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游记散文 > 登长城

登长城

散文
时间:2014-11-21 23:06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周一夫点击:
        
  上午九点,登上去居庸关的汽车,兴高采烈地开始了一天的旅行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位于昌平县城以北20公里的峡谷中,距北京60公里,地形险要,是长城重要的关隘。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就扼控此口,时称“居庸塞”。居庸关得名,始自秦代,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汉朝时,居庸关城已颇具规模。南北朝时,关城建筑又与长城连在一起。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峡谷都有关城之设。明朝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拨巨款,派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修筑居庸关城:“跨两山,周一十三里,高四丈二尺”。作为京城西北要塞屏障,居庸关拥有完善防御体系,关城四面均建有城墙,关门外筑有瓮城,两侧设有敌楼与烽火台。居庸关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是万里长城雄关险隘中经受战火洗礼较多的一座关隘。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金灭辽,就是由居庸关挥师南进,直取辽都燕京。金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元太祖进攻居庸关久攻不下,转攻紫荆关,绕涿、易二州由关里向外,两面夹击,才攻陷了居庸关。明灭元也是先攻下居庸关,而后拿下元大都城的。1644闯王李自成也是攻取居庸关,而后进军北京,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现存的居庸关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清末以后逐渐荒废。1992年,昌平县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对关城建筑进行了全面修复,再现了当日的雄姿。
  
  汽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透过汽车的玻璃窗,可以远眺到对面连绵起伏的群山,和蜿蜒起伏在崇山峻岭之中的雄伟的长城了。
  
  过了验票口,穿过关楼下的门洞,沿门楼的台阶登上关楼,到了二楼的城台。城台十分宽大。沿甬道绕至楼后,就来到南关楼的正面。关楼建在东西两面高山的豁谷之中,站在城台上往下看,从地面到城台有近三十米高,全部是用条石砌成,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感觉。到了城台之上就与两面的高山在一条水平线上了。城台中央建重檐歇山城楼一座,有近20米高,飞檐翘壁,凌空架构,雕梁画栋,绚烂多彩。关楼中央高悬白色匾额,上书“天下第一雄关”,书体劲健。阳光映照下的关楼显得气势恢弘,给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感觉。站在关楼城台上环顾左右,城隘两侧高山耸立,陡不可攀,高山之间是狭长的关沟,关城巧妙地利用“两山夹一水”的地形修筑而成,扼控着南下北京、北上西北的通道,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看了关楼的地势,我觉得居庸关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真是名符其实。
  
  楼柱有对联一幅,曰:“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准确描述了此地地形、景物和情状。
  
  关楼旁边是叠翠阁。在阁前,有一座雕梁画栋的牌坊,牌坊中间的匾额上写着“国计坊”三个大字,寓意此关是北拒强敌,南卫都城的要塞,是国事军务的重中之重,在此建关乃国之大计所在。
  
  居庸关中心有一“过街塔”基座,名“云台”,取“远望如在云端”之意。整座云台用汉白玉砌成,建于1345年(元至正五年)。台顶四周有石栏杆、望柱、栏板、滴水龙头等建筑,台基中央有一个门洞,门道可通行人、车马。据导游介绍,云台上原建有三座白色喇嘛塔,可惜毁于元末明初。明正统年间又在台基上建一寺庙名“泰安寺”,清朝康熙年间被焚,仅存云台。现台顶柱础,就是泰安寺遗物。
  
  城台的内、外墙与山上的长城相连。外墙较高有垛口,内墙低矮无垛口,北面呈长方形的城台上设有炮台,分别摆放5门古炮。据介绍,这些大炮是明朝时制造的。
  
  长城与城楼之间形成一个巨大的半圆形的瓮城,气势宏伟,足可容纳上千兵马。古时作战时把敌人诱入里面后,四门一关,犹如瓮中捉鳖,敌人只能束手就擒,故得名“瓮城”。
  
  城楼西侧有城门通往向南北的大道。
  
  参观完关楼,来到长城脚下,准备开始往上攀登。仰望长城,就像一条灰色的巨龙盘旋在山脉上,高如云端。我在心里下定决心:不管多么艰难,我一定要登到顶峰上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当我踏上第一级层台阶时,心里非常兴奋和激动。刚开始是一段是上行的斜坡,梯坎相对匀称,步幅也不高,感觉很轻松。很快就到达第一层碉楼。城楼中间一块石碑上刻着毛主席手书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几个大字。在石碑前照了相,继续向上攀登。长城依山而建,有的地方稍平缓些,大多数地方比较陡峭,梯坎的高度有的高,有的矮,爬起来感到很费力气。一些狭窄的地方只能容下一二人,攀登长城的游人前呼后拥,争先恐后,只能侧着身子才能通过,还要小心翼翼地攀爬。终于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登上了第三道碉楼。此时,双腿像灌了铅一般沉重,腰酸得直不起来,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汗水顺着额头和脸颊不断地往下流。明显感到体力不支了,就在碉楼的台阶上坐下来喝水休息。
  
