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友情散文 > 老 灶

老 灶

时间:2016-11-26 20:23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文磊点击:
        
  上次南通访友,带给我的另一个心灵触动是在他家看到了一眼久违的老灶。
  那天我们几个老朋友正在他客厅里聊天,忽然,从厨房里传来了一阵朗朗的笑声;那么温馨,那么惬意,让我们情不自禁地移步去观看。原来是南通朋友夫妇加上包夫人他们仨,一边备饭,一边聊天,聊到开心处,爆出了爽朗的搞笑声。看见老朋友在灶下烧火的情景和他面前那带烟囱的柴火灶,我突觉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儿时司空见惯的老灶和在灶前架火的“浑闲事”!
  感谢朋友保留了这份“历史文化遗产”,让我的脑细胞得以重温昨天的兴奋,让我从记忆的荒野,重拾了曾经平凡。我止不住思绪的汹涌,离开朋友们的海侃,坐在一旁追踪我的老灶印象
  旧时,家乡没有煤炭更没有而今通用的煤气,父辈们灶下的活计十分艰难。一日三餐的热能全靠在老灶里架烧柴火来获得。那时,柴薪来之不易,所以,对灶的搭制也尽量讲究。条件好些的大户人家,才建得起先前见到的那种带烟囱的灶,家乡话称作:“复灶”,普通人家多建的是“平灶”,即不带烟囱的灶。有的甚至更为简便,就在破箩筐四周塞上黄泥,开个口,作为灶门,架上锅,即成一眼简便的灶。后来,还出现了商品炉灶,即泥巴烧制的陶土炉子,那只能供2-3口之家小打小闹,算不上正宗货色。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但我家和多数街坊四邻一样,用的还是平灶。很多人家还处心积虑地在平灶一侧开个小方孔,以便安装风箱。这样,可用的柴薪也就多得多了。谷壳、锯末、树叶等粉碎性材料,都可以一把把撒进灶膛里去,拉动风箱,就可以完全燃烧。当然,此时灶前还得备有一把铲勺,不时把余烬铲出,在炉膛里腾出空间来,以便继续洒撒燃料。
  由于没有烟囱的抽吸作用,炊烟只能从灶门的上半部分排出,排泄不畅,整个厨房里乌烟瘴气,让人乌脸乌嘴,咳嗽不止,十分狼狈。但不知何故,我所在的街区里,“平灶”的用户还是居多数。可能是因为开眼“复灶”造价不菲不说,工程还十分繁杂。烟囱要从叠瓦的屋面伸出去,稍有不当,密封不良,今后漏风漏雨,麻烦事多着呢!
  后来,引入了煤炭燃料,那灶具就大为简化了。大平台的柴火灶,让位于小铁桶做的煤球炉,加入块蜂窝煤,就可焖烧一时半伙,用不着另一个人坐在灶门口手持火钳,时时刻刻“架火”,也不用一下接一下地拉扯风箱。记得当时老乡们都为时代的进步而欣喜陶然。及到煤气灶登陆老家,其方便劲更毋庸赘言。可惜我已离家多年,没机会看到这一变革给家乡父老所带来的惊喜,不过,不难想象:当初,他们迎接新生事物时的激动程度,当不亚于此时此刻我对旧事旧物的眷恋
  2016,10,31于上海浦东新区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农事丰盈

    刚把家事料理定,那四个栽秧的帮工就来了。这几个帮工也很积极,一来就去拔秧苗,准备...

  • 都是笑话

    都是笑话 文 / 巴木 ( 四川 ) 兴民乡党委张书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邀请到县委书记...

  • 云南见闻 一 . 云南妇女的 养汉 !

    云南见闻 一 . 云南妇女的 养汉 ! 在云南当兵期间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 云南农村...

  • 那棵桑树

    小时候喜欢和好友养蚕,蚕要吃桑叶,然而只有去别人家才有桑树,每次只能去别人家去摘...

  • 铁哥们

    铁哥们 求学、工作几十年,结交的朋友不少,但铁哥们不多,秦辉算一个。 我们俩是“发...

  • 结缘美文苑

    美文苑中文网,是一个崭新的文学平台,是文学爱好者的家园,更是文学喜欢人的心灵乐园...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