了一根支撑的柱子似的,空气都凝聚了,母亲一连几天消沉,吃喝不下,后来,母亲愣是一口一口的草料把没被偷走的五个多月的小牛犊养大,并且繁衍了后代,一直延续到现在。
  
  现在,农业机械越来越发达,又快又省事儿,牛也渐渐没了用武之地,而且村里人在外边有工做,都嫌喂牛费劲儿麻烦,喂一年牛不如外边打份零工赚的多,很多的人家也慢慢不养了,即使养牛的也纯粹变成了一种产业。父亲母亲年龄也大了,我也曾多次动员把牛卖了,母亲总舍不得,说家里要是少了这牛总会感觉空落落的。现在回村里,牛也只剩不几头了,但关于牛的记忆一直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当遇到不快不顺不开心的时候,便会从记忆深处升腾出来,教人如何再坚强、踏实和忍耐一些,而且每每见到牛,也总会生出一份感恩之情。毕竟,牛,为庄稼人的日子做出了贡献,见证了村子的变迁。
  
  人
  
  以往农忙时节,最多的记忆就是田地间弯腰弓背、挥汗如雨劳作的人们。农活是下力气的活,日头烘晒下干一天回来便会腰酸背疼。有很多次放学我下地帮忙,晚上经常浑身疼的睡不下。很多下地干活的男人喜欢穿背心,后背上便会被太阳晒成一个黑黝黝的背心图案,当时觉得很好笑,也觉得心酸。那个时候打麦要靠人工一块一块的割,一块一块的拉,一场一场的碾,人们总是一天起早贪黑,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有时候忙的顾不得做饭,便啃口馒头喝口凉水凑合,困了就倒在麦秸堆上打个盹,或者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吸袋旱烟便又忙碌开了。秋收更是一年中忙碌时间最长的季节,白天地里忙碌,晚上趁着月光一家人还要坐在院子里一个一个的掰玉米,儿时很多关于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忆都是在院子里度过的,银白的月光泻在院子里的玉米堆上,劳累了一天的父母晚上总是熬到半夜,然后站起来捶捶后背走进屋子从纸包里拿出一个月饼,掰成不均等的四份,大块的给我和姐,算是对我们劳动的奖赏,有时候咬着牙坚持就是为了得到那份香甜的月饼,很多时候一觉醒来还能听到父亲母亲吱吱嗦嗦掰玉米的声音,第二天早上天不亮,便又听到母亲做饭喂鸡的声响。正因为干农活太苦,上辈人最简单最实用的教育他们的子女的办法,就是“不好好学习就戳牛屁股”的老话,让子女们早一天跳出农门,不当这汗洒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便成了上辈人最大的心愿。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村里人的日子在省吃俭用中有了一些原始积累,渐渐好转起来。换了农具,再后来通了电,用上了脱粒机,买了三轮车,每年的农忙时节便大大缩短了,也省了很多的笨力气。近年来国家对“三农”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不仅破天荒的取消了历朝历代的皇粮国税,减轻了农民负担,而且种粮、买机具都有补贴,这对于农民来真是不敢想像的事儿。现在的农忙时节大都用农机,人们不费太多的力气,三五天抓紧收拾完,便去做别的营生去了。
  
  在以往,冬天是农人最闲的时节。冬天人没事干,尽吃老本不赚钱,人便闷的慌,闲的无聊就靠着墙根着晒太阳,或围着火堆烤火,人多了闲言碎语便多了,东家长西家短的,总会生出些事端,给宁静的村子添了许多热闹。小时候放学回来,经常能看到听到一些人家吵嚷打闹的声音。有的是两口子为家务事儿吵架吵到了门口,有的是为两家的宅基地互不相让,有的是妯娌间为父母养老出钱的事争短论长,有的是为两家的孩子打架父母帮腔,而且骂的难听甚至婆妈、下流。刚开始想不明白,为什么村里人怎么这样不讲文明,怎么这样斤斤计较,为什么为一些营头小利便诅爹骂娘,为什么兄弟之间为老人养老的事就能大打出手,为什么夫妻经常吵骂打闹,后来渐渐明白了,很多的恩怨都是穷惹的祸,很多的气都是从没钱生来,农忙的时候顾不上这些陈芝麻滥谷子的事儿,到了农闲,人的心想多了,便会计较的更厉害。再说,有钱好办事,富家亲上门,不是说钱能决定一切,但在贫穷的年代,兜里没钱,日子的确不好过。
  
  现在,村里的人们都在想方设法干活赚钱,平常回村里,房子是越来越宽敞高大了,可村子却越发的冷清了,年轻人都出去了,能干动活的人都出去找零工干了,没出去的便在村里建了养猪场、养鸡厂发展养殖业,听说有几家去年买了小汽车的。前两年,村里实行了合作医疗,群众看病也可以和城里人一样报销,再也不会出现以前很多村里人小病拖大病熬的状况了,而且兄弟妯娌之间为老人看病出钱闹别扭的事儿少了。前段时间听说又要实行农村养老保险,人过60岁每月可以按时“领工资”,着实让上了年纪的老人高兴了一把。村里也很少听说为一些鸡毛蒜皮而吵嚷的事儿,用村人的话说,划不来,有那吵嚷的心思和力气,还不如去找一天活干赚张活钱来的实惠。看来,“仓懔实而知礼节”,人有事干了,有钱赚了,家境好了,心气自然便顺畅了,过日子的心情便大不一样了。也相信随着农村人的生活越来越好,文明和谐之风将会更多吹洒。 

责任编辑可儿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4)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天高云淡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2009-05-25 10:05 最后登录:2013-01-08 17:01
优美散文
  • 父爱回忆录

    父爱如山已是老话,我们一再重谈,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平常的小事中体现父爱如山而不再...

  • 幽雨中的银杏(原创)

    一帘幽雨,滴进了清晨。 湿湿的,滑滑的,轻轻的。碎雨滴哒着翠绿色的银杏缠成长串,...

  • 吟夏(三)

    茫茫人海,我只是光阴的过客。也许一转身,就是一辈子。岁月让我成熟,磨难锤炼意志,...

  • 洋槐花开

    从农家院到打谷场,从渠塘边到田埂间,处处都是洋槐树的阴凉,处处都飘散着洋槐花的浓...

  • 早春

    喜欢春,不太喜欢仲春的繁,因为它略显的浮躁和肤浅,也太不喜欢暮春的残,因为它稍有...

  • 情绪的泰山

    散文 李朝元 情绪的泰山 写过泰山的人很多,登过泰山的人更多。写过却没有登过泰山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