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写人散文 > 茶韵墨香

茶韵墨香

散文
时间:2011-11-21 06:25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上虞厂房网点击:
        

散文

  【上】
  
  当夜幕降临,白天的喧嚣与烦扰渐行渐远退去,我静静地坐在荧屏前,捧一卷书,沏一杯茶,听一段曲,续一篇文。看着杯口雾气袅袅,我的心也会随着水底的茶叶渐渐舒张,思绪若清泉汩汩流淌……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婉转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尽洗古今人不倦,将如醉后岂堪夸。”唐代大诗人元稹把茶描述得是如此清雅动人。
  我端至唇边抿一口茶,任清清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余香满唇,充溢齿喉,沉醉于茶韵缭绕书墨馨香之中。人生如酒茶当歌,女人如茶香愈近。对我来说,文字是如茶人生的最完美演绎。
  累年的走南闯北,跑过了许多城市,凡是卖茶叶的店铺我都会发现厅堂内摆着一套工艺精致的茶几、茶椅和小巧玲珑的工夫茶具,以附风雅。
  我在许多地方也喝过功夫茶,一杯浓浓的工夫茶,泡出了多少优美动人的故事。虽然不是酒,却胜似酒,多少人为此而陶醉。
  其实,功夫茶始创于潮汕。潮汕的功夫茶现在已是闻名遐尔,作为潮汕文化的精粹,已溶入了潮汕人世世代代的情感。从古到今许多文人墨客对潮汕工夫茶是赞叹不已,把它写进了诗文之中。
  只要踏上潮汕的这方土地,你就会发现家家户户都备有功夫茶具,只要走进潮汕人的家门,客无亲疏,主人便会立刻冲泡起功夫茶来招待你。
  一杯香浓的功夫茶,一番热情的话语,为你驱走疲倦,为你带来温馨。宋人杜小山说:“寒夜客来茶当酒。”郑板桥也说:“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福建出产茶叶,潮汕人善品茶道,喝茶追求色、香、味。潮汕功夫茶的发展,起源于潮汕,依托于福建。
  潮汕人从小就喝功夫茶,是在茶水中浸泡长大的,如果让潮汕人分辩茶,绝对“OK”。我认识一个在深圳的潮汕女孩,自从02年大专毕业后,一直开着一家茶庄,差不多做了9年了,她拥有“高级茶艺师”证书。她对我谈起潮汕的功夫茶是头头是道,滔滔不绝。
  潮汕人原来是中原人。在秦朝的时候,因为战争的原因从中原移民闽南、广东东部。也就把中原的贵族茶文化带到了潮汕地区。
  潮汕人的功夫茶历史悠久,起源于宋代,盛行广东的潮州府就是今天的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据说潮汕人的功夫茶是由福建的“小杯茶”演变而来的。
  在宋代的时候,开始是上层社会谁家要是买得了好茶,就要请客,就会媲美“斗茶”。后来演变成了民间茶农、茶商的试茶评茶。
  由于天天品茶,喝多了难受,于是就大杯改小杯形成了“小杯茶”,“小杯茶”由茶商传入到了潮汕。
  而潮汕人喜欢喝浓茶,在历经了宋元明清漫长的历史岁月,茶具、茶叶和冲泡技术上渐渐地有了讲究,终于形成了家家备有功夫茶的用具,户户都喝功夫茶的“潮汕工夫茶”。
  潮汕人喜爱喝茶,又好客。不分季节、不分白昼,这在广东是出了名的,被称为广东的犹太人。
  从明朝中期饮茶之风就已经遍及潮汕地区,工夫茶的真正形成则是从晚清开始,据今有两百多年历史。无论是城里还是农村,无论是富商官吏还是平头百姓,几乎家家都摆设了一套工夫茶具。
  “寒夜客来茶当酒”,潮汕人家居自饮、客来礼敬、婚丧嫁娶、拜祖祭神处处以茶待客,喝工夫茶成为了潮汕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俗文化。
  潮汕人喝工夫茶有“茶三酒四游玩二”的情趣讲究(意思说最好是三人一起喝茶,四个人一起喝酒,两个人一起出门游玩)。
  茶叶的品种很多,有绿茶、红茶、白茶、花茶、黄茶等;味道也很多,有甘甜的、有清香的、也有苦涩的。茶是用嘴喝的,但是需要用心去品味。
  广东人喜欢喝铁观音和潮汕产的单枞茶,但潮汕本地出产的单枞茶数量不是很多,主要喝的还是铁观音、大红袍、龙井、毛峰、碧螺春等。
  喝功夫茶是潮汕人的始俑作者,潮汕人喝茶,称为“夹爹”。潮汕人把自己的特有的沏茶过程称之为“功夫”,所以在广东,只要一提到“功夫茶”三个字,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潮汕人。
  功夫茶那是潮汕人一种极为讲究的泡茶的方式,潮汕人泡沏工夫茶已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程序。
  第一道洗杯,就是用开水把茶杯和茶壶这些茶具洗干净。称作白鹤沐浴。
  第二道落茶,就是把茶叶放进茶壶里。称作乌龙入宫。
  第三道冲茶,就是当滚水二沸的时候,可以提铫冲茶了,把滚开的水提高冲入茶壶或盖瓯,使茶叶转动。称作悬壶高冲。
  第四道刮沫,汤进茶壶必定会冲出一些泡沫,刮沫就是用壶盖或瓯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洁净。称作春风拂面。
  第五道倒茶,就是把泡一,二分钟之后的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并列的茶杯里。称作关公巡城。
  第六道点茶,就是茶水倒到少许时要一点一点均匀地滴到各茶杯里。称作韩信点兵。
  第七道看茶,就是观尝杯中茶水的颜色。称作鉴尝汤色。
  第八道喝茶,就是乘热细缀,先闻其香,后尝其味,边啜边闻,浅斟细饮。饮量虽不多,但能齿颊留香,喉底回甘,心旷神怡,别有情趣。称作品啜甘霖。
  当我长途跋涉在尘世之间身心扰攘之时,我就会捧上一盏香茗,来打开文字的木窗,醉人的茶香,晶莹的文字,茶韵墨香伴随着我走进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华的茶魂就是讲究茶道与文化……
  
