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时事评论 > 移向新生

移向新生

散文
时间:2012-07-19 08:56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药师点击:
        

  不幸生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无论你如何聪明,如何自强不息,你的命运,可以改变,但绝对改变不到哪里去,毕竟,人是渺小的,环境是难以战胜的。人定胜天,这只是一种理想和激发斗志的提法,在多数情况下,多数人,是胜不了天的,即使偶尔胜了,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
  愚公移山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小时候,对于愚公的举动,十分的赞赏。不幸生在那里,又不安于恶劣的生存环境,没有怨天尤人,快90岁了,仍发誓要搬掉阻碍出路的两座大山,即使搭上子子孙孙,也在所不惜,并且立说立行,率领一家人,挖山不止,其思想和行为,感动了邻居寡妇的儿子,也义务的加入了挖山的队伍。天助自助者,最终感动了上帝,派神仙背走了二山,愚公的心愿达成,皆大欢喜。而那持反对意见的智叟,则被耻笑至今。我常想,若没有上帝帮忙,愚公搭进子子孙孙,也未必搬得了二山,而子子孙孙一天都去搬山,必然会荒废农耕,靠什么生活?再说,假若其子孙活到现在,遇到了要搞计划生育,新生劳动力定然减少,就算其子子孙孙都能继承愚公遗志,还有几代人能持续的挖下去?而那位智叟,想得很现实,未必可笑。
  无独有偶。
  在贫穷落后的贵州罗甸县大关村,愚公移山的活剧再次上演。1997年2月16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刊登了《辟开千年顽石,造出千亩良田—大关苦干十二年挖掉穷根》一文并配发了编者按,对大关精神进行了高度评价。而以何元亮为首的大关村人,被誉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忍不拔、苦干实干、改天换地的新时代愚公,而大关精神,也广为传扬。学习大关精神多年,但心里一直在嘀咕:其精神固然可贵,也是生在这种环境里的人的一种壮举,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是,如这些人一直就有千亩良田又有这种改天换地的精神,又当如何?
  我们的有些口号、有些精神,基于凝聚人心、提振士气、达到共同努力的目的而提出,是很必要的,但总给人不切实际之感和给人提虚劲、玩花招、玩文字游戏之嫌,让人可望而不可及,如以前盈耳的要“跳起来摘桃子”之类,我想,你都晓得“跳起来摘”,别人难道是憨的、不知自己的双脚也可以跳?果然,跳了多年之后,各项指标排名,依然排在别人后面。还有,要发扬“5+2”、“白+黑”的工作精神,我们姑且不论作为一个正常人能不能做到像机器人一样一直不吃饭、不睡觉的工作、运转,就是从现行的《劳动法》来看,也是相违的。大家都发扬了这种精神,还颁布《劳动法》做甚?目前树立的这英雄那英雄,提炼出的这精神那精神,一个接一个,一曲赛一曲,但哄闹一阵之后,恐怕没有多少人真正能记住到底是怎么回事。再有,发挥后发优势、“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口号,也提得很响亮,只承认自己欠发达、欠开发,我想,你后发了,究竟有没有优势可发挥?你的发力点在哪里?到底找准没有?欠发达、欠开发,实质上就是落后、封闭,你都知道“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别人难道不知道?既然别人也知道,闹嚷半天,与别人的距离,还是这么大甚至更大,有必要么?至于还要“赶超”的提法,更是让我等小老白姓觉得是一句无边无际的大话—这样的大话听得够多了。不如承认落后、封闭,从而有针对性地来点务实的举措,还要踏实些。
  时至今日,我们的生态环境,似乎越来越糟糕了,许多鲜活的事例,已明确的指向了这是人自己造的孽,是自己在吞下自己亲自酿制的苦酒。
  2010年6月,贵州关岭大寨村山体滑坡致99人顷刻被埋,无一人生还,地质灾害向人类敲响了警钟;至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向人类敲响的,岂止是警钟?还有大大小小的旱灾、洪灾、雪凌灾害、泥石流灾害等,叫人防不胜防。灾害突降,有多少人遭殃?
