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哲理散文 > 蒙田与陶潜

蒙田与陶潜

散文
时间:2014-09-20 23:25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小池点击:
        

  蒙田,十六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随笔》自问世以来经历了颇多争议,不过时间终于证明这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它语言朴实亲切,内容丰富,随处闪烁着智慧与哲理。正如福篓拜说得:读蒙田吧,他永远不会让你失望。
  
  读蒙田的经历,我常常忍不住想到陶渊明,或许因为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这两个人都厌恶官场,渴望自由,同样是辞掉官职,过着隐居的生活,况且一个是西方的著名隐者,一个是东方的著名隐者,他们的著作又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毫不相同的性格,曲折的人生经历如此吸引我,让我忍不住要把他们放在一起来思索衡量。
  
  一个人的行为是和他的思想分不开的,而他的思想又和他的历史背景,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密不可分。先说蒙田吧,众所周知,他的祖辈开鱼行并向英国出口葡萄酒积累了不少财富,他的曾祖父购置了田产和蒙田城堡。蒙田出身环境优越,更幸运的是他有一位爱他并有见识的父亲,他从小学习拉丁语,并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初中毕业后学习法律,后来做了十几年的法院推事。陶渊明的出身虽然不是贵族,不过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陶侃虽然出身贫寒,但靠个人的努力,后来官做到大司马,被封为长沙公。陶渊明八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到他这一代可谓家道衰落,不过在东晋这个等级制度十分严格的年代,他能几次出来做官,说明他们家还是有些背景的。
  
  蒙田在法院贡职的十三年间,深切感受到,法律多如牛毛,终于失去效果,而且来源极不可靠,与其说是理性的产物,不如说是因袭习俗,“多少判决比罪犯的罪行还罪恶”。这一切让他对职务产生了厌烦。当他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和家族的蒙田城堡,并娶了一位可爱的带着丰厚陪嫁的妻子,一切时机成熟时,他卖掉了官职,回到城堡过着自由闲暇的隐居生活。为了避免受到打扰,他在城堡拐角处的一个塔楼里,设置了卧室,书房还有一个小教堂,这样连他的宗教问题都解决了。他的藏书在当时来说还是相当丰富的,平时他就在这里潜心读书,踱步沉思,撰写自己的随笔,闷了就逗弄小猫,过得悠哉游哉。蒙田的退隐并不是消极的避世,生活中他喜欢两样东西,书籍和沉思,他隐居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和思索。有时受野心的驱使,也与大人物打打交道,过问一下政治,但更多的是精心维护自己的独立。这时己无朋友的规劝和思想上的纠结,蒙田平静地离开官场,有一些轻松吧,但决无激动或狂喜。蒙田冷静理智,他熟悉官场,了解宫廷,虽然讨厌做官,但思想并不偏激,为人比较中庸。做事理智,有方向,有计划,是个比较成熟的人。
  
  与蒙田相比,陶渊明的辞官就有些起伏和激荡了,他先后做了五次官,每次都做不了多久就主动辞职了。最后一次辞官就是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陶渊明出来做官,多半是因为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仅管他胸怀抱负,渴望实现人生的价值,不过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却更加坦率真诚,更加黑白清晰,爱憎分明,清便溶不得浊,美便远离丑。这样的性格使他无法与官场融合,保持平衡。做官期间,他无时不在思索着隐居田园这个一生重要的选择。当他的同乡,一个平时陶渊明极看不起的人,现在做了他的上司,要来例行检查,陶渊明就甩下那句话“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家去了。或许他也考虑过家里的处境,但对官场的厌恶这时已经达到了势同水火的地步,他称官场是尘网,是迷途,今天才是真正的醒悟。告别官场,陶渊明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他归隐的欣喜,激动,简直要欢呼雀跃了。见到仆童来接也高兴,见到妻儿围绕身边也高兴,连见到堂前屋后的树木也欣喜不巳。后人对陶渊明评价是率性任情,他血管里奔腾着渴望自由的血液,世上任何力量都无法将它束缚。
  
