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媒体已发文章 > 网络论坛并非垃圾场

网络论坛并非垃圾场

时间:2010-09-13 12:04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空中飞点击:
        

【导读】:为了“维护教育形象”,而关掉释放表达民意的网络论坛,是一种弱智思维。正是因为教师发帖多是反映教育内部的“丑事”,触动了某些人的痛处。让一些心里有鬼的人把论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惶惶不可终日。屏蔽只防得了一时,防不了一世,教育的实质是教会人们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教会人们对问题视而不见,对问题重重的教育大唱赞歌。

  湖南作家网报道:滨海县有个人气很火爆的网络论坛,最近被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筑起“围城”,教师校园内均无法登陆该网站和论坛。滨海教育局领导则表示,滨海论坛是少数人发泄不满的“垃圾场”(5月31日扬子晚报)。论坛是当地人们关注教育事业的一个窗口,是评价教育工作的一个晴雨表。该论坛的人气很旺,时常说一些教育系统的“坏话”,某些教育官员看不顺眼,就挥舞权力大棒进行了封杀。
  当地教育系统封网,其目的是想阻止少数人发泄不满。滨海县教育局在全县的校园内部网上做了技术处理,严禁师生在校内登陆该论坛浏览或发帖。这正说明教育系统内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封网之后,就不用担心“家丑外扬”了。该县教育局局长左其安给出的解释是,“这些网站和教育教学无关”,一名以教育局名义发帖的网民也随声附和,“而部分老师上班时间沉湎于网络论坛,反而影响了学校的正常工作”,既然与教育教学无关,为什么校内网上“玩游戏和聊天却能正常进行”?难道“沉湎于网络论坛”影响正常工作,而“玩游戏和聊天”就不影响正常工作?无能如何也说不通。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教育部门越是害怕“坏话和丑事”向外传播,岂不是越说明这里面有问题?既然如此,相关主管部门不妨以此为线索,查一查让教育部门提心吊胆,甚至予以封杀的“坏话和丑事”究竟是什么?据我所知,这个论坛还是很有知名度的,几起在论坛的“教育事件”至今仍常常被人提起、议论。内容包括教师体罚学生学校乱收费和违规补课、学校负责人以权谋私等各个方面,据悉有些教育事件引起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网民们所反映的问题被查实后,大都得到了妥善处理,而一些道听途说、恶意攻击的诽谤帖子,经纪委、监察等部门联合调查后予以回应,以正视听。
  教育部门现在忙着“封闭”这个论坛,我认为是在逃避监督。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以任何借口逃避公众监督,都是对公众权利的藐视和剥夺。你关得了网络论坛,根本抹不平民愤。当网络民意遭遇阻击,其它民意渠道又不尽通畅时,它就会充涨四溢,甚至还有可能将一般的民意发酵成极端的民愤,进而出现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利用网络论坛倾听民意,不仅让民众的诉求得到了充分表达,还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从而提高地方政府的治理绩效。网络论坛不是信息化建设的摆设,也不是放任自流的意见市场,而是与人民群众互动的重要桥梁。在其他制度化的民意表达渠道,还没有充分畅通之前,地方性网络论坛对于反映诉求、化解矛盾、公共参与、民主治理有着全国性网络媒体无法替代的价值,它是无数网民的栖身之所,是汇聚地方网络民意的一线阵地。希望滨海县地方主政官员要珍惜它,用好它,用足它。而不是怕它,关闭它。
  当然,地方网络论坛中纷纷扬扬的民意,需要从了解到理解的细心梳理,更需要从理解到引导的主动把握。有些民意未必反映多数民众的真实需求,也可能被利益团体、少数人所操纵,更可能有人身攻击、声色犬马的东西充斥其中。但我们的决策者一定要审慎看待网络民意,仔细权衡各方面情况,不可执于一端。网络论坛,它是民情民意的集散地,希望教育部门更应积极地将网络论坛纳入学校治理的有效体系。
  教育局领导称“滨海论坛”是少数人发泄不满的“垃圾场”。该领导将每天拥有数量可观的网民如此火爆的网站和论坛称为“垃圾场”,换言之就是将网民在论坛上发表的意见、心声、呼声、民意以及一些不公的事件统统是为论坛中的“垃圾”,这种含沙射影似地比喻就是在全盘否定论坛上的民意、民情、呼声。仅仅因为少数人发泄不满,而屏蔽大多数人的信息,是否小题大做?假如真的有少数人恶意发布大量诽谤帖子,有是非判断能力的网友还是能一眼辨别的。对于虚假事情,教育部门应该理直气壮的站出来以正视听,还网友一个确切的真相。
