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游记散文 > 八达岭长城游记

八达岭长城游记

散文
时间:2013-08-24 14:29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一蓑松雨点击:
        

   题记: 
  蓑翁徘徊于山野,朝花夕拾,或以梦飨,或詹言慰,或呓语宽,也得殊趣。不拘其一,不泥其一,总有它代。
  散散而逸,悠悠而动。耕作于荒丘,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纯然之味,风雨养而旦暮收之。
  好酿无须玉盏金樽,粗器满之,亦可对影邀月。
  野黍瓦罐以盛,不失其香,其萦心绕肺,可去饥馑。
  蓑翁,晨昏于兹,不与外通,隔世离俗,已数载矣。
  于蓑翁言,世间之异,异于鄙野之山水者,皆是风景。“不同”即风景,异于时常,别于一惯,均风景之髓义,也殊于人文之作。或缘于心境的迁移或流动。无须复位,顺而延伸,可穷宏渺。
  其实,更多时候,蓑翁,乃风筝一只,风筝起于平漠,而高飞者。有了高度的视角,所览之物,迥乎常态之略略。不必实有,心有则有,机变于思。
  蓑翁心存痴望,痴望于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位置,不同的高度,俯仰诸物。


  几日的旅行,蓑翁不感疲乏,反有余味未尽。近日有些余暇,以片言只语述所见所闻所感,以为心得,未尝不可。
  蓑翁用有限的时间,看无边的风景。
  那一种慵懒,酥着的非身形,蓑翁耗去一段时间整理心绪,去物化之重,而就神虚之轻。其若墨客文人掌中的赏玩,艺术地散发一种文化的芳泽,也如梨园处的声腔,曳珠玑一般的词语陶醉。无言而强以言言之,其伤着的会是什么呢?用腿走着,眼睛听从物象的遣使,即使不得于心,也不逊于言之泛泛矣。
  远足而归,蓑翁虽有些累,但这些累,似乎有一种适宜的意趣,可以让思绪浮于蓝天之远旷。
  八月十九日,蓑翁自京城出发,沿京藏高速行八十千米,约耗时三刻,抵八达岭。
  八达岭下,过熊乐园,便是登城口。登城口之前,有一方平旷之地,不能算是广场的那种。实不敢恭维,到处都是乱扔的垃圾。一种腐尸之臭味,扑鼻而来,人闻之不爽。这里除了人还是人,只是老少不同,性别有异,肤色不同,衣着有异。幸好无需太久逗留,就可径直拾阶而上。
  进了登城口,于马道旁,有明时古炮五尊。其一尊大者刻有“敕赐神威大将军”字样,形如虎蹲,其张之口,皆黑而杳冥,眼瞄之,不知其深,或曰其威力无比,蓑翁不尽信,笑而不语。于蓑翁而言,乃喑哑之古董,风化之以斑,雨浸之以锈。苍褐之色,已若耄耋之颜。其还可发吼天之声,退入侵者于万里乎?似乎,很少人(即使那些好奇好动的少儿)愿意用手掸去其上之落尘,恐其仍有滚烫的温度,灼伤平和的心理。
  虽是午后,避开了游览高峰。但长城上上下下,仍然人满为患。此时说长城为砖石砌,莫若说人流之汇而成矣。比肩接踵,人头攒动。黄头发,银头发,黑头发。黑眼睛,蓝眼睛,绿眼睛。
  凡登长城者,多多少少中了“不到长城非好汉”鼓惑。此类似杜甫之云“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所激荡的登泰山之渴求吧!
  无形之中,人心里都有迫切欲望,征服长城,摁长城于足下,以放眼环宇,过过做英雄好汉之瘾。
  长城,无疑,可称之中国深邃文化的一个标本,其能量早已辐射到国人的心灵。长城,也是中华的永恒的记忆,其一砖一石,皆有超越方块字之功能,引领民族之精神。
  长城,乃是烙印于中华脊梁的深痕,乃是曝露于中华大地的一道经脉,其内流淌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乃是一个如椽大笔书就的、凝结中华文化的、超越文字意义的文字,其盘踞于群峰之脊,以龙的形态,仰天之高,吞海之阔。
  长城,也曾是封建帝王心胸一道更温暖的风景。有了长城之长,长城之固,长城之险,九五之尊便可高枕无忧,歌舞升平;万代千秋,子子孙孙享受生活。
  于蓑翁而言,长城,同时也是一种灾难的书写。如果,统治者,不只是砌着这砖石的长城,而是以万万民之心,万万民之愿,为砖为石,这样铸成的长城,何以被毁呢?
  长城于蓑翁这般极平凡的人,都是横亘于眼前的富有诱惑力的挑战。那么,对于耽耽之外族,会是怎样?何况,此重墙之内,高楼玉宇,笙歌曼舞。更有千娇百媚争宠于一人;更有怯怯之万民,惶惶恐恐,皆跪拜于金銮殿上危坐之孤。其一言,可掀巨浪万丈,其一瞥,万民战战。