  陶渊明对田园是真心的喜爱,这里是他精神与灵魂最终的归宿。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粗茶淡饭,他内心无比满足欢喜。乡间纯朴的自然风光,又给了他创作的源泉。陶渊明诗作不多,以田园诗成就最高,开创了田园诗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他的为人还是作品,后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不过虽然他满腹经纶,但未必是个种田的好手,种田可不像田园诗那般浪漫美妙,面朝黄土背朝天,加上赋税与盘剥,常常辛苦一年还是食不裹腹。后来有人请他出来做事,但他再也没有改变过初衷。陶渊明归隐也不是消极的,更多的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对丑恶世俗的反抗,坚决而彻底,激烈又沉痛。
  
  蒙田为官时始终是节制,谨慎与折中,与他同时代的名人中,不乏有比他杰出的人物,但他们总是手不离刺刀。蒙田的生活虽然动荡不安,但他过得平平静静,没有参与过破坏和屠杀,是一个正直善良的绅士。仅管隐居的生活如此惬意,但他终于脱离不了这个世界,后来他被国王任命为波尔多市市长。他的父亲曾经也做过这个职位,蒙田因看到父亲在位时曾将温馨的家庭抛置脑后,所以他上任之初就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没有仇恨,没有野心,没有贪欲,没有激情”。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弱点“没有记性,没有警觉,没有经验,没有魄力”。
  
  因此他并没有将全部的精力与激情放在工作上,他依然居住在蒙田城堡而没有在波尔多设置寓所。他博学多才,见多识广,对公众事务了如指掌,加之看待问题比较客观,所以第一个任期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就过去了,市民们对他很满意,他们再次选择他为市长。第二任期间让蒙田费劲口舌,到处奔波,还差点流血。当时党派之间发生激烈的内战,海盗猖獗,波尔多军队不大可靠,密谋利用阅兵谋杀市长。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蒙田没有退缩,表现出了他果断泼辣的一面,他和要塞司令密切联系,从而恢复了秩序,排除了新教的威胁。复杂的混乱斗争没有吓倒他,但一场鼠疫却将他打败了。在他第二任即将结束时,波尔多发生了鼠疫,半年的时间,波尔多城死了1700多人,蒙田丢下了他的城市仓惶逃走了。把所有的行政管理工作都交给市政官吏们,引起了大家的愤慨。鼠疫被消灭后,蒙田又回到自己的城堡,一些荣誉,赞美,尊严失去了,但人总算被救了回来。
  
  蒙田在他的随笔《探究哲理就是学习死亡》一章中写道:既然不愿死,只要能不死,还在乎用什么方法?我赞同这个观点。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躲避死亡的袭击,哪怕钻进一条牛犊的肚皮里,我都不会退缩。只要我觉得自在就行。凡是我能想到的最好办法,我都不会放弃。至于是不是光彩,能不能作表率,就不去管它了。他这次的行为倒是惯彻了他这一想法。
  
  有人批评蒙田的随笔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也有的说他谈论自己太多了。的确,蒙田的随笔结构比较松散,作者仿佛信马游缰,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并不在乎是否围绕着主题来写,但恰恰这种看似缺点的写法却成了蒙田随笔的特点。他沉思,写作,不是为了教育别人,也不是为了装扮自己,更主要的是描述他的思维。就像他说的“生活就是我的工作,我的艺术,谁禁止我根据我自己的感觉,经验和习惯来谈论生活,就像他命令一名建筑师不根据他本人的见解,而是根据他的邻居的见解,不根据他本人的知识,而是根据另一人的知识来谈论房屋建筑一样。”
  
  读《蒙田随笔》既不似午后闲暇的愉悦,也没有艰深强制的灌输,更像是读者与作者一同在他的花园里踱步,一同沉思。随笔涉及的内容广泛,有政治,军事,哲学,教育,风俗,习惯,生死等等,很难一一例举和概括,他的真知灼见如同散落在草丛里的宝石,需要读者自己在阅读中去发现,去产生共鸣。“我生活的目的是悠闲地而不是辛劳地度过余生。没有一样东西我愿意为它呕心沥血,即使做学问也不愿意,不论做学问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我在书籍中寻找的也是一个岁月优游的乐趣。”多么令人羡慕的惬意,让我想起古希腊人的一句名言“悠闲出智慧”。
  
