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写物散文 > 昨天的百官:童年的“小人书”

昨天的百官:童年的“小人书”

时间:2011-12-20 20:21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上虞厂房网点击:
        

  现在的孩子休闲娱乐生活是新奇多样的,看书、听音乐、上网、参加夏令营、旅游等等,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娱乐方式这是我们上个世纪很多孩子想都想不到的。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小的时候能蹲在书摊前,花一两分钱看个半天的“小人书”,那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段美好的回忆,对我来说童年最难以忘怀的是那一本本巴掌大小的“小人书”,我儿时年代的启蒙书就是“小人书”,“小人书”点燃了我孩提时代的梦。“小人书”,也就是那种64开本的连环画。以前的“小人书”内容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有教育儿童健康向上、也有宣扬封建迷信、胡编乱造搞笑的。“小人书”的好处是绘画生动形象,妙笔传神,文字简明扼要易懂,又体积小巧,便于携带。我记得去新华书店买一本价格在八分钱到三毛钱之间。
  
  “小人书”虽小,却藏着一个偌大的世界,古今中外的名作囊括其中。而且雅俗共赏,呼之欲出,令人心动,加上看一本“小人书”顶多也就是半个多小时,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就读完了。所以尽管那时读它有不少陌生的字,可我喜欢它那精巧别致的款式,喜欢看书中黑白分明的画,喜欢静静地品味画中故事的情节,品味其中的喜怒哀乐。提起“小人书”,很多象我年纪的人都会说出一连串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来,现在能记得起名的小人书我还不少。《东郭先生》、《一支驳壳枪》,最有名的是《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等等,“小人书”的题材是有很多文学名著改编成的。
  
  我们这代人大多是伴着“小人书”成长起来的,我从“小人书”中认识了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等现代英雄。在“小人书”演绎的“连续剧”里,孙悟空可以上天入地,诸葛亮可以呼风唤雨,水浒的英雄们可以大闹江湖。黑脸的张飞、白脸的曹操,一个个仿佛都活跃在我的面前。小人书图文并茂,有时候我就是不认识字,对应着画面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小人书”就象不说话的老师,却给了我最初美与丑的鲜明标准。“小人书”使我早早地接触到了文学,长大后我再读原著就感到极其流畅,刻在脑海中的人物竟会呼之而出。
  
  老底子的百官街上摆放着不少“小人书”摊头,吸引了很多小孩子也有很多大人。“小人书”摊一般都摆在弄堂转角处,一般都是老头老太摆的,由一个人守着。靠墙放着几排可以对折的木架子,上面插着花花绿绿的“小人书”,封面一律朝外,几十上百种的摆满了几个木架子。地上散放着几只小矮凳,我们小孩子就在书摊花上一两分钱,坐在小板凳上津津有味地享受一番,当然也可以租回家与大人一起分享。
  
  在我小时候的那个年代里,没有电视机、没有游戏机、也没有热闹的儿童公园,家庭作业也没有现在那么多,读“小人书”是我为之陶醉的精神生活。平时口袋里有几个硬币就会小心翼翼的攒着,总是舍不得去买零食吃,全花在“小人书”摊上了。我最喜欢到百官解放街几个弄堂口子去书摊看“小人书”,去的最多的地方是解放二弄(原来的朝阳商店北边)、朱家弄,还有老电影院售票窗口宣传栏下,坐在那里可以看个半天。我留恋那时晚上伏在电线杆的路灯下,白天依偎在慈祥的娘娘身边,冬天趴在暖烘烘的被窝中,夏天躲在凉爽的树荫里自由自在地看“小人书”的情景,它带给人的惬意感、满足感是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年青人所体验不到的。
  
  在我的童年,拥有几本属于自己的“小人书”是一种资本。当借书满足不了吊高的胃口时,买书就成了莫大的企求和乐趣。那时买一本“小人书”,一般要花一两毛钱,而当时多数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十分富裕,所以获得一本新的“小人书”是不太容易的事。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深受我们喜爱的“小人书”,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书店里慢慢地消失了。过去的“小人书”已成为今天民间的紧俏收藏品,“小人书”失去了作为儿童读物的真正价值。如今,书店里和市面上那些五花八门、数不胜数的卡通漫画、dwd碟之类的“新面孔”,画面不能说不跳跃抢眼,字迹不能说不清晰考究,装帧不能说不豪华精美,但却看不到中华文化古老底蕴的原色,找不到当年“小人书”里具有的亲切质朴、刻骨铭心的感觉。
  
  虽然“小人书”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它的丰富内涵却是我们这一代人忘不了的。“小人书”给予了我无穷的快乐,在带给我欢愉的同时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对一些民间的风土人情、地域习俗、历史文化、有了一些了解,我从“小人书”里引发些许文气使自己的笔耕变成了诸多的铅字,还得感谢当年的“小人书”。“小人书”,永远地留存在我童年时代的记忆深处里了。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50%
待提高
(1)
5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醇香的列巴

    醇香的列巴...

  • 又是一年桑葚熟

    “恰是春风三月时,芳容依旧恋琼枝。情怀已酿深深紫,未品酸甜尽可知”。星期日的下午...

  • 东北铁锅炖菜

    东北的饮食文化...

  • 闲说盐

    盐的历史比人的历史长了不知多少倍,忽而想起了仓央嘉措的诗句“你见,或者不见,我就...

  • 重拾茶之道

    中国饮茶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历史悠久,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 台球

    枪人合一轮回消 胜败成空归六道...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