  这高大的围墙之内,有些什么呢?如果,一片荒漠,衰草连天,有这种必要砌砖垒石吗?有这种以重兵巡守的必要吗?“此地无银三百两”,越是如此,外族的好奇心越浓,好奇心往往会使一种力量急剧凝聚,如是千军万马以聚,狼牙舞爪以聚。一伙伙抢窃者披坚执锐,破墙而入。
  因此,城墙筑得越高,砌得越坚固,越是激起他们更大更强烈的欲望。
  如是蒙古人也想对着金銮殿高坐者狂曰:彼能,吾不能乎?
  长城最终不还是被一路奔袭的蒙古铁骑踏破,被蒙古人的强弓硬弩射穿。
  大顺之王李自成,破关而入,虽只在金銮殿那雕龙髹金大椅小坐了一会,打了个盹,跺了跺脚,放怀狂笑几声,过了一下君临天下的瘾,也就烟消云散了。
  满清亦趁吴三桂为红颜冲冠一怒时,突关而入。如是,金銮殿一下就也坐了二、三百年,来自关外之异族,成了统治者,长城似乎已经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不再是屏障,甚至其象征意义开始消散。
  变幻了时空,长城不再是长城,长城之内,长城之外,莫非王土。
  泱泱帝国,巍巍上邦,无限风光。外夷的窥探者,鼓帆而近。庞然大物,何以制焉?不敢贸然,因而效黔之虎,先“蔽林间窥之”,后“往来视之”。
  外夷之虎,显然棋高一着,制人驭人,必以精神之摧毁。
  如是,鸦片进来了,白花花的银子流了出去。
  烟雾缭绕里,只见一些病恹恹者,歪歪斜斜的为“东亚病夫”作着注释。八国联军进来了。蓑翁不明白一支两万人左右军令不一的军队,竟然,一路滔滔,长驱直入,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北京偌大的都城。甚至一些漠然的眼睛仰看着插在城楼的星条旗。
  如是,倭寇进来了。
  闭关锁国,也长城之功矣!蓑翁,倒是希望长城多几个残断之处。外来之风,吹了进来,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在风里,吸取更多文化的精髓。
  长城就在蓑翁的足下,长城于我的想象,没有多少距离。甚至,还略有折扣。诸如一些现代的附属设施,至少伤害了其古老之意蕴。比如,铁的扶栏,往来的缆车,滑行的,随所登石级渐高,风景也渐次变化。
  现在,长城其实已失去原本的意义,乃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已经一个沉积了太多文化性质的象征。长城每一道断口,何尝不是一道经脉的断口呢?残砖断瓦,那些何尝仅为风雨之渍,恐怕更多的筋脉寸断之后,淌血之后的凝疤或创痕。
  长城何尝不是一段巨大的书写,一段绵远恒久、镌于山河表里的铭刻呢?
  不知道唐代诗人高适,他写的“绝坡水连下,群山云共高”文字,是否为最早关于长城的诗句。
  风从城垛口吹入,风嗖嗖而现透骨之凉。自垛口探看,壁立如削,腿软而息心,横柯之翠,纵干峙天,杂木也葱茏,于日光下,凛生巍然。
  蓑翁,望亭燧,亭燧已经消弭烽火狼烟。而现实,游人如织,其灿烂的笑容,在山气中荡漾。反而成就了另外人气风景。
  城台,已经没有了执戈的巡逻者。城台,乃叉腰仰首瞩目抒怀者。人们再也无法看到游牧民族骑兵之汹汹。
  战台,已经没有了刀戈相搏的金属撞击声,代之以留影者频换的姿势。他们或用极其夸张的姿势,叉开大腿,张开臂膀,书写心胸之感慨。
  敌楼,盘踞。其瞭望口,不再是警惕的眼睛。其射击口,不再布满弓之弩,随时可以射出之箭簇。
  冷兵器时代,长城之防御,卓有成效。秦时,据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汉武帝时,建塞徼、砌亭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以暂时的安宁。
  修筑长城,是针对西北边地实情所采取的积极措施,是化被动为主动,因为对于北方的游牧部落,兴师而征之,其遁逃伏慝,不可尽兵革席卷而诛也;回师则其骚扰复起;此若猫于鼠之戏耳,你进他退,你退推进。留兵卒执戈戍守,则劳费军资不济,百姓之徭役又加也!似乎筑长城以防之,有了理论的依据。修就修吧,筑就筑吧。一劳而永逸,乐而为之,省戍役,防寇之侵,休兵息民者也。
  事实上,秦皇汉武,包括明初,都只是在军事意义上修建长城的。修筑长城是一种积极防御,可不是唯一的防御。力量的积蓄、民族胸怀,民族神精神的构筑,不应该更强于砖石长城的构筑吗?
