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零陵农村儿时乡下忆红薯

零陵农村儿时乡下忆红薯

时间:2021-10-19 12:07散文来源: 散文作者: 唐高翔点击:
        


                 儿时,农村科技不发达,种子又不好,水稻种植产量低,再加上频频发生的旱灾水灾。导致许多家庭饭吃不饱。为了补足口粮,乡亲们就开垦荒地,种植红薯、玉米、高粱等耐旱的农作物。由于红薯产量高、适应性强、抗病虫害好一度是成为农村的主粮。过去,在我们零陵乡下农村,有“一年粮食半年薯”的说法。


               在我们零陵乡下石岩头的农村正月就开始育红薯种苗。为了让红薯丰收,还举行开窑礼:杀鸡敬天敬地敬祖宗。行了开窑礼后,乡亲们才从地窖里挖出上年埋下的老红薯(在我们乡下叫红薯娘母),然后小心翼翼的移植到早已耕耘好、整理好、施足肥料的土地,让其生长。随着实间的推移,老红薯长出新芽,生出嫩叶,然后盘桓延伸,长成碧绿的藤萝。


                大约在夏季4月,一场大雨过后,乡亲们就开始剪插红薯了。记得儿时,父亲挑着畚萁或提着竹篮,赤着脚,披蓑戴笠来到菜地里割回母薯上红薯藤。大家手持剪刀把红薯藤均匀的剪成一棵棵戴叶片的红薯小种苗,整齐的叠在一起。待红薯苗剪出一定数量,父亲和母亲就披着蓑笠到精耕细作的土地插红薯。有时因为数量有些多,父母亲把红薯苗插完,早已天黑。


                红薯生命力强,插下去后施一、二次肥,翻几次藤就可以得吃。记得儿时,红薯藤长出一定长度,父母就要我们去翻红薯藤。在父母亲的吩咐下,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来到红薯地里。蹲在地上,一手拿着藤条,一手扯除藤附在地面的小根,把一根根红薯藤翻传过来。有时藤长长了,但翻藤翻晚了,那藤上伸出的小根附在地面上还长出一个个如铃铛一样的小小红薯,煞是好看。翻红薯时节多是赤日炎炎似火烧的夏季,我们冒着酷暑在地里折腾着,饿了就扯一个红薯生咬着吃,渴了从山沟捧一口山泉水喝。有时还在地里追逐下飞来的蝴蝶,到山上采摘几个野果,到树下吹吹凉风,虽然有些辛苦,但其乐无穷,兴味盎然。


              大约到农历八九月就是红薯收割的季节。其时天高云淡,清风送爽,地里的高梁、包谷、玉米也成熟了,黄橙橙一片。乡亲们大大小小、老老少少扛着锄头,挑着箩筐,持着篮子去挖红薯,一幅丰收喜悦的图景。深秋的阳光照在身上,特别惬意。大人挖,小孩子捡,记得儿时我们把红薯上的泥巴轻轻抹去,把连接红薯的藤条割断,然后把红薯放进箩筐、竹篮里。由于乡亲们勤劳,种的面积又广,产量高,常常户户都能收割几十担。红薯收割的季节。路上、田埂、山坡处处是乡亲们来来往往的身影,好一幅“往来人群乱如麻”的热闹场面。


              红薯挖回去后,它做为乡亲们的主粮,多是蒸着吃,也有烤着吃的、煮着吃,还有插成红薯丝,做成红薯片、红薯干,甚至打成红薯粉的,这便于存放。对吃不完、加工不了红薯,乡亲们则把它们或堆积在杂房,或晾晒斜挂在竹杆,或储存黄土堆中,想吃了就随时而取,如果存储得好,红薯可放半年以上。


              儿时,由于大米小,不能餐餐吃大米。多吃的红薯配套食品。有时母亲头天晚上蒸一大锅红薯,早晨熬一大锅稀饭,我们早中餐时,一手端一碗稀饭,一手持一个红薯。吃一口红薯喝一口稀饭,既简单又不需要送饭的菜。有时母亲煮饭时,在锅子里放一些红薯丝,拌着米煮,煮出的饭叫红薯丝饭,味道自然比纯米饭差,记得儿时不懂事,还为吃上纯白米饭哭闹,父母亲就把他们碗中的米饭分给我吃,他们吃红薯丝(现在回想甚是惭愧)。父母亲去山岭打柴、割草、种田时,常常用手巾包几个蒸的或火灰中烤熟的红薯,饿了就用它们填饱肚子。我读初中时是在离家乡10里多路的罗家,母亲常在我书包里塞些红薯片、红薯干,当中午饿时,那红薯片吃起来很有味。


            红薯根据其味道特色在我乡村分为多种,有瓜红薯、白红薯、芬红薯。瓜红薯果子不大,颜色如老南瓜一样呈黄色,烧烤后冷却吃起来味道很甜;白红薯顾名思义颜色白色,适合生吃,吃起来甜甜的、脆脆的;芬红薯生吃不甜,但蒸烤后如香喷喷的芋头,芬芳四溢。儿时,在寒风凛冽的冬日,我们围在火炉边烤火,饿时,随便从土堆里出存住的红薯垒在火里烧烤,由于火太大红薯常被烤焦。但我们毫不在意,用火夹或木棍将红薯从火炉拨出,冷却一会,拍拍灰尘,就剥开红薯皮撕裂红薯往嘴里送,常吃得手、嘴、脸上黑乎乎、脏兮兮。有时因为兄弟姐妹吵架,互相用火夹棍子将对方烧烤在火炉里的红薯弄得稀巴烂,为此遭到父母亲的训骂,父母亲严肃的告诉我们粮食是养得人大饿得人死的东西,糟蹋粮食就是犯罪,还守着我们要把双方弄烂的红薯吃下……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年沧海桑田,山河巨变。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乡亲们丰衣足食,不再为吃饭发愁,红薯做为乡亲们曾经的主粮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现在,乡亲们虽然有人种但种的很少,主要作为猪食。可就是这作为猪食的红薯曾经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零陵唐高翔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唐高翔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21-05-21 15:05 最后登录:2022-07-19 22:07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