  【中】
  
  中华的茶魂就是讲究茶道与茶文化,而中华茶道与中国茶文化源渊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发现了茶树,是茶的故乡。茶,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而茶文化是伴随着茶叶的出现开始兴起的。到了唐宋时期,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到了顶峰,由于茶文化的发展派生出了中华茶道。
  相传,在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的远古时代,炎帝神农,为了给人治病,经常到深山野岭去采集草药,并采集的草药亲口尝试以鉴别草药的功能。有一天,神农在采药中尝到了一种有毒的草,顿时感到口干舌嘛,头晕目眩,他赶紧找了一棵大树背靠坐下,闭目休息。这时一阵大风吹来,树上落下几片绿油油的带着清香的叶子,神农随后拣了俩片放在嘴里咀爵,没想到一股清香油然而生,顿时感觉舌底生津,精神振奋,刚才的不适一扫而空。他感到好奇,于是再拾起几片叶子细细观察,他发现这种树叶的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般的树木不同。神农便采集了一些带回去细细研究,后来,就把它命名为‘茶’。
  “天子岁尝龙焙茶,茶官催摘雨前芽。团香已入中都府,斗品争传太傅家。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吴中内史才多少,从此莼羹不足夸。”如今我们中国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君山银针、祁门红茶、六安瓜片、信阳毛尖、云南普洱、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十大名茶。
  我国所产的茶叶分红、绿、青(乌龙)、黄、黑、白六大类。
  第一类是绿茶,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第二类是红茶,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第三类是黑茶,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普洱茶是在已经制好的绿茶上浇上水,再经过发酵制成的。
  第四类是青茶,乌龙茶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第五类是黄茶,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三天。
  第六类是白茶,白茶基本上就是靠日晒制成的。白茶和黄茶的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是一首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诗》。我们中国人都爱喝茶,被誉为“国饮”。老百姓生活中每天开门“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就少不了喝茶,“粗茶淡饭”、“茶余饭后”之说,更是说明了喝茶与吃饭是一样重要的。
  北方人喝茶,是用大搪瓷缸子泡了,大肚茶壶煮了,甭管那茶叶是砖茶、花茶还是“三泡台”,你一口我一口可劲儿地整,然后哈哈地笑,在笑声朗朗中尽显粗豪之情。而四川人喝茶,则是每人一个陶瓷杯儿,左手擎着茶杯,右手握持盖儿,将盖儿在茶水面上一拨,二拨,三拨,用唇语请走那浪荡的叶片儿,再“吱儿”地一口,便会扯出那十万八千里的“龙门阵”来,话语中透着巴实或者安逸。还有广东人喝茶,特别是那潮汕人,一圈子小茶杯摆上,龙井、铁观音、大红袍冲上,然后“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在“夹爹”、“夹爹”声中喝着功夫茶。充分流露出了一种生活的精致与闲适。
  从古至今,从南到北,历代的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喜欢在品茗饮茶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一种高雅的享受。琴棋书画诗酒茶,古代文人七大雅事,茶通六艺。自命清高的文人一向好茶,“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林语堂曾把喝茶形象地拟作了女人,“一泡茶是清纯少女,二泡茶是成熟女郎,三泡茶则是丰润少妇。”许多人喝茶有礼、喝茶有道,把喝茶称之为“茶道”。在中国的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中华茶道有史可考的是见于唐代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载,“茶道”这一词就出现在这本书中,此书乃唐天宝年间(742—756年)的进士封演所著,“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兴。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由此可见,茶道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而“茶道”的创始者则是陆羽。
