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家乡的闹房酒

家乡的闹房酒

散文
时间:2015-12-21 22:56散文来源: 散文作者: 远山谷点击:
        
  与莲花和湘东茶陵交界的赣西永新沙市是我的老家,这里的乡亲们世代相传这样一个习俗,即同村人谁家娶媳妇,在新娘迎进新郎家的第一天晚上,一定要请乡里同姓的兄弟们喝一回酒,这酒就名之为“闹房酒”。
  
  “闹房酒”是奉送的,新郎家事先并不发出请柬、帖子,只是快到傍晚的时候,派人在村子里走一圈,手执一面大铜锣,一边走一边敲,一边拉高嗓门拖着长声喊道“×××今天讨老婆(娶媳妇),一家一个,请到×××屋里喝闹房酒”。听到这样的吆喝,同姓同族的兄弟们也不客气,大概不到半小时都聚集到了指定的地方,各自入席喝酒。酒席上的菜肴数量有限,但酒水是敞开供应的,主人让大家划拳行令喝个够,希望客人最好带有几分醉意,才能把新郎家闹腾得热呼呼暖烘烘的。
  
  热热闹闹,欢声笑语,一片喜庆祥和,主人才高兴。。
  
  顾名思义,喝了“闹房酒”是要帮着闹新房的,喝酒是免费的,闹洞房则是义务。把新郎家的气氛搞得喜庆而热烈,是喝“闹房酒”的人必须要做好的事情。大概正是由于有这么一项重要任务需要那些有兴趣的小年轻来完成的缘故吧,我发现来喝“闹房酒”的,无一例外的都是一些嘴上没有毛的后生小子。不要说上了年纪的人不会去,就是刚刚婚配成家,大不了新郎三、两岁的兄弟们也很少有去的。我想,当中的原因可能是作为比新郎长一辈的叔伯们,不好给小字辈开这种洞房里的玩笑,“闹洞房”这个任务,就留给了那些嘴上没长毛的后生仔,由他们去完成这个任务最合适,因为他们既有这个兴趣,也有这个激情,再说,后生小子们要见习并传承这种“乡土文化”,若全是后生小子是闹不出什么名堂,玩不出什么花样来的,要热闹,还是得有几个“过来人”。不过,哪一场闹房酒好像都不缺“过来人”,新郎的朋友里有结过婚的,以及以前被新郎闹洞房时难为过的人,执意要来“报复”难为新郎一番,想看看新郎的热闹和尴尬。
  
  小的时候,我也很爱去喝“闹房酒”的,傍晚一听到有铜锣声,就知道有这种好事了,邀上邻居的小伙伴,给父母讲一声就走了。我爱去,但意不在酒,我从小就不会喝酒。爱去是因为想看热闹,而且还有许多可口的好菜吃。乡下喝“闹房酒”是没有多少规矩好讲的,都是毛头小子,大家不分长幼尊卑,一个个坐上酒桌就斟酒劝酒,划拳行令,大块朵颐,吆五喝六。酒喝光了,就喊“拿酒来”,菜上慢了,就叫“上菜来”。如此喊喊叫叫,成何体统?然而,新郎家的人却很高兴,因为来的人越多,喊叫得越厉害,气氛就越热闹越喜庆。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主人便十分的满意。这种场合是不兴斯文的,如果大家都斯斯文文,悄然无声,这新郎的洞房如何能“闹”得起来。但这种“乡土文化”的传承,似乎已经溶进了后生小子们的血液里,不要说平日里调皮的,就是平时看上去话不多的后生仔,每到这种场合,一个个都能大胆放开,自由发挥,尽兴闹腾,把新郎家闹得热热闹闹的。
  
  小的时候我觉得闹洞房挺有意思的,但多是跟在后面当当看客,我很爱看大哥哥们带着几分酒意,让新娘子点烟、吃糖、喝交杯酒,让新郎抱起新娘去摘可用绳子拉升吊在高处的花,这几乎是一个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新郎使劲抱起新娘伸手快要摘到花的时候,绳子又把花向上拉伸,如是多次,忒逗人开心,有时候还有其它一些恶作剧的花样,新娘子逗得明明心里有气,但在这个日子这种场合又不能发作,还得强作欢颜,微笑待客,得让大家高高兴兴的,这实在是当众测验新娘子的耐心和智慧。有的新娘子耐不住这样的闹腾,当时就会生气,搞得大家很扫兴,这免不了日后就要受到指责。以后我的新娘子会怎样,会不会因为同族的兄弟们来闹洞房而生气?我曾经这样傻呼呼地担心过。
  
  后来,我因为找了一个河北丰润籍的姑娘,不在乡下的老家结婚,同族的后生仔们也就无法给我闹洞房了,自然我也免去了怕新娘子生气的担心。但是,我曾经喝过许多同族兄弟的“闹房酒”,而他们却没有喝过我一滴酒,这是最令我遗憾的。即便现在我和妻子快要庆祝我们的银婚纪念了,每每想起这件事,我的心里就有一种觉得很对不起同族兄弟的深深歉意。如果我的年龄相近的兄弟们都像我一样,在我们乡下世代相传的“乡土文化”的链环上,就少了一环,那有着朴实民风浓郁乡情的“闹房酒”,不就渐渐地要失传了么。
  
  当然,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从家乡来福建打工的小侄子告诉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闹房酒”也已今非昔比了,我小的时候,“闹房酒”喝的都是自己家里当年的家酿水酒,都是上八道菜,大概取“长发其祥”中“发”的谐音吧。而如今有南下北上打工,赚了一点钱的,有做生意、搞工程发了一点财的,那“闹房酒”就办得阔绰了。会喝酒的,瓶装的白酒、红酒和自制的水酒,可以随意喝,不会喝酒的,也有易拉罐饮料享用。菜已经不是八道,而是十道,十二道……小侄子对我谈起家乡的“闹房酒”来,总是眉飞色舞的,津津乐道,看得出来,他对我们老家乡下的“闹房酒”有着与我一样的深情。哦,家乡的“闹房酒”,愿你在那块生生不息的土地上世代相传。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