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亲情散文 > 老宅和木屋1

老宅和木屋1

时间:2017-02-23 13:20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晴天呀点击:
        
       很早之前,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给父亲写一篇文章时间搁置,我总算有了空闲用文字回忆往事记忆一下子拉到了我家的那所老宅。
  
  老宅,是从我出生到十三岁居住的老房子,它是九十年代的三间破旧的瓦屋,地处于河南省某一个僻静的农村,真的是“穷乡僻壤”。
  
  老宅是地地道道的农厨房是一间由破木板搭建而成的屋棚,当地的方言我们都是称“灶窝”,可见它的简陋和窘迫。三间瓦房分为东屋、村,那是父母亲结婚时的新房。按照当时农村的宅基地,每家每户都有独立一片宅子,但是有两个儿子的人家就需要另再置买一片宅基地,当时村干部才不管你有几个儿子,那不是他们的事儿。
  
  我家的老宅共有三间瓦房,堂屋、西屋,堂屋是招待客人的公共场所,东屋是奶奶的,西屋才是父母亲的。后来,哥哥出生后,奶奶就搬到伯母家去照看伯母家的儿子了。当时母亲也不明白为什么奶奶会在那时离去,每次向父亲提起时都会多多少少带点怨气。
  
  记得堂屋的正中间是一张深红色油漆的桌子,那是母亲的陪嫁品,它带有三个抽屉和一个两扇门的柜子,母亲用柜子盛放馒头和咸菜,记忆里小柜子总是空落落的,三个抽屉都是母亲用来放着香火和蜡烛。
  
  七岁,我还没有去上学,连村里的学前班我都没有去。所以,七岁之前我都是跟在母亲屁股后面做农活、和邻居闲聊、去菜园种菜……有一件事是属于我自己的,那就是等到天黑油油时,自己一个人,站在的大门口前等着父亲回家
  
  那时在村里,谁家有一个大而笨重的传呼机,就会被认为在外面挣了大钱。然而,父亲承接了爷爷的活儿,也是一个木匠,叮叮铛铛的骑着一辆老式的自行车,那可是家里的唯一值钱的家当。自行车后坐用铁丝拧一个铁篓子,足足是一立方米,里面装置着各种锯子、斧子、铁锤,还有各种大小的木板。最神奇的就是,父亲有一个小木匣子,里面装着各样的铁钉。有一次,我竟然向父亲要走,他像宝贝一样给我要走,“那可是挣钱的行当”,他对我说。
  
  父亲是专门收拾风箱的木匠,风箱是农村烧地锅用来吹火的。他每天清早五六点出发,他晚上八九点回家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如果去的地方很远的话,他就要起的更早。
  
  最为有趣的一次,父亲喝了小酒,给我提起他小时候上学的故事,他是学校有名的“小混混”,逃课也是常事。有一次考试,卷子的题目是用“因为”“所以”造句,父亲给我们兄妹三人说,他翻阅整张卷子就会那一道题,他就心血来潮造了一句金句:因为王老师经常让我坐在最后一排,所以我每回考试都是大零蛋。
  
  出乎意料,父亲那次没有得零分,而且坐在了正数第一排。父亲逢人就会讲起这件历史性的大事件。
  
  后来,父亲每次考试又都是一枚大零蛋,他也做回了他最后一排的角落,他可以在那里烤豆子粒儿和玉米粒儿。
  
  父亲给我讲到这件趣事时,我就在想,父亲童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只给我们兄妹三人只提起这件事情?估计只有老宅才知道。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母亲的这个夏天

    母亲说这鬼日的天,一天到晚耷拉个脸,不知到何时才能出个头。母亲说这话的时候南方的...

  • 乡村不说“谢谢”

    终于放寒假了,去母亲家住了二个礼拜,真正体验了仰慕已久的农村生活,不知不觉间,发...

  • 饺子的故事

    散文 李朝元 饺子的故事 说起饺子,要说到很远。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记得是过一个普...

  • 走娘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地处盐城西北片区的滨海、阜宁、响水三县,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素有...

  • 饭馆

    一个光鲜靓丽的姐姐,实际上却是......

  • 一剪寒梅

    这朵绽放的笑容,眉眼像极了成方圆,梳着一头黑发,说着流利的英语,会唱费玉清的《一...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