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写景散文 > 北方石林探幽

北方石林探幽

散文
时间:2014-12-04 15:39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宁夏何老三点击:
        
  笔者曾是宁夏十三师的一名北京知青,这个十三师就位于贺兰山下,笔者“有幸”在那里当了十五年兵团战士,却从没有到过宁夏任何一处旅游胜地参观游览过,原因很是简单,当时既没钱又没闲,连生活都没有着落的知青,哪里还有观景的奢望。
  现在好了,笔者退休了,一连回了多趟宁夏,并在学生的带领下,把宁夏的盛景游了一个遍。咱就从贺兰山脚下说起吧。离贺兰山最近的一处风景叫做“滚钟口”,当地人又叫它“小口子”,并神秘地称它为“北方石林”。
  滚钟口,在银川市西北35公里处的贺兰山东麓,古为贺兰山胜境之一。
  滚钟口,俗称“小口子”。此山口三面环山,山口面东敞开,形似大钟。在景区中央有一座小山,又像是钟内悬挂着的钟锤,人称“钟铃山”,“滚钟口”由此得名。
  滚钟口山峦起伏,岩石峻峭,林木葱茏,巍峨秀丽。贺兰山最常见的不是高大的灌木,而是矮矮的灌木,就像西北的汉子,坚实憨厚而又不失洒脱爽朗。在西夏时,这里就是“西夏古名胜地”。当时,西夏王李元昊曾于山沟北部建造了一处规模宏大的避暑宫苑。现在在这片参差错落的20多处建筑遗址上,散落的砖、瓦、器物残片遗物,还俯拾即是。明清时,这里也大兴土木,建造庙宇、楼阁,修建了贺兰庙、老君堂、大悲阁、斗母宫、小洞天、关帝庙、兴隆寺、晚翠阁、观音庙等14处庙庵台阁,这些建筑依山临险,随势自然,错落有致。
  滚钟口北侧的大寺沟,蜿蜒曲折,树木葱茂,泉水清澈,怪石林立。峥嵘的怪石因势肖形,不过,狮吼、卧虎、顽猴、仙人指路、青羊跳跃等等名称都是现代人给命名的,形态酷肖,由此又被称为“北方石林”。顺沟向西,景色开阔,草丛中有一大巨石,平滑如镜,上刻西爽亭三字,亦为一景。由此往西,直至沟的尽头,两旁台地上有许多已坍塌的寺庙,反映了当年的热闹繁盛。据说,如逢朝晖夕映时,又可观赏到“贺兰佛光”之景,堪与“峨眉宝光”争妍。六月暑日,在景区西边沟尽头的青羊溜山巅上,蓝天晴空,白雪盖顶,这就是古宁夏八景之首的“贺兰晴雪”。
  不过,滚钟口虽如明代诗人金幼孜所描写的那样“贺兰之山五百里,极目长空高插天。断峰迤俪烟云阔,古塞微茫紫翠连。”笔者却更欣赏滚钟口文化。其中,滚钟口的“三教合一”就是世上不可多得的宗教现象。
  滚钟口的半山腰上,有道观、寺庙和清真寺,它们相邻而建,通道相互连接,道士、和尚、阿訇彼此熟悉,几百年相安而居。每逢道教、佛教或伊斯兰教的节日或祭拜活动,不少信众前来上香、跪拜或斋课,井然有序。宁夏历史上宗教之间少有争端,这里一直存在“三教合一”的传统,是当今社会少有的宗教和顺、信众和谐典范。
  在这里,有心的游客可以随着日出日落、一分一秒的光景浸入三教合一的肃穆氛围。清晨,清真寺里阿訇的诵经声让一个寂静的山林更加清真;九十点钟的光景,半山腰的贺兰庙紫气腾升,悠悠的“法雷”在空谷回荡。晚上,小和尚字正腔圆地演讲着《心经》:“现在本有的真心被妄心所遮盖。现在这个我是妄我,不是真的我......”声音在黑黢黢的山林间回荡,像在劝诫整个世界,弃恶克欲,归真为善。
  仔细一想,宁夏的“三教合一”也有着其必然的因素和历史文化渊源。宁夏春秋战国为羌族、匈奴族散居地,秦属北地郡,汉、魏分属郡州,唐宋分归两道,元初在西夏故地置宁夏行省后并入甘肃行省,设宁夏府路,明设宁夏卫,属陕西布政使司,清属甘肃省,也可以说,宁夏虽处边塞,但自始至终都处于中华文化的核心区,接受多种宗教文化的影响。
  滚钟口还有许多没有发现的秘密。
  2003年年初,滚钟口管理处工作人员在人迹罕至的贺兰山腹地发现了一大型建筑遗址。在方圆数万平方米范围内,散落着大量具有西夏特征的灰色瓦片和绿色、蓝色琉璃瓦。在此附近,还发现了几十个刻在山石上和石碑上的西夏文字。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自然风化,有些文字已经很难辨认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遗址中还发现了6个保存基本完好的莲花形柱础,柱础的直径都在90厘米至120厘米之间,有的甚至比北京故宫的一些柱础还大。柱础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部分专家据此分析,这里的建筑应该相当高大宏伟,很可能就是西夏王朝的离宫别苑。
  在滚钟口的青羊溜山上有一个人工砌筑的多层高台,被人们称
