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我看电视剧“下辈子做你的女人”

我看电视剧“下辈子做你的女人”

时间:2011-04-08 19:50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秦人楚歌点击:
        

【导读】那时候的社会治安在“无政府主义”的思潮下,有些地方估计不是很好。但绝不可能光天化日下,流氓在学校大门口抢女学生。  
  
  我看电视剧不多,很多电视剧都是家人看,我在旁边断断续续的看一点。
  最近看了“下辈子做你的女人”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全部看完了。引起我极大兴趣的;不是刘汉香痴情、善良,美貌,能干。也不是他人说的“钢蛋”是现代“陈世美”。更不是别人说“钢蛋”是农村青年的楷模。绝不是“有情有义”的铁蛋。这部电视剧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是;上梁村的党支部书记刘国豆。
  我在刘国豆书记那个年代,下乡插队多年。接触过自己所在大队的书记。也接触过公社其他大队的书记。他们大多是勤劳、朴实、也还算廉洁。这些书记们大都文化和政策水平不高。但能带领全大队的人,为多打粮食,为提高“工分值”而不分昼夜的工作。他们多为头带草帽,脚上不是赤脚就是穿“解放”式胶鞋。只有到公社以外的地方开会,才穿自己“堂客”做的布鞋。他们用一块公文纸或者一块报纸,就可熟练地卷成“烟卷”过瘾。吸俩毛钱的烟就算奢侈。书记是全村的权威,说一不二这不假。书记对“四类分子”疾恶如仇。对贫下中农是不会打和吊的。对那些贫下中农中的“刺头”也只是用“招安”的方式。让他们听话。对“四类分子”吊打也是在一次不记得是啥“运动”当中搞过。几天后上级一纸文件就停止了。
  而刘国豆书记,肥头大耳、满脸横肉。专制跋扈。典型的造型;就是一手烟袋,一手拿铮亮的紫砂壶。他可以呼风唤雨,不但管当今,还可以让来生的冯家“变成叫驴”。他可以因自己的女儿和“钢豆”要好。让民兵把“钢豆”吊打。可以为一点小事,带领荷枪的民兵,到“冯家”翻箱倒柜的搜查。有一段剧情是;“钢蛋”可怜的父亲上门给书记赔礼遭拒绝。画面上书记一张凶恶的脸,在疾声厉色的训斥怕的颤抖的老农。中景是吓坏了的老农跌倒在地上,远景是门口看热闹默默不作声的农民。刘书记扬言;“谁和我过不去,谁就别想在上梁村活”(原话不记得了,大意是这样)
  这是党的书记吗?这是旧社会“保甲长”啊!“钢蛋”能当兵,说明他是贫下中农,而刘国豆书记能将一个贫下中农随意吊打,是不可思意的,是不符合党的政策的,也不可能是当时的实际情况。
  那时候的社会治安在“无政府主义”的思潮下,有些地方估计不是很好。但绝不可能光天化日下,流氓在学校大门口抢女学生。而且是一个党支部书记的女儿。严重脱离了当时的社会事实。
  我不知道本剧的创作者,要在刘国豆身上表现什么?更不知道他们要传递给我们什么?当然更不明白他们的意图!
  我并不是要“上纲上线”,反而我觉得这个电视剧能上演,说明我们的政策宽松。但是我们绝不能违反生活的实际。绝不能想当然、绝不能歪曲剧本反映的当时社会实际。
  人微言轻但不吐不快,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有不妥之处望谅解。
  
  2011.04.08.

责任编辑:月华】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秦人楚歌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签约作家 注册时间:2010-08-23 15:08 最后登录:2020-04-03 14:04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