  陆羽,字鸿渐,又字季疵,号桑苎翁,唐代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县人)。陆羽著《茶经》三卷,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十章。四之器叙述炙茶、煮水、煎茶、饮茶等器具二十四种,即封氏所说“造茶具二十四式”。五之煮、六之饮说“煎茶炙茶之法”,对炙茶、碾末、取火、选水、煮水、煎茶、酌茶的程序、规则作了细致的论述。封氏所说的“茶道”就是指陆羽《茶经》倡导的“饮茶之道”。《茶经》不仅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也是第一部茶道著作,陆羽是中国茶道的鼻祖。
  中华茶道往往是在一段古筝的伴奏下开场的,参加茶道与会的人都要先净手,赏茶赏茶具。茶具有茶海(红木制成,用以摆放茶具)、茶壶(品茶讲究使用景瓷宜陶,那种景德镇的瓷器、宜兴的紫砂壶。)、玻璃杯(能清楚地观赏到茶叶冲泡后的茶形、汤色和叶底。)、茶匙(拔干茶用)、茶则(为取茶入壶之用具)、公道杯(供均匀茶汤之用)、闻香杯(嗅闻茶汤香气)、品茗杯(供品茶之用)、茶荷(供观赏干茶时用)、茶托(托闻香杯、品茗杯、奉茶时用,也称赏茶盘。)组成。
  第一道是“烫杯温壶”,就是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洁具提温。
  第二道是“乌龙入宫”,就是将乌龙茶放入茶壶。
  洗茶:将沸水倒入壶中,又迅速倒出。
  冲泡:沸水再次入壶,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第三道是“春风拂面”,就是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
  封壶:盖上壶盖,用沸水遍浇壶身。
  分杯: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
  第四道是“玉液回壶”,就是将壶中茶汤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分壶:将茶汤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
  奉茶:以茶奉客。
  闻香: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
  品茗: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
  中华茶道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清。茶道讲究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五境之美”及和、静、怡、真“四谛”,以求达到“味”和“心”的最高享受。中华茶道是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饮茶艺术。“醉翁之意不在茶,而于禅也”。
  中华茶道有四大要素构成。
  第一是环境,茶道是在一定的环境下所进行的茶事活动,茶道对环境是经过精心的选择或营造的。茶道环境往往选择或在松间竹下、泉边溪侧、林中石上。或在僧寮道院、亭台楼阁、画舫水榭、书房客厅。或在那种庭院栽有青松翠竹常绿花木,室内挂有书画、插花、盆景、古玩的茶座。茶道的环境一定要清雅幽静,使人进入到此环境中,忘却俗世,洗尽尘心,熏陶德化。通过环境来陶冶、净化人的心灵。
  第二是礼法,茶道活动是要遵照一定的礼法进行的,礼指的是礼貌、礼节、礼仪,而法指的是规范、法则。茶道活动中礼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是表示对客人友好和尊敬的仪容、态度、语言、动作。茶道的礼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会有所不同。
  第三是茶艺,茶艺就是饮茶艺术,茶艺有备器、择水、取火、侯汤、习茶五大环节,茶艺是茶道的基础和载体,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道离不开茶艺,茶道依存于茶艺。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但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作为一门艺术可以进行舞台表演。而茶道只是让人修行,不能表演给别人看的。茶的载体是茶艺,茶艺是一种文化,体现着一种品位、文化、内涵、艺术。茶艺与茶道是中国茶文化核心。
  第四是修行,修行是茶道的根本,喝茶的人通过茶事活动怡情悦性、陶冶情操、修心悟道。
  我常常静夜独坐静思,清苦的茶汁幽香四溢,齿间留香。茶巡三次,味觉感触不断,身心得到的滋养也在不断的上升,毛孔被茶水熨贴的舒服到了极致。喝茶确是能够品味出许多人生的韵味,让心灵复归宁静。而中华茶道的理想就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修行是为了使每个喝茶的人提高自身素质,塑造完美的人格。证道是每个喝茶的人修道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思想境界。
  我所认识的这个潮汕女孩谢玉霞,一个人九个年头待在深圳开着茶庄,她对中华茶道的认知,她对中国茶文化的喜爱,是“白玉无瑕、独放异彩。”这是一个挚爱故乡的人,这是一个才情四溢的人。她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诗作,笔下的文字散发着是浓浓的茶韵墨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溢满茶香的潮汕热土,以她特有的文化,养育了走南闯北的的潮汕人……
  