  这一坐一歇,反而感觉特别累。坐在台阶上,几乎没有站起来的力气了。心里也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但是,抬头望着那盘旋在山脊上的城垣,一种不服输的豪情便从心底升腾而起,“绝不能半途而废,不登到顶誓不罢休!”在心里给自己鼓足了勇气之后,一手撑在台阶上,一手撑着膝盖,咬紧牙关站了起来,继续向上攀行!
  
  越往上爬,周围的人已经稀稀落落,越来越少,与开始那接踵摩肩、前推后搡的情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为数不多的向上攀爬的人也一个个疲惫不堪的样子,每登几步就坐在台阶上,一边不停地擦抹着汗水,一边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就这样慢慢攀行,终于又登上了一层碉楼。
  
  有了前面的经验,我便不敢坐下去歇息了,生怕身体欺骗了信念和勇气,一坐下就再没有站起来的力量,只敢斜着身子靠在城墙垛口上喘气。看着越来越近的顶峰,内心对胜利的向往和在心底奔涌的喜悦打败了躯体的溃败,“绝不能功亏一篑!无限风光在险峰!坚持就是胜利!”已经甚嚣尘上,此时,感觉自己就像一位绝地反击的将军,没有任何退却的余地,只有咬紧牙关鼓足勇气进行最后一搏。尽管双腿已经不听使唤,稍事休息呼吸略微均匀一点儿,还是鼓足勇气向顶峰攀登。
  
  越往山顶,梯坎越陡,而且此一级梯坎与上一级梯坎的跨幅也越来越高。每登一级,就好比将士在战场上消灭一个敌人,要进行一番你死我活的较量。体力已经严重透支,两条腿没有一点儿力气,一只脚跨上上一级梯坎后,必须要弯下腰,双手使劲撑在前面那条腿的膝盖上,靠腰部的力量牵引拉动下面那条腿才能上得去。呼吸很累,感觉胸腔鼓胀得像要爆炸似的。这时,心底有两个声音在斗争。一个说:算了吧到此为止,反正没有几个能登到顶峰上去,何苦要硬撑呢?攀登到现在这个高度已经很不容易了,年近半百的老汉还把自己当小伙子吗?另一个声音说:现在是对你的考验。那一级一级梯坎,就是你面前的一个个敌人,如果你放弃拼搏,就会被他消灭,成为一名在胜利即将到来时候而倒下的无名之辈;那一级一级梯坎,就是横在你面前的一道道难关,如果倒在它面前,就是一个被困难吓破胆的懦夫。你愿意在敌人面前放下武器吗?你愿意成为一个害怕困难的懦夫吗?最终第二种声音占了上峰。正是在这种坚强信念的鼓荡和支撑下,一级级又陡又高的坎梯被踩在了脚下,终于攀爬到了位于山顶上的那座碉楼。哈哈!我胜利了!内心里的那个振奋,那个激动,真是难以抑制!我欣喜若狂地高举双臂,扯开嗓门,对着脚下的群山河川,从内心深处发出了胜利的狂呼!
  
  我将身体靠在城墙上,沉醉在周遭的美景之中。此时,太阳高挂中天,却并不感到炎热。洁白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阵阵凉风从山顶习习吹过,脸上的汗水很快被吹干,感到非常惬意。眼前,群峰叠嶂,花木郁茂,山鸟争鸣。当年乾隆皇帝用“居庸叠翠”四字概括此处风景,真是恰如其分。雄伟的长城如同一条正欲腾飞的巨龙,蜿蜒起伏在崇山峻岭之中,真有“城随山势转,关并塞云齐”之势。俯看长城脚下的山谷,清流萦绕,车辆行人就如蚂蚁一般。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群峰傲立,不禁想起唐代边塞诗人高适描叙居庸关路险关雄时的两句诗来:“绝坡水连下,群峰云其高”。居庸关之险要,居高临下观察更是一目了然!
  