  我们可以大胆设想,在这种环境里生活的人,就算他们发扬了古时的、新时代的愚公精神,发扬“5+2”、“白+黑”这种不要命的干事精神,发扬了这样那样说不清道不明的精神,一场灭顶之灾,人都没了,还有什么用?我有时在想,汶川那个地方,灾后重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那个地方会不会再发生这么大甚至更大地震的问题,若可能发生,还在那里重建,恐怕也没有多大意义。
  日前,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表示,自从三峡水库成功蓄水175米以来,受三峡水库水位升降的影响,在三峡水库蓄水后一至三年,产生大量塌岸和水库新生滑坡的可能性较大,从而要求官方要及时发布预警。这么大的工程,却有这样的可能结果,真得深思我们的高层决策,是不是符合科学发展的理念;欠缺科学的发展,一时可能令人兴奋不已,表面也很辉煌,但就如吸毒,亢奋之后,却不得不面对可怕的结果。
  毋庸讳言,到目前为止,很多事情上,我们好像已经骑虎难下了。我们好像只有向恶劣的生态环境低头了。
  但事实上还不是这样。
  中华民族永远是智慧的民族,无论走到那一步都会有出路。
  2012年5月26日,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正式启动,拟从今年起,历时9年,将不具备“就地扶贫”条件的35万户150万贫困群众,从恶劣的环境中搬出来,迁入小城镇和工业园区,做到“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是改变150万贫困群众当前命运和惠泽后代的壮举。
  坦率的讲,我知道这样的消息时,眼前突然一亮,思路陡然进入新境界,不禁为顶层有这样的英明设计叫好。
  移民,不是什么创新之举,但面对当今的恶劣生态,面对难以改变的深山区、石山区、石漠化严重区的现实,若就地扶贫,可怕再扶几代人都是空的,不是人不聪明、不勤劳,条件只有这样,不管你发扬什么精神,你始终是人,能量有限;所以,生态移民,应不失为一条现实条件下的一条可走之路。
  不具备“就地扶贫”的可以这样,那么,把思路拓展下去,不适合“就地生存”的,也即在随时可能面临灭顶之灾的环境里生存的,是不是更可以这样?
  当年的上帝,可令人搬走大山,让愚公心想事成,如今的党和国家,从民生的角度,在现实还没有条件战胜的恶劣环境面前,可令人将老百姓搬离险境、恶境,的确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若愚公一家及相邻、大关一村人,搬到了好的环境,又有战天斗地的精神,我相信,他们的未来,肯定会比在原地苦斗、苦干好得多;若我们大力发展地质灾害预测防治事业,提前预测、评估地质灾害,若人力实在无法阻止灾害发生,则将这里的人及时果断地迁出,那么,像关岭大寨村99人、汶川等地震灾害中遇难的人,以及其它自然灾害中遇害的人,其生命便可得以挽救,这样,总比灾后再来重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来援助,轰轰烈烈的,有价值的多。
  另一方面,我们恐怕得真正的思考我们的发展,将那些破坏生态环境、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项目果断的砍掉,正在建的果断叫停,加强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双管齐下,尽量减少引发地质灾害的诱因,这样,灾害才有可能减少,我们,才会有望活到自然死。否则,任凭你发扬什么精神,在这样的大灾面前,都是枉然的。
  人挪活,树挪死。
  愚公可以移山、大关人可以造田,这些都没有跳出原地打转的思路;若山不可移、田不可造、居有性命之忧时,我们可以大胆的换种思路,可以移民,和你玩不起,玩不过你,我走就是。现在很多人离乡背井、外出打工且致了富,在异地生存了下来,也说明了这种想法有现实基础。若固守那里,肯定没有办法。
  当然,这种移民,和有些贪官,为了逃避党纪国法的制裁,而移居海外,是有本质区别的。
  诚然,大规模的生态移民,毕竟不同于个别的、小规模的、自发的移民。这是一个庞大工程,没有相应的财力支撑,没有配套政策的支持,仅是一移了之,也是做不下去的;但民生是天大的事,再难,也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及其它精神,努力做下去。而且,移民之后,这些地方怎么规划利用,也是一个必须要同步考虑的问题。
  生活在恶劣甚至有性命之忧环境里的人们,只有迁移,才会有新的生路。
  而大规模的迁移,主要不是靠他们自己就能做到的,要靠党和政府,要靠上帝。而且,移后的任务,不比移前的轻。
  但愿我们的移民,一路走好—走出绝地,移向新生!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