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励志散文 > 围观

围观

散文
时间:2011-09-11 07:38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为革命撵兔子点击:
        

【导读】界定围观,必须持续地看待围观中和围观后,客观、全面、准确地分析当事人的心态、语言和行为。我们在生存与生活的过程中,逐渐接受了一些教育,受到了一些影响,养成了一些习惯,增添了一些欲求。

  提一个很小的问题:你围观过吗?本人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自己过去就当过围观者。年幼在乡村,物资不丰富时,围观过代销店里的糖果饼干;稍长几岁初生牛犊不怕虎时,围观过红了眼睛的牯牛斗角;再后来,围观过骂街打架扯皮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成年了,围观的方式自然也就多了,比如阅读典籍围观历史上的中外古人,透过媒体隔山隔水围观五大洲四大洋的洋人,站在街头围观叫卖各类商品与乞讨的陌生人,坐在影院里围观表演“风花雪月”的艺人。
  
  坦言,居于陋巷的“小我”,个人于之围观方面,可能仅此这般经历。于是,查阅了一些关于围观方面的典籍,拓展视野,丰富知识,顺便写下了下面一些如读书笔记般的文字。
  
  (一)
  
  近日,心里一直纠结着围观这个词语,以至于近乎牵肠挂肚,起因只是因为一张老照片。这张有百年历史的老照片,由美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实景拍摄于1900年8月14日,记载了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的历史瞬间。照片上,除了攻城的八国联军外,赫然见无数京城百姓围观。有文章介绍,八国联军兵力总共两万,清廷兵力为之十倍共二十万,国人总数为之两万倍共四亿,且清廷武器装备并不落后于八国联军。悬殊的比例,相当的装备,清廷完败,除了拿出巨额“赔偿”,最终导致清廷的彻底覆灭。
  
  圆明园遗址上的残岩断壁,可以算得上是无声胜有声的物证;这张老照片,可以算得上时无形胜有形的试听资料。为什么这样讲:因为,照片上的光阴,已经被历史的长河浩浩荡荡带走;因为,照片上的那些人物,已经被历史的尘埃厚厚覆盖。留下的影像,鉴证了一段历史,鉴证了一段耻辱。我们不知道,这张老照片是如何被保存到今天的;我们也不知道,一个多世纪之后,这张老照片是如何被发现的;我们更不知道,看到这张照片的第一个国人是怎样的心情。不忍心,的确不忍心,去怪责那些已作古的围观者;不忍心,的确不忍心,再看一眼照片中围观者麻木的神情。
  
  拍摄这张照片时,清廷实际当权者慈禧太后已经悄然逃离京城。相形之下,这些围观者,虽然是沉默无语地作壁上观,但他们敢于站在城墙之上的行动,远比曾经独断专行、“叱咤风云”多年的太后更有勇气。
  
  逃避,围观,皆令人心痛!我们可以毫不过分地,将这张老照片照片背后的弃都与照片上的围观,定位为“国耻”。
  
  (二)
  
  其实,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的古代人并非都是如清末那些人的。上溯历史,我们可以找到诸多关乎围观的史料钩沉,其中不乏不屈节、不畏死的民族英雄,名扬千古。
  
  公元263年,三国魏的实际统治者司马昭下令将嵇康处以死刑。作出这一决定,重要原因是嵇康平时“远迈不群”,鄙夷投奔司马昭集团的好友山巨源,撰写《与山巨源诀别书》一文,得罪了当权者,司马昭为扫清其帝王之路的障碍,“以淳民风”。临刑当日,三千太学生在刑场上向朝廷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拜嵇康为师。太学生们的“无理要求”遭拒后,面对围观的众人,嵇康惟一的要求就是要过一架琴,奏毕一曲《广陵散》之后,时年三十九岁的嵇康从容地引首就戳。包括三千太学生在内的围观者,无助地看着嵇康从容地面对死亡,也看到了一种闪亮的人格魅力。
  
  提到唐代的颜真卿,今人都会习惯地联想到“颜体”,提及颜真卿盖世的书法,却很少有人知道颜真卿“死而不挠”地面对过上千人的威逼。唐代安史之乱后,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等人举兵反唐,攻陷汝州,年逾七旬的颜真卿奉唐德宗之命前往汝州“招安”。颜真卿见到李希烈后,遭到李希烈部将和养子等一千余人包围,这些人手持兵刃,叫嚣“将食其肉”,颜真卿没有屈服。多次利诱威逼失败之后,李希烈派人点燃淋了油的木柴,“不能屈节,当自焚”,颜真卿毫不犹豫地准备投火自焚。最终,颜真卿在大骂声中被缢杀。大胆地猜测,是不是有这样一种可能:李希烈打算先是“诱胁”,再让他的部将与养子围观颜真卿变节,更加死心塌地地更随其“共成大业”。但是,李希烈拨错了如意算盘,他的残忍行径,愈加映衬出颜真卿的“义烈”。颜真卿被后世之人誉为“忠臣烈士,道德君子”。
  