  【下】
  
  溢满茶香的潮汕热土,以她特有的文化,养育了走南闯北的的潮汕人。在深圳这座铁打的营盘里,大多数外地人都是流水的兵,唯有被称为广东的犹太人那200万潮汕人,在并不平坦的人生之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下去,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创业梦想。他们的热血奋斗史册,是用一根麻绳扎扎实实捆起来的厚重纸页,里面布满了掷地有声的惊叹号!
  全球华人首富李嘉诚是潮汕人;全国首富黄光裕是潮汕人;广东首富朱孟依是潮汕人;泰国、新加坡首富是潮汕人,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华人首富也是潮汕人。潮汕人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扬名天下,是因为他们懂得经商之道,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意经,这些都与潮汕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
  如果漫步在深圳的街头,是很容易识别潮汕人开设的店铺。潮汕人的招牌店名并没有特别的新意,大多是由一些什么“诚、昌、达、高”等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字组合构成,潮汕人的店门口还往往摆设着一套“功夫茶”玲珑精致的茶具。潮汕人以讲究入微的烹茶工夫,酽厚浓郁的茶汤,和敬静乐的茶道而著称于世,遐迩闻名。
  “茶韵飘情满室馨,魂游四海草青青。墨妍芳染江城夜,香沁佳人立画屏。”“人谓百花好,我称茶独王。一杯清肺腑,入梦亦留香。”这是潮汕人谢玉霞的诗作,她在深圳开着一家“宝树茗茶”的茶庄,门口也摆放着一套功夫茶具以便客人试茶。
  茶叶作为一种特殊商品,除了它的饮用保健功能,还能体现它的文化艺术价值,它能使人清心、雅净、回归自然。谢玉霞是位温婉的潮汕女孩,从小就很爱喝茶,是在茶水里浸泡长大的。02年大学毕业后带着创业的梦想,来到了深圳,选择了经营“茶”这个行业,开始了茶香人生,想不到一做就是9年。
  当走进谢玉霞的茶庄“宝树茗茶”里,你就能听到舒缓的音乐萦绕,你就能闻到四溢的幽幽茶香,你就能看到琳琅满目摆放错落有致的考究茶具,你就能见到一位清秀雅致的女孩颔首示意,轻言细语地把茶文化娓娓道来。
  她会煮一壶正宗的“潮汕功夫茶”给你喝,当你端着鲜嫩芬芳的茗茶,那杯中的茶气袅袅而升如祥云飞腾,刹时满屋清香四溢沁人肺腑,让人甘甜回味、韵味无穷。这就是谢玉霞的茶香世界,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卖茶叶女孩,谢玉霞就似那茶做成的女子,清丽娇嫩、恬静娴雅。
  “宝树茗茶”除经销“乌龙”、“普洱”、“龙井”、“云雾”、“碧螺春”、“毛峰”等名茶外,还销售各式精致考究的茶具,兼营烟酒茶。茶叶分“特级”、“一级”、“头春”、“二春”、“三春”等级。茶具也分紫砂、瓷器、玻璃、不锈钢不同材质,还有套壶、单壶、怪壶不同形状,更有黑泥、白泥、红泥质地之分。