  赵武灵王,似乎意识到仅有版图上的长城不足以防御,如是,进行了一些军事生活形式上的改革,胡服骑射。可惜,没有了进一步的措施。
  长城筑成了,真的就高枕无忧了乎!?
  长城,曾几何时,守住了一姓之江山!?
  长城,曾几何时,守住了百姓万民的幸福安定!?
  因游人乐而乐,不因已身之乏而废。蓑翁,爬到了北八楼。一切皆其下矣!唯云天与之等高。荡荡之风,无碍无阻,极目于万仞,峰摩天之至极。长城的磅礴气势,借以崇山峻岭而尽显。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到了北八楼,也就登临绝顶了。所有一切,皆可收于眼底。而于此景境,长城若巨龙,龙自西南之云雾中而出,且腾且跃,于峰于谷,冲南峰之巅,后又蜿蜒直下。穿关城,过八楼,后向右摆尾,指东南,而向居庸关方向延伸。蓑翁一路行来,虽气喘吁吁,但兴致尤浓。蓑翁不正立于龙之脊背拱起之高么!长城不应该以拒斥之态,而应该以博大的包容之势,吞天下,化万物为内涵。
  风荡荡,而欲入怀。云飘飘而动,而地隐山潜。风兮云兮,乃龙之气也!
  蓑翁虽已极顶,心胸澎湃,但却无做了英雄好汉之感。做英雄好汉不至于如此简单。有的只是万千感慨。
  与长城一日游,可览尽长城千百年之沧桑乎,与长城共一霎,可得长城之精髓乎?长城长,蜿蜒于整个中华,长城其实已是一条精神的纽带,连起了所有文化单元,能够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阅读。
  这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坚而不摧的东西,长城亦如此。强智健体,修筑精神的长城,其实比任何坚实的屏障更坚实。蓑翁如是说。
  长城不再是一堵巨大的屏障,其高墙不再是一面巨大的盾牌。外来强敌之强弓疾弩,也非其可挡。长城残缺,无需修复,留着其缺口,未尝不是好事,外面的风吹进来,其实一个民族根本不必拒斥外来文化的浸湿。
  长城,到底是一种势力的圈占,还是源于一种族群懦弱心里的自我保护呢?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长城,不是更应该敞开所有的关隘,以巨龙之势遨游于天地之间乎?
  唉!长城之固,其固可千秋万代乎?其险,可万夫莫开?也许,这长城之固之险,以为就高枕无忧,可以罢兵息戈,可以放松警惕。这又何尝不是长城之害之祸耶?!
  因此,护国之长城,有时候是锁国之长城,也误国之长城矣!
  遇强则强,遇软则软。没有对抗,怎知强弱。不出井水之浅,焉知天地之大?不出长城之外,焉知世界之变哉!
  蓑翁于危而立,风来无挡,长城其显其隐,皆得其宜。其动,可翻江倒海。其静,可稳如巨磐,地裂山崩也不改其色。
  退而言:江山乃万万人之江山,而非一人一姓之江山,谁能毁之!长城乃万万人之长城,而非一砖一石之长城,谁可摧之!
  蓑翁作于2011年8月25日,修改于2013年8月22日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2)
10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遗憾玉皇顶

    回程路上思忖着未登玉皇顶的遗憾,竟联想到了断臂维纳斯雕像。残缺的断臂更能诱发人们...

  • 游上甘棠

    五一长假,我与好友蒋华一行六人游了江永兰溪勾蓝瑶寨后,吃过中饭,驱车来到江永上甘...

  • 触摸锡林浩特夏之心

    触摸锡林浩特夏之心 不知不觉,在锡林浩特生活已近十年。每年夏天或者回老家,或者出...

  • 风雨荆山桥

    “一代帝王乡,千古飞龙地”,故乡徐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许多文人墨客颇费诗章,...

  • 陪老家兄弟游零陵

    陪老家兄弟游零陵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国庆佳节的2日、3日,应我相邀,老家兄弟姐妹...

  • 局长请客

    小小的县城都知道,都港县税务局的刘局长最喜欢请客,而且每一次都是自己掏钱买菜、买...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