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情感散文 > 记忆里的对联

记忆里的对联

时间:2017-09-19 23:22散文来源: 散文作者: 陈友点击:
        
- 记忆里的对联 陈友 荷叶莲花藕。 这好象是一首诗里的句子,“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对面开”,在诗中,荷叶、莲花都有了,自然也没有少了藕,它藏在水里面;但这却不是某首诗里的句子,它是一付对联的上联。 有人就对了下联:半夜三更半。 这付对子我是听来的。 三十多年前,我们家住在陕西安康电站专用铁路的建设工地、一个安康通往火石岩(那时候瀛湖镇的别称)途中被人们称作“八队”的地方,一天听长辈们讲故事就听来了这付在筑路工地流传、大叔们自己对的对子。 这付对联虽然很不工整,但还是深深地长在了我的记忆里。 上联荷叶、莲花、藕,这三个名词本是“一家人”。这“一家人”是会让人想到很多的,比如“清水出芙蓉”,比如“无端隔水抛莲子”,比如“鱼戏莲叶间”……藕,还是可以吃的时令蔬菜,幸福的生活自然也是离不开它。 然而下联半夜、三更、半,看上去似乎令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没有什么美感可言;哪怕用“胳膊、膀子、肘”去应对也比它强。 我的筑路大叔们都是新中国铁路建设的功臣。大都是没有太高文化的“大老粗”,因国家建设而聚在一起,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睽违亲人奔赴在祖国的建设工地上,每年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探亲跟家人们团聚, 孝敬老人以及抚养儿女撑持门户的家庭重担都只能放在他们的“女人”肩上,这样的生活一直要持续到他们退休。绝大多数大叔们的亲人一辈子都没有踏入过他们工作生活的地方,长年累月,大叔们 不停地在早、中、夜三班之间循环往复。其中,夜班生活又更为辛酸、更为触动灵魂。这样,大叔们要用"夜班"、用"黑夜"来对对子,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夜班自然是黑夜里的事。"黑夜"也同样可以换成几种说法,即可把它解读成半夜、也可读成三更。半夜也好三更也好,反正也是“一家人”。在大叔们的思维里,"黑夜"同“藕”一样也是现实的,他们在黑夜里创造物质财富、创造人间奇迹、创造美好生活…… 再说,上联的几个词也可以读成两个短语;荷叶、莲花藕(既莲藕);同样,下联也是可以读成两个短语:半夜、三更半。 另外,长期的两地分居生活,面对“一家人”概念,大叔们难免会产生“敏感式”联想。对联中看似孤立的数量词"半"在大叔们眼里也就有了独立的“名词”意思表达,可以表达出一种思绪、情怀,暗示大叔们那千里之外的、生命中的另一半……这也就跟上联最后那个名词"藕"形成了的对应。“半”,也就成了下联“一家人”里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一来,虽然有“顺口溜”之嫌,对联总还是对上了;并且还寄寓了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荷叶莲花藕 半夜三更半 虽说读起来还是有些突兀别扭,但高雅配通俗,有了错落跌宕的美感,艺术就接上了“地气”。更主要的是对联歪打正着,在有意无意之间反映出了筑路大叔们灵魂深处舍小家为国家、四海为家的奉献精神以及诙谐、机趣的人生风格。 大叔们真象是一群国家建设运动场上的火炬手,奔跑到哪里,就把哪里光明的圣火点亮;又象是穿行在黎明前夜空里嘹亮的火车汽笛声,呼叫到哪里,就把哪里幸福的希望唤醒。他们真是一群可爱又可敬的人。如今,大叔们大都已进入耄耋之年了 ,《爱莲说》中对荷花的赞美“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不也正是对他们人格品质的赞美吗!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知足常乐茶社

    知足常乐茶社 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我国西北的一个煤区。 在通往煤区的路途中,有一条...

  • 一个时代的记忆

    上山下乡是我们这些知青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大家同生活、共命运几年,有很多的共同经历...

  • 你是一朵花

    几天前的傍晚,我独自在家门附近的小河边散步,感觉有些秋凉,正欲回家,突然见到两个...

  • 善良 没有时空距离

    母亲在村里有极好的人缘。这人缘一方面来自她的善良,另一方面也有她的大方。...

  • 难忘的金陵古都之旅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学校工会组织教职员工去过南京。由于时间久远,没有留下太多印...

  • 散落在江河里的记忆

    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 ——林徽因 骤雨潲飞,敲打着轩窗,在玻...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