  再来说说陶渊明吧,他归田之初,与家人一起耕作,还有一个仆童帮忙,温饱不成问题,与他的邻居,朴实善良的农夫相处和睦,日子过得平静,自由而且心情愉快。刘禹锡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陶渊明恰恰相反,他喜欢和这些朴实的农人来往,与他们建立了简单,纯朴的友谊,“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他还在诗中写道,山泉清且浅,把脚洗干净,滤好自酿的美酒,烹一只肥鸡,招来近邻,日落室暗,燃起柴薪代烛,通宵畅饮,只恨夜太短,不知不觉到天明。这也正是他想要的生活,可以说他对大自然有多热爱,对官场就有多厌恶。在他的《归园田居》,《饮酒》等诗篇里,充满了对劳动的热爱,田园的赞美,对自由的呕歌,对自然本性的崇尚。不仅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还富含人生的哲理,中华大地上,无论是老叟还是稚童,又有几个不会读几道陶渊明的诗呢。
  
  我曾经看到有人说陶渊明从不克制自己,尤其在饮酒上毫无节制,不仅不会巴结人,甚至连下级对上级的礼仪都不愿意遵守。还说他缺乏杀伐决断的的狠劲儿,在他所有从政经历中,没有过杀人整人的记录,他不是个下得了狠手的人,甚至有些婆婆妈妈。特别可笑的是,他非常恋家,连出公差的辛苦和寂寞都不能忍受。在他看来,人生最大的欢乐就是吃着家常饭,在家里逗逗可爱的孩子。
  
  陶渊明陶渊明的性格与官场格格不入,这是显而易见的,要知道他是饱读圣贤诗书的文人,儒家教育学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支配他精神的信念。所以,从根本上说陶渊明就不是个野心家,不是个政客,更不是个官迷或财迷。他做官时没有整过人,没有过行贿受贿,恰恰说明他是个正直善良的人,陶渊明的人格是洁白的,因此他做不成官。陶渊明思想中还有一方势力,这就是道家对他的影响,是儒家还是道家?是出仕还是归隐?要现实还是要理想?这是他一生痛苦的根源,最大的纠结。最终他选择了道家,这是他的天性使然,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陶渊明并非迂腐,他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一但认准就义无反顾的坚持下去,从这点说他是很有骨气的。
  
  后来一场大火几乎将他们家焚烧一空,陶渊明晚年的生活更加凄苦,常常要靠朋友的周济,有时还不免要上门乞借。陶渊明的一生又是孤独的,他嗜酒如命,正像他说的“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止”,在亲友们的劝说下,他也曾下决心戒酒,为此写了《止酒》诗一首,每句都有一个“止”字。但写完了,人照旧,酒照喝,酒与他是不可分割的,酒毁作了他的身体,却慰藉了他的心灵,有了酒,他才能快乐而悲伤地活下去。他有一个朋友叫延颜之,来看望他,临走留下二万钱给他,他随后把钱全部送到酒家,以便饮酒,由此我们也推断他并非是个爱惜钱财的人,更谈不上会理财。
  
  就是在这样的悲苦生活中,陶渊明依然在苦苦思索着人生的出路,终于桃花源这个美好的世外桃园在他的笔下诞生了,不仅体现了他的理想,也凝聚了广大劳动人民对自由平安宁的渴望。我常常有个奇怪的想法,如果陶渊明像蒙田一样有遗产和城堡继承,他会不会生活的更幸福一点。但又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好笑,陶渊明只能是陶渊明,就像爱默生说的“我们为了逃避自己的命运所做的种种努力,结果只会将我们引向自己的命运。”无论怎样,陶渊明都将他最真的最真,最善,最美留给了我们,这是他留给后世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6和9的对话

    话说古代有 2 个秀才,一天,他们同时去饭馆吃饭,对面坐在靠窗的同一张桌上,桌子的...

  • 七月:陪你扬帆远航

    指缝太宽,时光太瘦。还没认真咀嚼上半年的况味,我们又信步盛夏,扬帆远航。 过往,...

  • 水在月华之下

    关于水与月的哲学思索...

  • 我想小姐姐却不想我

    从前有一颗种子, 坚硬的外壳里, 有着一颗小太阳, 小太阳充满能量, 它不断的吸取水...

  • 思想的变革

    世间 的人性世俗得很,中庸之道无济于世,只有极端化撞击才能瓦解庸俗。 就像一根弹簧...

  • 世先有宋仁宗,后有包青天

    相对于秦皇汉武宋仁宗也许没干过什么惊天伟业,但历史地位却丝毫不逊。...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