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励志散文 > 走进连州(人文景观篇)之二:渐行渐远的民族民间艺术

走进连州(人文景观篇)之二:渐行渐远的民族民间艺术

时间:2014-06-11 10:33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阿松点击:
        

       连州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舞马鹿、布袋木狮舞、唱春牛、十样锦、采茶戏、舞香火龙、舞火狮、马灯调、调花鼓、瑶族坐歌堂、抬大神、小长鼓舞、客家山歌等 民族民间艺术粉墨登场,曾点缀了百姓千年生活,绚烂了古城千古文化!然而,时过境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曾为我们连州人所引以为豪的民族民间艺术或正被扭曲、面目全非,或濒临失传、渐行渐远!
        《舞马鹿》是我国仅有的民间艺术项目,弥足珍贵。这个独特的动物舞蹈发源于西岸镇东田坪村,据说流传至今已600多年。这种由粤北采茶戏创新编排的动物舞蹈,分“跟踪”、“捕鹿”、驯鹿”三个情节,风趣幽默,观赏性极强。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叶春生教授在《动物狂欢》说:“连州西岸舞马鹿,似马似鹿舞吉祥”。1988年,《舞马鹿》在广东省旅游欢乐节上演出30多场,2005年获广东省旅游文化节银奖,为我市赢得荣誉。而今,村里两种马鹿道具已布满灰尘,据传承人邓天平介绍,村里已近二十年不舞马鹿,老艺人逐年逝去,年轻人或不肯学,或学艺不精,这个传统的项目将濒危。当地文化部门近年曾对《舞马鹿》进行改编保护,安排专业演员排演,增添了舞蹈的专业性,却缺失了原生态的韵味。
       《 唱春牛》的发源地众说纷纭,其实其发源地便在连州。据史料记载,自秦汉古道通, 连州成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衔接地,中原先进的“农耕文化”传人连州,与耕种有着密切关联的春牛舞渐渐在连州出现并流传了。唐代诗人卢肇被贬连州任职写有《谪连州书春牛榜子》一诗,可见春牛舞在连州唐代便流行,叶春生教授也在《动物狂欢》中提:“连州嘟嘟唱春牛“。几百年来,春牛调唱遍连州的村村寨寨,九陂高相村的春牛队曾风靡粤北。如今,传统的唱春牛在连州的村寨里已销声匿迹,就连发源地九陂的村寨也“锣鼓不响,春牛不舞。”偶而在公园可见老人们自娱自乐表演,看到的却是面目全非、极其业余的春牛舞。
       《 十样锦》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打吹击器乐表演项目,亦称“十番锣鼓”、“十不闲”等,主要流传于江南一带,明末清初传入连州星子黄村、四方村等地,多在祭祀、红白喜事、庆典、节庆日表演。1958年,四方村十样锦表演队参加广东省第一届民间艺术汇演或二等奖。现四方村已拉不出表演队,黄村还能勉强凑齐一支乐队,但只能演奏简单的曲目,传承人黄礼孟等几位老人已故去,表演队青黄不接,倘若不及时保护,将“人亡歌息,人去艺绝”。
        《瑶族布袋木狮》舞流行于连州三水瑶族乡挂榜村,是瑶族古老的动物舞蹈,在挂榜村已已流传近200年,表现了“过山瑶”同胞对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对祖先盘王的崇拜和跋山涉水、寻找居所的艰辛历程。舞蹈以造型为主,传统的木狮舞共有72个造型,称“72象”,表演难度大,传承人赵永富年逾八十,力不从心。现挂榜村木狮舞表演队只能表演四、五个造型。
        连州瑶族“坐歌堂”是与连南瑶族“耍歌堂”齐名的瑶族传统民间习俗,相比“耍歌堂”的久唱不衰、长舞不歇,“坐歌堂”这个于景定元年便在连州瑶乡流传的习俗,如今却是长年不唱、歌者寥寥。原瑶安乡盘石里村在“坐歌堂”唱瑶家山歌的赵亚莲年轻时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唱瑶家山歌,现她已年近九十,后辈能唱瑶歌的寥寥无几。近十年盘石里村举办过一次“坐歌堂”活动,村里唱瑶歌者少,只能请湖南江华、篮山的瑶族歌者前来助唱。
        客家山歌自古在连州九陂、东陂、潭岭等地传唱,至上世纪70年代,还可在上述乡镇的乡间、田野听到优美动听的粤北客家山歌,至今,人亡歌息,传唱者已难以觅寻;舞香火龙的炮竹声还在星子镇响起,舞火狮的锣鼓在东陂镇依然敲响,但表演的流程日渐减少,吸引力亦逐渐减弱。抬大神是连州保存最完美,传承最好的民间民俗活动,每年重阳节在连州保安镇都隆重举办,热闹非凡!而马灯调、调花鼓、采茶戏等传统民间艺术在连州也已难闻其声,难观其舞!
        “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民族民间艺术的失传流失现象,不仅仅为连州所存在,许多欠发达地区亦然。值得欣慰的是,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曾把连州的一些民族民间艺术项目搬上舞台,沉寂多年的民间艺术得以重现。连州民俗家曹春生老师不畏艰辛,几年如一日穿村走户,挖掘整理连州民俗文化,编撰出版《连州民俗大观》一书,唤醒人们对连州民族民间文化尘封的记忆。民俗专家李宗矿说:“一个老艺人的故去之日,或许就是一种民间艺术的失传。”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老艺人故去艺术失传,每时每刻都有民间文化在流逝!
        连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渐行渐远,令我们深思,让我们扼腕叹息!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3)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