  之为“公主台”,民间流传说这里是安葬一位西夏公主的玉香福地。
  传说西夏第七代皇帝襄宗安全有一位美貌绝伦的公主,被视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公元1209年,蒙古大军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第三次大举进攻西夏。成吉思汗派使臣入城招降,并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其中有一条就是要纳公主为妃。
  兵临城下、国难当头,西夏被迫与蒙古定下盟约:年年纳贡,联蒙抗金,公主也不得不远嫁蒙古。临行前,襄宗安全在青羊溜山顶平台之上建成一座送亲台,以使公主可以最后一览故乡全景。后因十分思念女儿,安全常常在此眺望远方,并将送亲台改为公主台。公主随成吉思汗返回草原后,赢得大汗的欢心,为西夏国赢得几年的和平。然而好景不长,西夏第九代皇帝献宗德旺趁成吉思汗率军西征,联合漠北许多未被蒙古大军征服的部族共同反抗蒙古,这使成吉思汗大为恼怒,决定灭亡西夏。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最骁勇善战的部队进攻西夏,公主坚持随征。蒙古大军击败西夏。此时,成吉思汗已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为防夏主生变,病中立下遗嘱:死后暂秘不发丧,待夏主献城投降时,将他与中兴府内所有兵民统统杀掉。公主隐居在了滚钟口,并尽自己所能帮助仅存的一些党项人逃避蒙古军队的搜捕。后来公主彻底看破红尘,步入佛门,削发为尼,以青灯古佛为伴,潜心修持佛法。圆寂后,公主的弟子们就在“公主台”修建了一座精巧的石台佛塔,称之为“公主坟”。
  滚钟口中到底蕴藏着多少秘密,现在还不得而知。1984年由于山洪暴发而被冲出的西夏钱币窖藏,就出土了一批西夏时期和其他时期的钱币共有125公斤、2.7万多枚。
  我一边想着滚钟口的秘密,一边独自思考,却不料,在走出一个叫做观音寺的寺庙时,竟然下起了小雨,上山的路是一块块五颜六色的贺兰山石攒成的,多了嶙峋,少了平滑,倒也和路旁的小草盎然成趣。
  我看着远山,都笼罩在烟雨里,近处倒是多了几分清晰。也许在烟雾中的山那头也有人在瞭望这头的山涧,想必也是笼罩在烟雨里。烟雾在山间缭绕,像被谁赶着往山那头移去,又像是被雨滴落到了山涧里。我看过端庄的它隐没在蒙蒙烟雨里,我看过古典的它长在幽幽的深谷里,我看过亮丽的它舒坦在湛蓝的晴空下,我看过横亘的它绵延在云朵的影子里。
  等到了大寺沟,雨越下越大,压着前几日的热气沉沉下坠,倒不知是雨里含着烟,还是烟里下着雨了。北方生长的都是耐旱的树木,哪怕它枝头凌乱,承受不起生命的重量,依然有活下去的顽强。
  一无所有的枯枝,在这浓郁的盛夏显得如此凄凉。上山的小径旁,荒草像燃烧的火焰,给这淅淅沥沥的雨天增加了几分暖意。也许灰色的岩石太过暗淡,青色的草木太过单调,所以黄草遍地,春秋一体。它的造型太具艺术家的眼光了,上面是猩红的枯枝,中间是墨绿的围裙,脚底是鲜绿的冤家,刚被烟灰色点染的墨绿枝头终于绽放了明亮。
  滚钟口如其它名山一样生烟,多情如它,无情如它,烟雨如它,长空如它。而它给我的这场盛宴,我将终身回味。
  它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美,它的美在烟雨蒙蒙的雾气中,在旅人留恋的眼神里。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了一首诗,
  滚钟口山美、树美、石美、水美,正如明代诗人王逊的诗所赞:
  贺兰西望矗长空,天界华夷势更雄。
  岩际云开青益显,峰头寒重白难融。
  清光绚玉冲虚白,秀色拖岚映夕红。
  胜概朔方真第一,徘徊把酒兴无穷。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小城春雨

    小城春雨 文/磐石 早晨醒来,透过窗帘,少了以往那种天亮的感觉。风肆虐地敲打着窗棂...

  • 北方早秋

    北方早秋 文/磐石 阴云,弥散于立秋的天空;风微,拂动着丝丝凉意。早秋的乐章,在几...

  • 故里游话

    家乡的变迁...

  • 五月的康乐

    五月的康乐 文\马晓春 拉开五月的帘幕,胭脂三川柔风轻轻,雨丝飘逸;揭开五月的面纱...

  • 踏青

    踏青...

  • 徒步高峰森林公园

    游记...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