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节日散文 > 我的年

我的年

时间:2013-02-25 17:20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生命如歌点击:
        

  今年春节注定在一种百无聊懒中度过。妻子照看患病的岳父,我春节正常上班,因此洗被褥,窗帘,擦玻璃,拖地之类的家务活,提前一个星期干完。零里零碎地购买了一些年货,剩下就是买一副门上帖的对联,几挂燃放的鞭炮事了。
  
  家离社区的市场不远,出了社区的大门,穿过马路,向东一百米就到市场,就能看到通往市场的路边琳琅满目的年货,对联摊,香表摊,花炮摊,灯笼摊等一字儿排开,显得很是喜庆祥和,走着瞧着,感觉年的氛围扑面而来,年的脚步就停留在面前。
  
  走到对联前,红纸黑字的对联在春的暖阳照射下格外抢眼,我被一幅幅极富诗意的对联吸引着,留恋着。一幅幅地看,一字字地读,最后选中了一副“喜气闹新年千家报喜,春风暖蛇岁万户迎春”算是比较符合的时令节气的。看着对联,思绪一下子飞回了老家。
  
  在老家,在以往,对联都是父亲亲手写的,后来全家搬到了县城,对联的贴处也就那么一处,父亲年纪也大了,父亲便不再写对联了,过年的对联多半是父亲单位送的,父亲说:单位送的对联多好看。其实我知道,这是父亲嘴上说的,心里其实也想写写,只是没有了他的用武之地了,我想他心里多少有一丝丝的遗憾,毕竟来县城之前的春节一直是父亲写的,老家大门,上房,侧房,厨房,以及牛羊圈门上都要写对联,这样下来加之给亲房写的至少也得十几副,现在不写了,将延续几十年写对联的情结一下子从心里抹掉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
  
  现在,门上能帖对联的地方也自有防盗门,一楼的住户顶多也就两幅到头了。我寻思,在老家,只有那连门都没有,只有一个土院墙的贫困人家才贴一份对联,表示这家还有烟火,还有人住。居住在火柴盒大小的楼房里,心里老觉得和那只有一副对联的人家没什么两样!
  
  心想着,买了对联,贴了“福”字,就没了门神的位置,看着威武勇猛的秦琼敬德,总想给他们找个位置,但无奈空间不够,只有忍疼割爱了。心里的遗憾无处倾诉,只能瘪在心里。
  
  在老家,每年的门神是非买不可的,就那么一张纸,也表示着对神的虔诚,何况它还是家家的守护神,一家人的平安都靠他们庇护呢!说道这里让我一下子对门神产生了一种由衷的敬畏感。
  
  香表摊前,一位与我年纪相仿的中年摊主问我:“师傅,不买点香表拿回去祭祀祖先?”我没吱声,走过去了,心想,买回去连个烧纸的地方都没有,难道烧给哪些到处游荡野鬼?这件事我从来不干,更何况,距离这么远,祖先怎么知道自己晚辈在千里之外给自己送钱孝敬他们呢?
  
  看着那些机印的冥钱,冥钞,面值大的惊人,一万,五千不等,瞅着美观大方,冥钞上清晰的“中国民国冥府银行”“天地银行有限公司”的字样,与以前刻着“中国冥府银行”模子印出来的纸钞的模糊字样是多么相去甚远啊,一点不像用银元夹在纸下面用木槌打出来的纸锭,也不像用人民币在白纸象征性地摁出来的纸钱,不管是美观大方冥钞的纸钱,还是用人民币摁出来的纸钱,都表示着对祖先的孝敬。
  
  来到花炮摊前,花炮名目繁多,颜色炫彩夺目,看着就想放放试试,但这仅仅是一种愿望,一种接近童趣的冀望。自从公司实施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定后,除了在规定地点燃放外,其它地方原则上不允许燃放,除非偷偷燃放不被发现,否则罚款的后果是免不了的,孩子没有了燃放花炮的兴趣,他们的兴趣是高级玩具,是灰太狼与喜洋洋,是其它动画片,是电脑游戏。
  
  在我看来,缺少了炮声的年似乎缺少了一种年的喜庆祥和氛围,是一种不完整的年,是残缺的年。
  
  小时侯,每到新年临近,大人忙着购置年货,孩子们则忙着捣鼓他们的土枪土炮,除了大人燃放的胡萝卜粗的铁炮不敢燃放,那街上买的粗粗矮矮的包着红色外皮炮太贵,大人又舍不得多买,因而那自制的土枪就是他们中意的玩物了。说起“土枪”是指用车链条和车辐条经过改进做成的枪,看着让人有一种以假乱真的感慨,你瞅瞅,在土枪后绑上橡皮绳,橡皮绳上拴着一截车辐条,这种土枪用的不是火药,而是火柴头,把几个火柴头放在土枪的枪膛中,用拴着橡皮绳的钢棒碾碎,然后拉长橡皮绳和钢条,向空中高举,扳动连接橡皮绳的机关,只听一声炸响,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便被激发出来,没有车链条,没有哥哥的孩子,就用车辐弯成弓形形状,在车条帽里装上火柴头,在土质硬的土地上火石头一碰,只听脆响,脸上倒也看出一样的快活,只是没有那做工精细的土枪发出的那样响声令他们欣喜与满足。
  