  “滨海网”是滨海县的一家民营网站,其开设的“滨海论坛”,和大多数区域性论坛一样,成了滨海人气较旺的集体“微博”,也是一个表达民意、倾诉民生的舆情平台。记者采访获悉:这家创办于2008年的私营网站,每天数量可观的网民,助推其成了当地最为火爆的网站和论坛。据调查:该论坛最高的在线人数达到3000人之多。里面设有书画摄影、文学影视、婚恋交友、资讯市场,套用流行的句式,应该是“很好很阳光”。注册网友甚多,新帖不断,多是些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若硬是将此论坛贴上“垃圾场”的标签,那估计天下网友都成了“垃圾制造者”。校园电脑“谢绝登陆”,关闭滨海网,遮蔽公众话语权的行为已经涉嫌违法违规。即便“滨海论坛”果真是“少数人发泄不满的垃圾场”,在“垃圾”面前砌一堵墙就万事大吉?这里灭一个看得见的“垃圾场”,指不定其他整洁的地方就会因“垃圾”遍地而终于无可收拾。
  这个官民互动的论坛在短时间内人气和知名度迅速蹿升,被认为是当地教师网络谏言、举报的最佳场所和平台。但现在,滨海县教育局在校园城域网内“封杀”了“滨海论坛”,这让不少教师在论坛原本可以自由发帖权利受到了限制,人们很自然地就把“封网”和以往教师在论坛里揭露“教育家丑”联系起来。教育主管部门动用管理权利和技术优势,试图以此来逃离教师和家长们的网络舆论监督,无异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少数人发泄不满”,这只是个事实判断,公众更关心的是价值判断:这些“少数人”的不满,究竟是合理诉求还是无理蛮缠?如果是前者,封堵只会付出更大的纾解代价;若是后者,完全可以有力有礼有节地解决,再不济,还有法律在兜底。
  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还有人试图通过封锁论坛来钳制发言,真是愚不可及。滨海当地教育官员如此畏惧该论坛,等于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正说明师生所揭露的丑闻不全是虚言吗?教育局封杀了“滨海论坛”,但能封杀得了其他论坛吗?你即使封杀了所有论坛,也还有其他诉求渠道呢。封堵者以为只要封杀了“滨海论坛”,他们治下的“丑事”就没人知道了,这种想法真是愚蠢到家了。其实采用封堵这一招,只会招致更多的非议。此消息经全国各大网站曝光后,滨海县教育局一时间被卷进了舆论的漩涡中心,遭到了众多网友的口水和板砖,有网友甚至提出当地教育局领导为什么如此恐惧网络监督的敏感话题。这一来,恐怕封堵者这几天也没好日子过了。
  教育部门屏蔽该论坛给出的说法是该论坛是少数人发泄不满的“垃圾场”,这些网站和教育教学无关,教师喜欢到网上瞎说八道。这是一个漏洞百出的说法。教育部门屏蔽网站是为了防止“少数人”发泄不满,那么这其中的多数人应该是没有发表相关“不满”的,此一举就连带打击了更大层面上“大多数人”的合法权益;关闭该论坛与教学无关?据报道和教学无关的网络游戏和QQ等软件及网站都可以照常运行,既然叫“与教学无关”,理论上除了教育部门自己的网站以及相关教学网站以外的网站都应该是被屏蔽对象,而为什么恰恰这些可能对“教学”造成更为广泛伤害的网站却依旧在照常运行而偏偏屏蔽了这么一个地方性的小民营网站?教师们在网上瞎说八道,其实也就是网民们对教育部门的一些看法,仅凭一些网民对教育部门的批评监督就屏蔽网站,这起码是一种严重心虚的表现:如果该教育部门教育工作出色,做出了让大家心服口服的成绩,你看大家还会对你说三道四吗?民众喜欢在网上对教育部门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监督,说出心中的想法与教育部门交流沟通?是因为网络可以匿名,如果不匿名,一些人员就会遭到打击报复。
  为了“维护教育形象”,而关掉释放表达民意的网络论坛,是一种弱智思维。正是因为教师发帖多是反映教育内部的“丑事”,触动了某些人的痛处。让一些心里有鬼的人把论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惶惶不可终日。屏蔽只防得了一时,防不了一世,教育的实质是教会人们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教会人们对问题视而不见,对问题重重的教育大唱赞歌。滨海县教育局关掉人气火爆的网络论坛,无视民众的声音,对既有的教育问题视而不见不正是现代版的“蔡桓公”吗?滨海县主管教育的领导们应该好好地向薄熙来同志学习一下。薄书记认为:“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大量网民简明扼要、甚至‘不假思索’地跟帖,能反映各界群众最鲜活、最原始、最真实的想法,是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可以感受民意的脉动,这恰是网络的引力所在。”而滨海县教育局的领导们却把这些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当成“垃圾场”,其间的差距真是天壤之别。
  (2010-06-0222:03:06) 

责任编辑:田少宇】
  

                         (散文编辑:散文在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40)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空中飞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签约作家 注册时间:2010-09-05 02:09 最后登录:2015-06-04 12:06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