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散文技巧 > 古代散文阅读及答题技巧(转)

古代散文阅读及答题技巧(转)

时间:2009-06-08 11:14散文来源: 散文作者: 七七贝贝点击:
        

  古散文和记传文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内容上,记传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古散文以说理言志为主;表达方式上,记传文以记叙为主,古散文以议论为主;行文思路上,记传文往往按时间顺序,记叙一个人的生平事迹,内容往往是并列的。古散文常常是按照议论文的顺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容上一般是总分关系;表现手法上,记传文一般采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人物形象。古散文则常常引经据典,借用古今,正反对比,反复论证。所以,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在阅读及做题的时候,自然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般来说,古散文的阅读及答题应遵循这样一个思路:整体把握,明确大义;分段细读,理清思路;研读题干,明确指向;思辨筛选,合理推断;字斟句酌,力求直译。
  
  (一)整体把握,明确大义。和记传文阅读思路一样,阅读古散文也要对文章进行初步的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不一定全懂,但要明白大体意思,明白文章的基本观点。对记传文的整体把握往往是了解写了什么人,记叙了什么事,弄清楚所记之事的前因后果,了解文章所涉之人的情感态度。而对古散文的把握则要了解文章说理的中心,即文章的论点,大体明确作者想要阐述的问题,是如何阐述的,选取了哪些论证材料,有着怎样的认识。要特别注意每一段开头的句子,这往往是文章或段落的中心,也往往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如对2007年全国普通高考试题北京卷文言材料的阅读,就需要了解文章阐述的主要观点是“非修礼义,不可治也”,大体内容是从不同的方面强调礼义之于国家、社会的重要性。对2007年全国普通高考试题天津卷文言材料的阅读,就需要了解文章阐述的主要问题是“夫传言不可以不察”,通过“夔一足”“掘井得人”“三豕涉河”等故事,强调了“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的道理,得出了“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的结论。
  
  (二)分段细读,理清思路。明确文章大意后,要对文章进行第二次阅读,做到句句推敲,段段明意。因为有了第一次阅读,有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再遇到难点或模糊点时,一定要根据文章的体裁特点,结合文章大体内容,大胆推断,合理求证,概括出每一段的基本意思。如2007年全国普通高考试题北京卷文言材料,文章第一段第一句主要是提出观点,强调百姓不懂礼义,国家社会就不可能治理好。后面几句主要是从“法和礼”的对比,强调礼义教化对人的重要作用。第二段主要从“被创流血为荣”和“明好恶、经诽誉、亲贤贱不肖而高世尊显”两个方面的行为对比,强调礼的重要性。第三段和第四段主要通过古今对比,用人对比,强调“礼义修”“任贤德”的重要性。实际上,文章在开篇提出修行礼义的重要性后,每一部分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强调礼义的重要性,都是对所持观点的论证和分析,这样再去理解文章,每一段,每一句的意思就容易理解了。再如2007年全国普通高考试题天津卷文言材料,第一段提出观点,指出对于流传的话一定要认真考察。第二段就从齐桓公、楚庄王、吴王和智伯等纳谏用人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强调“闻而察”的重要性。第三段则列举了“夔一足”“掘井得人”“三豕涉河”等故事,生动形象地阐述了“闻言必熟论”的道理,第四段则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指出如何“察言”,要做到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去审察所听到的传闻。文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观点鲜明,思路清晰,每一段的意思非常明确。
  
  (三)研读题干,明确指向。文本材料读得差不多了,回过头来就要认真研读题干。要明确题干要求,明白题干所隐含的信息指向,是让你选词义判断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词义和用法相同的还是不同的,理解和分析合乎文意的还是不合乎文意的。一定要认真审题,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如2007年全国普通高考试题北京卷第9题,题干是“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选肢分别是:①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②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③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④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⑤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⑥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六个选肢,①②④⑤⑥五个选肢都体现了“重视礼义教化思想”的内容,但是题干强调了“直接反映”,所以符合题意的就只有②④⑥了。题干要求常见的有“直接”和“间接”之分,“正面”和“侧面”之别,阅读做题,不可不慎。
  