  同样是围观里的人和事,同样是炎黄子孙。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嵇康,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颜真卿,一百多年前八国联军攻入京城时老照片里面和不在照片里的人,我真的无法估量他们的距离究竟有多远。这不是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而是人性与道德的距离。笔者已经过了“愤青”的年龄,也没有研究历史的责任与义务,但依然可以保留愤怒的权利。
  
  (三)
  
  心里学上讲,围观归属于感知事物的过程。近代史上,通过围观中国国情,“最真切”地感知到国人人性弱点的,居然是一个日本人。
  
  就在在那张老照片诞生后不久,历史由清末至民初。一个日本人悄悄进入中国,打着参与支持辛亥革命的旗帜,围观国内局势。错!其实他的无耻行径,是称不上围观的,应该是一种不坏好意的窥探。他就是一个侵略者,一个战犯,“9.18”事变的主谋石原莞尔。
  
  近年,国内某媒体言:辛亥革命之后的乱局,让石原莞尔等一批日本少壮派军人十分失望。……就是这个国家官乃贪官,民乃刁民,兵乃这个兵痞,然后中国的爱国学生是世界上最乱的,就是他们起哄闹事,把老百姓推到最前线,然后他们转身就走了。(注:此段文字为原文)
  
  果真是“失望”了么?姑且不论“失望”一词用在此处,究竟是褒义贬义;我们也无法再去穷原竟委,质问战犯石原莞尔当时究竟是“失望”还是“窃喜”。封建思想意识占据社会主流,武装军阀明争暗斗时局动荡,可谓“国家多难,民不聊生”。石原莞尔等人看到了民国与民国国人的“短板”,嗅到了“契机”,萌生发动侵华战争妄想。
  
  回头看看,这段历史之后发生了什么。我们当清楚,石原莞尔提出了一个“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存活的唯一途径”的论断;我们当清楚,石原莞尔成为“满洲国建国之父”;我们更当刻骨铭心,石原莞尔策划“9.18”事变,成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元凶,中华民族由此陷入一场史无前例的劫难。“9.18”被确定为“国耻日”。抗战胜利后,被列为战犯的石原莞尔,侥幸逃脱人类正义的审判,却还是在五十九岁死于疾病。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关于历史上的人和事,是不能轻易下论断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借口,忘却石原莞尔等不怀好意的那次围观,忘却那场战争中被剥夺同胞的生命与被掠夺的资源。
  
  (四)
  
  围观这东西,是不是归属于人的天性?围观这东西,究竟源自哪里?围观这东西,究竟是“善根”,还是“孽根”?古今中外的先哲,没有一个作出令人信服的判断,我们更是无法拿出准确或恰当的答案。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在历史上确有真实版本,也是至今为止,我所知道的,史上最血淋淋的一场围观。崇祯三年八月十六日,四十六岁的名将袁崇焕因莫须有的“擅主和议,专戮大帅”之罪,在北京西市口被凌迟。京城百姓因深信“袁崇焕通敌,引来清兵”,“愤而围观”。明张岱在《石匮书后集》记载下这一场面:“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荆开腔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止剩一首,传视九边。”袁崇焕是英雄,一个真的英雄。他生前曾言,不惧怕死于战场,而惧怕死于流言,结果真的被流言击中。流言的确很有号召力与煽动性,以至于袁崇焕被凌迟,甚至被京城百姓“生啖其肉”。
  
  仅就袁崇焕之死来看,肯定不少人会认为围观“本恶”。其实,对于人的天性究竟“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古人一直就有纷争。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人性的定位,流传至今,最富盛名的还是告子的主张:食、色,性也。
  
  界定围观,必须持续地看待围观中和围观后,客观、全面、准确地分析当事人的心态、语言和行为。我们在生存与生活的过程中,逐渐接受了一些教育,受到了一些影响,养成了一些习惯,增添了一些欲求。这些东西,汇聚成一股力量,轻而易举地超越了“人性使然”,控制着人的大脑,支配着人的思想,左右着人的行为。养成是可以决定性格的,也许,围观只是后天养成的一种具体表现。
  
  围观的问题,越是深究越糊涂,是不是应验了西方现代哲学开创者尼采说的一句话:人的情况和树相同,它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向恶。尼采的话,信不信由你。他的生命只有五十六年,四十五岁之后,出现精神分裂症状。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2)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