  我轻轻抚摸着古老的城墙,仿佛看到了两千多年来劳动人民一次又一次修筑、加固、完善长城的艰辛情景,仿佛看见发生在长城内外无数场争战的刀光剑影,听到了那血雨腥风的阵阵杀声!秦统一中国后,为防御北方强悍的匈奴,强征民力修建长城,将燕、赵、魏和自己的边墙连在一起,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长城。秦时建造长城的人力一度达30万余众。秦长城对保障北部十二郡的开发,保护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西汉时代,汉武帝派大将军霍去病领兵,封狼居胥山,打通了丝绸之路。汉朝依托长城防御,大规模出兵攻伐匈奴,直至其对汉称臣,基本解决了北方的威胁。北周和隋朝统治者在反击突厥入侵的同时,不断修筑长城。在隋朝坚固的长城面前,北方的突厥可汗便向隋炀帝上表,臣服于隋。明朝初期蒙古族的势力还十分强盛,明朝对长城的修筑和防务十分重视,在长城外建立军事重镇,封诸王子率军驻扎边镇,实行军屯以守国境。终明一朝先后18次大规模修复长城,筑成了层层布防的纵深防御体系,沿线陈兵90余万。特别是在都城--北京居庸关一带,层层筑起坚实高大的城墙。明代学者李贽有诗道:“重门天险设居庸,百二山河势转雄。”现在我们看到的便是明代修筑的长城。从秦朝大规模修筑长城以来,长城在军事、政治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一是处在防御状态时,长城有利于集中兵力重点戍守;二是处于进攻状态时,长城可作为部队集结出发地域,攻击更为主动;三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长城是唯一可以阻挡和抵消游牧民族骑兵优势的防御屏障;而且长城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威慑,使游牧民族不敢肆无忌惮的入侵。长城作为冷兵器时代一种特殊的防御工事,两千多年来,据险制塞,对保卫北部边境安宁,沟通中西文化,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古老的长城为我中华民族立下了赫赫功勋。孙中山先生曾说:“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水等。”现在时常听到一些否定长城作用的论调,我认为是完全错误的。历史上游牧民族越过长城入侵,一是历代统治者荼毒生灵,导致民怨沸腾,激化了阶级矛盾,“至险不在山与水,只在国政并人心。”人心一去,纵有雄关险隘,又复何益哉?二是守关之将变节投降,如吴三贵之流,才导致长城形同虚设。不仅如此,长城还是一种文化标志,是广大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体现,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的标志。站在巍巍长城之巅,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胸中激荡。
  
  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慢慢腾腾地从顶峰返程,浑身的关节像散了架一样疼痛,常言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会儿有了切身的体会。上山时是腿跨不上去,腰膝疼痛无力,下山的时候是腿放不下来,一只脚向下面的梯坎伸出时,全身的重量就落在上面一条腿上,膝盖疼痛、整条腿僵硬发麻像筛糠一样颤抖而弯曲不下去。也只能咬牙坚持,以登山时的勇气,硬撑着往山下而来。下到山中间的时候遇到那些正在攀登的人们,看到他们一步一步攀登,顿时想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句话,在心里默默给他们加油鼓劲!
  
  一天的长城之旅结束了,虽然累得精疲力竭,却悟出了一些道理:人的一生好比攀登长城,总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曲曲折折,只要咬紧牙关勇往直前,就一定会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回想这一天的长城之旅,心里非常爽快!
  
  (写于2014年10月10日,11月20日改讫)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遗憾玉皇顶

    回程路上思忖着未登玉皇顶的遗憾,竟联想到了断臂维纳斯雕像。残缺的断臂更能诱发人们...

  • 游上甘棠

    五一长假,我与好友蒋华一行六人游了江永兰溪勾蓝瑶寨后,吃过中饭,驱车来到江永上甘...

  • 触摸锡林浩特夏之心

    触摸锡林浩特夏之心 不知不觉,在锡林浩特生活已近十年。每年夏天或者回老家,或者出...

  • 风雨荆山桥

    “一代帝王乡,千古飞龙地”,故乡徐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许多文人墨客颇费诗章,...

  • 陪老家兄弟游零陵

    陪老家兄弟游零陵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国庆佳节的2日、3日,应我相邀,老家兄弟姐妹...

  • 局长请客

    小小的县城都知道,都港县税务局的刘局长最喜欢请客,而且每一次都是自己掏钱买菜、买...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