  看完了花炮摊,又来到灯笼摊前,面对那圆圆的灯笼爱不释手,久久不想离开,好想在自家的阳台上挂一个一盏又红又亮的红灯笼,但是想了又想,还是放弃了,想着想着,又想到老家。
  
  在老家农村,挂灯笼的不多,不知现在挂不挂?我想,老家的县城肯定是挂的,要不,父亲那盏在我的记忆第一次有灯笼的概念就无从说起了。
  
  父亲买回来的灯笼,是竹做骨架,白纸糊面的灯笼,不是现在又亮又红的红灯笼,但这也不妨碍我对他好奇心,因为这是一盏类似于桶状的灯笼,父亲说他是一盏能够转动的灯笼,父亲说着站在凳子上,摘下灯笼,放进去一盏了煤油灯,然后挂上去,用手逆向拨动外面的灯笼骨架,里面有十二生肖动物的影子顷刻间跑动起来,像一个个奔跑的动物,一刻也不肯停下来,很是让我吃惊,不停地问父亲,父亲也不厌其烦给我解释着,那温馨场面至今还在我的记忆中,只要走到灯笼前,我就会想到那个父亲的转灯,想到八十高龄的父亲,想到那慈祥的面容,一种思乡,思父的情绪油然而生。
  
  在市场转着,瞅着,买了对联,花炮,瞅了瞅香表,门神,留恋了一会儿那红红的圆圆的灯笼,心里思谋着还有什么没有买?是窗花?是年画?还是那糊方格窗的彩纸?这一下子又把我拉到老家的集市上。
  
  小时候,一进腊月,集市上,便挂起了年画,摆上了窗花,彩纸,集市也被这些年货装扮越发绚烂夺目,购买者如同今天的我,转着,瞅着,选着,不仅是为了年货,而是在享受年给人带来那份希冀与期盼。
  
  在老家,贴对联,门神完毕后,还要贴窗花,贴年画,糊窗纸,还有安喜神和天官神位,喜神位一般在大门,天官位大多在当院,对于这些大多是父亲做的,对于它的来龙去脉,知道的不是很多。
  
  说起贴窗花,贴年画,糊窗纸,又让我想到老家那方格窗上的退了色的窗花,想到风吹日晒只剩下一种色的窗纸,想到因烟熏失去光泽的年画。而每年家人不厌其烦地将旧的被撕下来,新的贴上去,每帖一次,每糊一次,每挂一次,年也随着更替了一次。人也跟着长一岁,人也在新旧交替中得到灵魂上的满足,心灵上的熨贴。
  
  干完这些后,接下来是泼散和供献,所谓泼散,就是家里的长男端着饭到大门外进行,一般挑了碗里的饭面向四周扔,据老人讲是让无家可归的游魂野鬼享用。
  
  泼散结束后,接着进行供献,所谓供献,就是全家人坐在上好的饭前,静静地等一会,谁也不说话,一脸严肃,说是供献祖先,这种场面现在想起来有些庄严,有些举行仪式的味道。供献一结束,就开始了第一道年夜饭,一般都是长面,对于这个习俗,由于经常赶上加班,还有这里的人不讲究这个,妻子也不知道老家的习俗,便只好入乡随俗了,因此,这个习俗一直没有传承下去。
  
  吃完长面,在老家,这段时间是劳累了一年的男人最享受的时间,家里该准备的都准备齐了,剩下的女人的忙碌的时间,男人这时点上香,点上蜡烛,整个屋子弥漫着香的气息,蜡的氲氤。孩子在院子里,村子里疯跑,放炮,玩风车,一家人沉浸在浓浓的年的氛围中。
  
  男人孩子悠闲地过着年,女人在厨房忙活,准备第二道年夜饭,不过,第二道年夜饭相对第一道年夜饭省心,不需长时间呆在厨房里,只要看看火,掌握火候。这时是发散糖果,发压岁钱的时候,时间大约在十一时左右。第二道年夜饭时间各家不一,大人说吃早了,守夜困的不行,所以对于这个大家没有任何不满。
  