  陈列的商品井然有序繁多不乱构成了一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立体画面,谢玉霞以茶会友,用中国茶文化感染每一位来到她身边的人,茶庄营造的那种浓郁的茶文化氛围让人流连忘返,茶也让她走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谢玉霞现在的生意还没有做到顶峰造极,她不仅仅只想着开设分店把茶庄盘大做成连锁式,还想着要有自己的茶艺馆、加工厂。“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这句话出自我们上虞的东汉哲学家王充。
  而谢玉霞有着美好的梦想,又有着成就一番事业的执著,是一定能够开创出一个崭新的茶香人生。“佛能洗心,茶能涤性。苦中有甜,甜中是苦。生活禅,幸福茶。让茶赞美生活。”这是谢玉霞茶香人生的真实写照。
  谢玉霞从小受到“潮汕功夫茶”的熏陶,又接受了大学的高等教育,系统地学习过茶的专业知识,拥有“高级茶艺师”的资格证书。她喜爱中华茶道和中国茶文化,把自己的网名也取成了“茶魂墨香”。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谢玉霞展一笺墨韵,半卷闲词,挥笔于纸上的文字无不散发着浓浓的茶韵墨香。“茶情雅音韵入魂,幽香沁脾细氤氲。仙子醉萤倾笑目,茗海绿波泛珠玑。”“高山流水有琴音,细雨轻风摇茶影。拾瓯泛绿啜半盏,挥毫泼墨书一章。”
  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潮汕功夫茶泡不开的是秦砖汉瓦,却泡开了唐诗宋词。泡不开的是驿路风沙,却泡开了晨钟暮鼓。千年寂寞风干成的一撮古茶,需要多少春夏秋冬的岁月泡开它?或许尘世间的万种柔情才能泡开它,遥问万种柔情出自谁家?
  “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茗香生雾涯,佳人称绝品。”“流水共清音,碧茶伴墨香。”谢玉霞品味佳茗,怡养人生,用心编织着梦,站在时光的彼岸,凝神远眺,趟过生命的长河,踏浪而歌,一笔划出了茶韵墨香……

                         (散文编辑:可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29)
87.9%
待提高
(4)
12.1%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老牛的晚年

    在我所见过的老人中,老牛简直是太幸福了:退休后,祖孙三代住在一起,和睦相处,邻里...

  • 弟弟与纸飞机

    我每次到机场时内心总会被触动,撞开很多关于弟弟的记忆。飞机起飞之后,我静坐在机舱...

  • 翰墨写人生 紫藤显风骨

    有人曾赠钟秋先生一联:翰墨写人生,紫藤显风骨。用于钟秋先生甚是贴切。他自号石墨...

  • 致敬屈原

    文/郭爱玲 轮回千年的吊念,刻在透出粒粒米香的端午粽子里,渗透在棵棵艾草的清香里。...

  • 夏日微凉

    夏日清凉 夏日的阳光炽热的烘烤着苏州城的大地,垂柳低着头,知了不住的嘶鸣,空气中...

  • 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善待

    残星点点——记一个被造化捉弄的动物 月亮已经挂在遥远的天边了。 几乎是一轮圆月,很...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