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励志散文 > 走出校园,走出家庭

走出校园,走出家庭

时间:2010-01-16 15:03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踏雪仙子点击:
        

 【导读】我们不能让下一代人成为井底之蛙,不知外面的世界多宽广,或者只学书本上的,等学成后用于社会时,遇到各种困难就束手无策。到老时候学就晚了,反过来还要为他们一一介绍,一一传授。这是何等累?误人子弟不说,教出来后仍然一问三不知,这是何其悲也?

  清代学者袁牧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五台山上有个禅师,将一名三岁男孩带到山上修行,从没让他下过山。十几年过后,禅师带着这弟子下山,弟子见到牛马鸡犬全都不认识。禅师告诉他:这是牛可以耕田;这是马可以征战;这是鸡犬可以报晓、可以看家。途中,忽见前面走过一个年轻女子,弟子问:“这是什么东西?”禅师正各历色地告之:“这是老虎,人一走近,必被咬得尺骨无存。”晚间回到山上,禅师问:“你今日下山所见,可有什么想着的吗?”弟子答:“别的什么都不想,只想那吃人的老虎。”

  可悲可叹,僧家弟子十几年不出山,不知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然而现今的部分学生就像上述的这个弟子一样,不了解社会,“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味地钻在故纸堆里,何时才能出头?即使才能有用武之地?我们应该让学生走出家庭,走出校园,才能了解社会,才能适应社会。

  《中国青年报》上登载,2001年5月26日,天津实验中学因在全市率先,实施“研究性课程”而备受关注。让学生组成调查小组进行采访调查,可是有些同学大倒苦水:社会对于他们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太不理解,几乎每个课题组都有被拒绝,冷落甚至被扫地出门的“悲惨经历”。学生的调查活动不被重视,有关领导不肯接受调查组的学生,甚至认为,这些课题虽有学生有关,但这些课题是问题性,让中学生调查研究,有什么意义,他们又不能真正解决得了。其实,天津实验中学实施此次活动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习搜集资料,学会调查研究,让学生接融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如果拒绝学生调查研究,无疑剥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权利。如果认为学生调查研究毫无意义,说明这人功利色彩太浓。

  然而,中国过去的教育大多是“应试教育”。在全国教育界、知识界,多次讨论我国教育应实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收挥其个性特长,挖掘创造思维的潜力。天津实验中学的这一做法,无疑是打破过去的常规,让学生组成调查小组,了解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适应不了社会的问题和诸多现象。

  我们不能让下一代人成为井底之蛙,不知外面的世界多宽广,或者只学书本上的,等学成后用于社会时,遇到各种困难就束手无策。到老时候学就晚了,反过来还要为他们一一介绍,一一传授。这是何等累?误人子弟不说,教出来后仍然一问三不知,这是何其悲也?

  现在,我国正在改革“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其中重要一条,我认为就是多给孩子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参加社会实践,走出校园,走出家庭。我国唐代神赞和尚有诗日:“室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如果让学生足不出户,一心钻故纸堆,何日让他们出人头地,有所作为,无疑是抹杀孩子们的创造性。如果让学生边学边用,什么事都会有好的结果。

  孩子们终将走出家庭学生终将走出校园,应当让他们了解社会,才能使他们适应社会。否则,只会让他们成为那个一问三不知的小和尚。

  作者:许灵锋,笔名踏雪等
  地址:云南省凤庆县郭大寨乡党委
  邮编:675907

责任编辑可儿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50%
待提高
(1)
5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踏雪仙子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签约作家 注册时间:2009-10-12 15:10 最后登录:2009-10-12 15:10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