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时事评论 > 民间的“水浒”与“三国”

民间的“水浒”与“三国”

时间:2009-10-18 14:58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金矿点击:
        

 【导读】:要说“水浒”和“三国”作者构思和成书其实就在我们家乡一带,家乡也是孕育这名著素材的基地。目前国家号召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不禁想起了家乡民间尚还流传好多关于与“三国”“水浒”题材的沿袭习俗和故事,好多还是两本名著中人物的链接故事,很值得探讨和研究。

 

  谈到中国的古典四大名著,在旧年乡村文化中只有“水浒”和“三国演义”最受农人欢迎。“西游记”和“红楼梦”是看的人少评说的人也少,因为“西游记”多神仙神话,现实人物不多,虚幻的神奇,只迎合儿童的猎奇心理,而“红楼梦”则是一种市井文学,与乡野农人生活不搭界,所以“水浒”和“三国”就是乡野祖辈人最喜爱的古书。
  
  在我们乡间早年有一种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的说法。现在回想起来这种训诫还有一点说教意义。为什么?少不看“水浒”,说的是“水浒”上人物一百零八条梁山好汉,多是耍枪舞棒,抢山劫寨,占山为王。多是落草为寇、草莽武夫,年幼天真的孩子往往多容易激动和冲动,那种打打杀杀的强力暴动不适宜让小孩子去效仿。谁家希望自己的小家伙跑到外面去惹祸呢。
  
  而老不看“三国”,还不是与《三国演义》中核心人物孔明有关。“三国”是一种兵书,结构多是兵法哲理,孔明那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新野、火烧连营、火烧赤壁都是用的计谋取胜敌方。人生风雨世故,有的老者几十年结怨通过细阅三国就会丰富对策,特别是那些缺少素养没有积德的人想到要报复他人,损人利己。这些人若把三国看透还了得,把三国上的计谋都用到生活中,势必会有人受到伤害,他不就成了老阴谋家了吗?
  
  在我小时候的顽皮时代,是读不懂那全是古文的“水浒”和“三国”的,那时少儿读物很少,流传在民间的多是线装古书小册子。有好多家长都读过私塾,家里留存一些带图的小书读本。我们家没有,只是很有兴趣地听到老年人讲一些零碎的故事。并没有受到多少那种老少不宜的“毒害”。但却听过关于与训诫相关的故事
  
  有一个比我长两岁的小友,家里富厚,人比我高一头,体质也很健壮,当时我们一个打不过他。但可从来不欺负小同学,很仗义,他说要学梁山好汉替天行道。有一次班上一位小顽皮欺负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子,他知道后立即去打抱不平,那也是没有人的场合,他像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样子,对小顽皮狠狠几拳,哪知打到脾上要害部位,当时那个小顽皮就没有爬起来,没气了。尽管当时仗义的老兄年龄小还不够判刑,但其父母却为他承担好大的过错责任,两家怨仇结集了几十年。
  
  还有一位特别聪慧的同学,他家也有“水浒”小册子,效仿的是鼓上虱时迁,决心要学一套神偷的功夫。当时班上一度突然失窃。好多同学的铅笔被盗。饥荒年代家里替我们买铅笔都很苦难,我因连续失窃三支铅笔被家长一顿打。到学期结束,这位神偷竟然从教室的墙洞里拿出一大堆铅笔叫大家认领,老师只是批评了他几句拿他也没有办法。所以我当时是坚决不看水浒的,认为水浒会教一个孩子变坏。
  
  说起老不看“三国”,也有一个故事。那时候我们村的老队长文化高一点,他是“三国通”,夏天的晚上在队场乘凉,大家都喜爱听他讲三国故事。我就是受他的启蒙。第一次知道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和关张赵马黄。然而村里老年人对他却极不赞成没有好感。说他都喜爱把“三国”的计谋来对待村民百姓,善于算计人、用计谋损人,个个背后都叫他“绝队长”。
  
  我想,早年在乡间流行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的说法,也说明这些古典名著在我们乡间还是很有影响的,曾对我们乡野文化的发展和沿革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后来单“水浒”和“三国”题材的歇后语我就搜集到上百条。梁山军师——无(吴)用、潘金莲竹竿子——惹祸的根苗、刘备的江山——哭来的等等,这些都很具乡土气息,我还收到好多与这些名著有关联的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零零总总,有的口语资料看去比作者成书时间还久远。用乡土习俗眼光看名著、让名著融入乡土文化,这有可能就是民间文化的沿革与生存走向,很值得我们这些乡土文学作者去研究和探讨。
  
  要说“水浒”和“三国”作者构思和成书其实就在我们家乡一带,家乡也是孕育这名著素材的基地。目前国家号召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不禁想起了家乡民间尚还流传好多关于与“三国”“水浒”题材的沿袭习俗和故事,好多还是两本名著中人物的链接故事,很值得探讨和研究,我想我们这些老木头年老没有事,费费心、烦烦神,倒可以轻车熟路,理一理现今人难以知晓的老古董,让这些民间文化遗产资料重见天日,留存历史。自己也会感到其乐无穷,这可能还是一件颇有功德的事情。老年朋友,何乐而不为之呢。  

                         (散文编辑:可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2)
100%
------分隔线----------------------------
 
相关文章导读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金矿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09-10-18 14:10 最后登录:2010-01-18 10:01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