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哲理散文 > 孝文化日益浓 真好!

孝文化日益浓 真好!

时间:2009-09-06 16:57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心泰身宁点击:
        

  孝文化日益浓真好!2813
  
  “百善孝为先。”长期以来,这句俗语体现着人们对孝在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的体会。传统中国文化,可称为孝的文化中国的孝文化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延续下来。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成为焦点,家庭养老模式又被提到新的高度,支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理念,孝文化的重塑已成为历史的要求。何为孝?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价值体系中,孝是最基本的,孝的基本含义是敬老养老、事亲善行。“善事父母为孝”,《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合成的一个会意字。孝就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孝最初是从尊祖祭祖的宗教情怀中发展而来的。孝的初始含义一是尊祖敬宗,二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这是出于生命崇拜。经过儒家的阐释发挥,使“善事父母”最终成为“孝”的核心甚至唯一内容。孔子提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安老”是孔子的重要社会思想。孔子的孝论不仅包括孝养,还包括敬亲,它强调的是一种根源于血缘关系的自然亲情。他把最初产生和存在于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从人的本性上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中国传统孝道中许多养老敬老的思想和措施,虽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能是一种社会理想,但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思想文化传统。
  
  孝文化的内涵。孝文化包括三方面:养老、敬老、送老(送终)。养老,物质上奉养。这种奉养要求子女将最好的东西奉献给老年人,使其饱食暖衣,营养充足,是谓“善养”。敬老,精神上尊老。指在社会上要形成尊老的风气。送老,依礼送葬。当老人百年之后,依据礼仪为其送葬、尽孝。弘扬中华传统孝文化对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传统孝文化作为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中国传统家庭养老中起着规范和约束作用,促进了家庭和睦、社会稳定,使老有所养,幼有所怀。而是一个跨时空的永恒伦理课题,其精华成分,体现了对人类文明的普遍价值
  
  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首先,有助于老年人“老有所养”。孝文化首倡“养老”,这是孝文化对子女的最基本要求。古人云:“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这就要求,当父母在世时子女应尽奉养责任。在这为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前提下,对于今天城镇的低收入老人及广大农村无收入老人,在中国传统孝道的教化下,这种养老思想无疑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老人能在生活上得到子女细心的照顾,使他们的基本物质生活得到保障。
  
  其次,有助于老年人“情有所寄”。孝文化倡导“敬老”,即让老年人精神上得到慰藉,感情上有所寄托。因为老年人的生活不单单是物质上的满足,当其物质生活基本满足后,他们更需要晚辈的尊重。养亲必敬,只养而不敬,就不是真孝。今天对老人的孝更侧重敬老方面,在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多数老年人能衣食无忧,但他们更需要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真正精神上的愉悦和尊敬。在传统孝道的教化下,老人在得到子女生活照顾的同时,能享受到天伦之乐带来的精神愉悦,同时能凭借自己的人生阅历给与子女适当的生活指导,这样不但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同时也达到了老有所用的目的。
  
  最后,有助于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状况必然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程度。而家庭内部的和谐不仅仅是晚辈对长辈的关系,而且还有平辈之间的关系,亦即孝文化包含“孝悌”之意。《论语》所言的“温、良、恭、俭、让”发展,使之成为社会稳定和谐的积极力量。那首《常回家看看》的歌曲,不仅仅表达了儿女的心声,也是寂寞父母,需要唤起人们的真情良知,一方面要弘扬中国文化,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另方面,要改造传统孝文化,赋予其时代精神。目前,中国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给老年人带来问题更多的,除去经济问题外,还有生活、医疗、娱乐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的国情是特殊的,中国的养老问题也比较特殊,家庭养老始终是一种稳固的养老模式。老人乐于接受这种养老方式,这也是当代中国在很长时间内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选择。这样,弘扬孝道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对传统孝文化的内涵进行创新改造。
  
  所以,我们今天的社会必须对赡养老人进行立法,完善调试现行法律法规,引导人们尊老敬老,自觉自愿养老敬老,保证老人晚年不受饥寒交迫和虐待之苦,对那些不孝子孙要绳之以法,严厉惩处。还要建立健全立体的社会保障机制和快乐机制,这是让老人能够真正独立和幸福的重要方略。如:老人的保险制度、老人的娱乐机制、老人的服务机制等等。面向老年人群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形式的系列服务。通过多种渠道潜移默化使孝亲观念植入人心。
  
  因此有必要将之转变为“厚生薄死”,老人在世时,给予更多的物质供养与精神抚慰,死后一切从简。要通过对最基本的孝亲理念的倡导,在全社会形成普遍的敬老意识,使人知善恶、懂耻辱、明邪正。孝亲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有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对形成人们的孝亲观念和社会普遍的孝亲意识至关重要。当然,在当代社会中进行道德教化要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接受方式等复杂因素,也就是说在当代新孝道教育中要体现出高度的现代意识和方法。
  
  加强社会重老行孝的行为引导,形成敬老爱老的行为规范中国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念层面上,而应当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当代孝亲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孝亲观念的培育密切相关,孝亲观念的树立要从习惯行为的养成做起。孝,首先是在精神上要求子女对父母应由衷的尊敬和爱戴,使父母能得到情感上的慰籍。“为人须当孝父母,孝顺父母如敬天”,赡养老人一定要诚心、耐心、细心。然后在物质上应尽力使父母衣食不愁,当父母年老体弱或丧失劳动、生活能力时,儿女更应尽孝敬之心,体贴、关心他们,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每个子女在日渐成熟、独立,而我们的父母却在渐渐变老。我们要趁父母在世时,及时尽孝,常回家看看,慰藉他们的心灵
  
  同时我们为人子女者还应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事务,并注意自己的身体,尽量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忧虑。行孝应是真诚的、深层次的和本质的,而不是表面现象。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才能形成敬老养老的良好道德之风,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家庭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心泰身宁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签约作家 注册时间:2009-08-30 20:08 最后登录:2016-01-10 11:01
优美散文
  • 莫言苔儿小,恰是君子身

    “ 净与溪色连,幽宜松雨滴。谁知古石上,不染世人迹"。"漠漠斑斑石上苔,幽芳静绿...

  • 偶遇

    岁月漫漫,彼此遇到过,温暖过,而后铭记于心,同样也是一种美好的结局。...

  • 你的福气皆于善良

    当生命旋转到一定的年轮,对尘世的细微之处,就越发不舍得忽略。这是岁月的醒示,让人...

  • 诗意的人生

    日子总是不乏诗意的,可我们有时觉得,日子并不那样的清澈,让人徘徊在一片茫然之中。...

  • 心存信念 一苇以航——读《堂吉诃德》有感

    在浮华与坚守之间,现代人将如何选择?喧嚣嘈杂的浮华社会,有些人们的灵魂早已蒙上灰...

  • 吾心安处是故乡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