  (四)思辨筛选,合理推断。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和判断,古散文和记传文没有本质的不同,都要注意联系具体语境,由已知到未知地分析推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一是文意推断,依据语境,结合上下文推断词语含义。如07年天津卷第11题,“乐正夔一足,信乎”一句中的“信”,根据上下文,应该理解为“确实”或“的确是这样”,因为这是鲁哀公问孔子的话,想请教孔子“夔一足”是否是实情,是否真像流传的那样;二是语法推断,从词性和前后词语意义的搭配上来推断词语含义。如07年北京卷第6题,“法弗能正也”一句中的“正”,后面明显省略一个“之”字,应该是“使之正”,理解为“正确”,明显是不对的;三是结构推断,利用文言句式、文言文章内容对应、语言对仗等特点来推断词性词义。如07年北京卷第6题中的“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和第7题中的“百工维时,庶绩咸熙”两句,其中的“唱”和“咸”都可根据“动”和“维”推断出词性,进而判断出词义;四是联想推断,和平时所学相互比照,辨别异同,确立词语的真正意思。如上面提到的07年天津卷第11题,对于“信”的理解,教材《兰亭集序》一文中“信可乐也”一句中的“信”就是“确实”的意思。虽然词义理解没有什么不同,但对于文言内容的理解和判断,古散文和记传文却有根本不同。记传文考查注重的是文章的具体情节,人物的言行品德;而古散文考查的却是文章的观点(包括分论点),论证的材料及方法特点。如2007年北京卷第9题,考查的就是文章的论证分析材料,第10题考查的就是文章的观点。2007年天津卷第13题考查的是文章的观点,第14题考查的是文章的论证分析材料及方法。可以说,对古散文内容的考查,无非就是从观点找材料,或是从材料找观点。只要有了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分段细读,理清思路,分析方法,做题就迎刃而解了。
  
  (五)字斟句酌,力求直译。翻译文段或句子,无论是古散文还是记传文,都必须建立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字斟句酌,认真推敲。不同的是,记传文侧重的是情节,古散文侧重的是道理。在理解翻译句子时,记传文侧重以事解文,古散文侧重以理解文,要根据事理,结合上下文,反复琢磨。翻译应尽量直译,做到“留、补、删、换、调”,保留名词术语(含人名、年号),增补省略内容,删除无意义虚词,倒装句式要变成正常句式,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要翻译出来,翻译的内容要力求准确,通顺,合理。如07年天津卷文言翻译第(2)句――“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这是一句结论性的话,翻译这一句,一定要对前文内容有充分地理解。孔子引经据典,给鲁哀公解释了“夔一足”的真正意思,是说像夔这样懂得礼乐教化的人才,一个就足够了。明白了前文内容,再翻译这句话就非常容易了。
  
  阅读古散文,方法是次要的,关键是素养和心态。平常要多读古诗文,增加知识储备,积淀人文素养。阅读解题时要耐心细致,深入其中。这样的话,应对高考文言阅读也许并不是难事。
  
  附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题。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弒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选自明方孝孺《深虑论》)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当:在……的时候。
  
  B.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惩:以……为戒。
  
  C.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卒:死去。
  
  D.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释:放下。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B.非法术之所能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万人
  
  D.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
  
  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出于智力之所不及”的事情是:
  
  ①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②变封建而为郡县。③王莽卒移汉祚。④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⑤大建庶孽而为诸侯。⑥良医之子,多死于病。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提出的中心问题是“祸常发于所忽,乱常起于不足疑”,指出思虑天下大事的人往往考虑不周到。
  
  B.文章二三两段主要采用事例论证,由古及今,阐述了“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的道理。
  
  C.作者认为,很多事情不是智谋思虑所能够料定的,统治者唯有顺应天命,积善行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国家保持发展。
  
  D.文章把朝代兴亡的一切问题归之于天道,这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局限性,但本文毕竟触及到了封建统治能否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
  
  译为:
  
  (2)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
  
  译为:
  
  【附答案】1.C(卒:副词,最终,终于)2.B(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项,前一个“乃”是加强判断,相当于“是”,后一个“乃”是副词,竟,却;C项,前一个“虽”表假设关系,即使,后一个“虽”表转折关系,虽然;D项,前一个“于”是介词,从,后一个“于”是介词,表示趋向,不译)3.B(②④⑤都是智力所及的事情)4.A(第一段提出的中心问题应是“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思虑天下大事的人并不是考虑不周,而是天命使然。)5.(1)于是就改分封制为郡县制;正当他以为今后武器将不再动用,皇帝之位可以世代相传时。(2)因此不敢任意施用他的阴谋诡计,只有积蓄最真诚的心意,用最大的功德去投合上天的心意。

 

责任编辑:浅蓝的云】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七七贝贝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09-05-24 23:05 最后登录:2009-06-12 22:06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