  在发散糖果发压岁钱之前,父亲总要进行那充满总结意味的新年祝词,真有种天增岁月人增寿的感慨。发散糖果,压岁钱父亲也是按照家中每个人的功劳大小,进行发散,谁也不觉得父亲的做法有什么不妥,不管大人小孩,人人有份,一家人吃着说着,个个脸上流露喜悦神色,仿佛将一年中高兴劲都聚到此时此刻。
  
  第二道年夜饭是猪排骨,这是习俗,每年都有,和第一道年夜饭一样,恐怕一直在老家沿袭下去。这时,不论多饱,都要吃一块,仿佛包治百病的神药一般。又好像似来年能带给什么鸿运似的。啃完排骨之后,一家人吃着瓜子糖果,父亲不停地看着手腕上手表,静静地等待着新年的到来。当父亲说到:“时辰到了,你们出去放鞭炮吧!”顷刻间,院子鞭炮便此起彼伏地炸响,接着整个村子也跟着响起来,咚啪声在天空交相辉映,年也便在这种鞭炮声中开始了。
  
  此时此刻,我正在上班,家属区鞭炮声传到耳膜中,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惆怅,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没有度过一个完整的除夕夜,没有和老家的父母兄弟姐妹团聚过,随着年纪增加,以及亲人相继离开,过过老家的完整的除夕夜,也成了记忆,成了心中一种挥之不去的遗憾。
  
  在老家,凌晨炮声过后,一家往往要坐到鸡叫时,这或许叫守岁吧,是辞旧,是迎新,是岁月的转换,也是人与天地的“天人合一”。
  
  这时的时间觉得很长很长,好像牛皮筋一样被拉的很长很长,孩子熬不住,早早地睡了大人吃着零食,打牌,聊家常,打发时间,大人还惦记着早早起来,放炮,还要去山上的泉里挑第一担水,还要在太阳出来时,赶着牲畜去迎喜神。
  
  迎喜神的场面可谓人声鼎沸,牛羊撒欢。一村子的牛羊被赶到一个指定地方,面对太阳升起的地方,磕头跪拜,每个人都希望喜神如阳光般照在自己身上,希望喜神落在自己家的牲畜身上,以便新的一年家和万事兴,望着众人跪拜,牲畜在一旁注目,真是一件难以忘记的往事。
  
  大年初一,老家要吃暖锅的习俗,所谓“暖锅”就是有别于现在全国火的不得了火锅。中间有窗,底下有灶,跟个若大奖杯似的,很是实用,四周装菜,中间的窗里装着炭火,底下有灶灰,一个彻头彻尾的小厨房。
  
  暖锅平时不用,只有大年初一和赶上村上唱戏为唱戏的人管饭用时才能派上用场。那时觉得唱戏是那么受人尊敬,仿佛比台下的观众高人一等似的,尤其戏唱到一半,只听一声炮响,齐刷刷十几个暖锅被送上戏台,台下的人对唱戏的能吃上暖锅的羡慕与崇拜达到一种极致。不说吃,想起来都感到回味无穷。
  
  看着祖辈留下来的瑰宝,望着炭火将菜熬得哧哧响,看着让人眼馋,顿时胃口大开,不由得让人想到祖先那无穷无尽的智慧。
  
  在老家,初一到初四一般不出远门,初五开始出远门,走亲访友,,这段时间,家家一样的饭菜,一样心情,唯一不同的少了平时那种见面可有可无多余话,更多是祝福,更多的问候。一点也找不出往常因为鸡毛蒜皮而产生的隔阂。
  
  总之,一家人沉浸在喜庆祥和的气息中。初九看社火,过十五,点面灯盏,或看秦腔,二十三,“燎疳”,这样喜庆祥和的氛围一直持续一正月,真如老人所讲,过年准备一个月,热闹喜庆一个月。 

                         (散文编辑:散文在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生命如歌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09-11-16 16:11 最后登录:2018-01-15 16:01
优美散文
  • 端午忆屈原,忠魂万古香

    端午忆屈原,忠魂万古香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又是龙舟竞渡,棕子飘香,千家万户喝雄...

  • 一枚枯叶会春风

    一枚枯叶会春风 ——疫情肆虐,整理过往的文字,感谢节令和春风 春节到来,虽说还需要...

  • 母亲的话语

    从母亲的话语里,我深深地体味到:女儿的美丽是母亲的喜悦,女儿的成功是母亲的骄傲...

  • 十代结弦,一生悬念

    光斑交错在纸上,又是着落光的一页。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看到了你,只一眼,便...

  • 填仓有梦喜乐多

    填仓节,这一传统民间习俗,永远是温馨的,可爱的,倾注着全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

  • 冬日囚笼

    一种歌声,一种时代。一段人生,一种心态。在冬天呼啸的北风中,卧室这狭小的天地,方...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