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读后感 > 懦弱的解脱 强韧的“扁担” 泣血的母爱

懦弱的解脱 强韧的“扁担” 泣血的母爱

时间:2022-03-13 20:34散文来源: 散文作者: 锲而不舍点击:
        

懦弱的解脱  强韧的“扁担” 泣血的母爱

          ——电影《万箭穿心》引发的思考


没有大牌的导演,没有大牌的明星,没有“大牌”的推介,一部根据作家方方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万箭穿心》问世几年来,“默默无闻”地不仅获得了8项东京国际电影节的大奖,还赢得了观众的如潮好评,更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有关人物性格、剧情等诸多的、长时间的争论。故事的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的武汉,主人公李宝莉在丈夫自杀后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儿子成人考取大学后却把她逐出家门。笔者不眛陋见,“领异标新”地认为,电影主要应该引起观众三个方面的思考。

1、懦弱的解脱

  电影中,李宝莉的丈夫马学武因夫妻关系、下岗、养母等原因,失去了做人的尊严,跳江自杀。观众大都予以同情,并谴责李宝莉。儿子也长时间地记恨母亲,最后把母亲抛弃。笔者并不这样认为。李宝莉没有责任吗?当然有。比如她语言刻薄,一直讽刺丈夫就是“乡下人”,开始不想奉养婆母,特别是丈夫感情出轨,她打电话报警,致使丈夫丢了厂办主任,最后下岗自杀。当然,这样的人物形象很真实,也很现实。观众大都认为她就是丈夫自杀的“罪魁祸首”,但认真思考一下,李宝莉的做法完全都错吗?社会学认为婚姻是个舞台,男女双方都是“角色”,婚姻破裂不是一个人的错。就说她报警吧,开始也想大闹一场,冷静后才报警。当然,还有更好的解决方式,比如离婚。电影最后,李宝莉也认识到“当初离婚就好了”。但在当时情形下,李宝莉万般无奈下不应该保护自己吗?她的选择并不应该被“千夫所指”。反观丈夫马学武,死就值得赢得无条件同情吗?佛教强调“涅槃”、“生死轮回”,但认为自杀是大罪(即非常重的杀生戒)。事实上,自杀就是懦弱、自私,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对自己、家庭、社会极端不负责任的所谓解脱。在婚姻、家庭中,马文武不能说一点缺点都没有,比如婚外情明显就是不道德。即使夫妻关系不睦,婚外情就“天理昭昭”吗?就应该使人同情、不受谴责吗?起码是对感情的背叛,说重一点就是就是对道德的“背叛”,是做人的一大污点,特别是自杀的行为。

  其实,生与死一直都是人们长久思考的大问题。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有句名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活着 ,就是修行,充满了甜酸苦辣,但人们应该“顽强”地活着。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霍元甲》中有一句台词“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振聋发聩。电影《芙蓉镇》的结尾,主人公含冤服刑,在凄厉的苦雨中,对怀孕的妻子用嘶哑的嗓音喊叫“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这才是勇敢、坚强、无私。再看马学武,我们不能不说,他的死只是懦弱的解脱。

2、强韧的“扁担”

  对于电影的主人公李宝莉如何评价,一直“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确实,李宝莉绝不是一个“高、大、全”的人物,但总体上看,她是一个可亲可敬的坚强、泼辣、吃苦、善良、勤劳的妇女形象。故事中,搬家时,她为了费用,和搬家工大吵,“老子(武汉的方言)”不离口。丈夫自杀,在闺蜜方小景(剧中人物)分析李宝莉的新房位于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之中,方位不吉祥,属于“万箭穿心”时,她决然表示:“要把万箭穿心变成万丈光芒,决不能让这个家散了。”为了挣更多的钱养家,包括供养婆母和儿子上学,李宝莉辞去了轻松的批发工作,毅然挑起了扁担,当起了辛苦的商品的运送工,用柔弱的双肩、辛勤的汗水担起了养家的重任,并且一挑就是十年。密闺主动为她想办法,她义无反顾地拒绝了:“你不能帮我一辈子。”当同伴何嫂家里有困难时,李宝莉从省吃俭用的生活费中挤出1000元接济。虽然不满丈夫生前接来婆婆,但事后她一心奉养,以真诚的行动赢得了婆婆的心。总之,李宝莉是近期文艺作品中不多见的成功的艺术形象,是一个真正底层的劳动者的典型。尽管她身上又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更显得真实。

3、泣血的母爱

  影片的最后,李宝莉的千辛万苦并未得到儿子的理解。已经长大成人且考上大学的儿子一直对爸爸的死郁结于心,耿耿于怀,总认为妈妈应付全部责任。最后选择了不认母亲,还把母亲赶出门。这对李宝莉来说是极其“残酷”的,开始并不接受,哭着和儿子大吵了一架。当她离家看到路边孩子的欢笑时,为了给儿子一个舒心的未来,她不顾婆婆的苦劝,依然选择了离开,并把房本交给了婆婆。

  有不少观众对这个结局并不接受,毕竟,“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孝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西周就提倡,孝一直是社会道德标准之一,《孝经·开宗明义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卧冰求鱼”等二十四孝的故事深入人心。在上世纪90年代,有一部电影《天国逆子》,讲述一个长大成人的儿子借幼年时的记忆,告发母亲犯弑夫罪行,最后母亲被判极刑。这部影片是对从始终把孝道作为最高美德的儒教传统的一种挑战与反思,是对传统文化本质性的一次发问。电影放映后,无数信件飞向剧组,对儿子的作为一半赞成,一半反对。《万箭穿心》也出现了类似的结局。当然,影片结尾处,寻找母亲未果的儿子回到家门前,正看到母亲挑着铺盖离开,要跟一个男人“建建”(局中人)一起走。儿子一脸茫然,眼睛里呈现了后悔、怜悯、希翼等诸多的感情符号,给人以无限的想象——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锲而不舍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21-10-29 17:10 最后登录:2022-06-12 21:06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