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经典杂文 > 沉默的极少数

沉默的极少数

散文
时间:2009-06-21 20:16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BRENDA点击: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用一种灰色的语调谈了谈他,他们那个年代的沉默。在他看来,沉默是一种中性物,有主动被动之分。一种是无奈之举——或是出于自身“成分”,或是碍于社会风气:而另一种,则是对自己信仰的坚持,如季羡林先生语:不说谎话,不全说真话。这怕是当今中国文人圈里普适的一种思想
  
  后来也有很多作家走马灯般地对“中国沉默现象”轮番轰炸,龙应台,柏杨,李敖……不胜枚举。许是知识分子内在有一种异常强烈的责任感吧,没有言论自由怎么行?社会如何进步,文明还怎么发展?这一想不要紧,浑身上下激动地直哆嗦,说时迟那时快,立马大笔一挥洋洋洒洒三千字,第二天就见了报。
  
  文化人,作家的使命大抵如此,只表述自己想表述的,在作品里,他们俨然是一群呼风唤雨的魔王,大有想怎么怎么来的架势。
  
  现实生活总是混乱又有序的,混乱代表了五花八门的职业,专业,教育甚至认知;而有序,又是在一个仿佛天衣无缝的规则下不同混乱体不同在混乱着的状态:你单个挑,红眼睛的,绿头发的,垮掉一代的,年轻有为的,他们各自在自顾自的忙碌或闲散着,很是没有条理,摸不着头脑;而站在整个城市的上空,你的确可以望见三环二环交错而过,自行车越野车井井有条。就连经济学家都将经济划分成了宏微观,可见我们混乱在有序的世界里,混乱并有序着。
  
  我并不清楚上一辈人们经历文革到底影响发声器官影响了多久,我才那也许至多只是一个催化剂而已。如果文革真的是根本源头,那理论上我们这一代人应当不比现在的西方人差——演讲、表演、辩论……只要是能表现的机会都不放过。可事实恰恰相反,不然书架上畅销书就再也无“演讲与口才”一席之地了。
  
  事实上,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有许多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正如同做一份面包要蛋、奶、泡打粉、面粉还要有恰如其分的火候和时间一样,大多数人习自觉或不自觉的沉默总是有许多原因盘根错节如同侦探小说的线索一样错综复杂,难以琢磨。这也是为什么呼吁了多少年“言论自由”效果也不理想的原因。你问我为什么,因为人是复杂的,而大多数人是混乱的。当一个混乱体找到了他的集体他在混乱的同时也是有框架的了,我们可以称他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还是什么。经济告诉我们人性自私,所以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或者一千种以上的主意,各自心怀鬼胎是正常,天下大同才是不正常。现代人往往“助人为乐”,但并非真的超凡脱俗了。他不在乎你是否拎着瓜果来道谢——如同当今让你晕头转向,人家把自己卖了,自己还替别人数钱的金融衍生工具一样,他更看重的是“虚拟价值”——做一件举手之劳的事会有多大概率提升我的个人形象、增加多少魅力指数、建立多少克合作有利益共同点的人际关系等。这也没什么不好,说到底,一件事哪怕没有物质价值好歹也有精神愉悦。我很难想象一个人纯粹为了受罪去学雷锋,这已超出我大脑对数据处理的能力。
  
  如果以上论述成立,那么找到一个势力最大的团体,享受更有安全感的精神圈子,也就算是证明了自己存在的合理性了——你看,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就成了主流的不能再主流的事情。于是乎表面上的天下大同孕育而生了。A可能想着别人不说我说,我不就跟别人不一样了吗,不就被集体边缘化了吗,我不说才是明智的!B或许思虑再三:若果我说了,未来领导会给我受多少气,薪水会降多少大洋……我说了我不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我怎么可能说!C一看A、B这架势,都没有想说的意思于是他也莫名其妙的闭上了嘴。D一看全场气氛僵硬立马灵机一动转移了话题。不管各自初衷是什么,最终谁也没说出来。
  
  我并不认为沉默是一件可耻的事,就像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座佛。对同一句子的理解尚且各有不同,又何况沉默着这种太过包容量的东西。就个人而言,我只是坚持沉默必须要有意义。这个世界可以没有“大多数人的沉默”,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极少数人的沉默”。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我们知道当世界沸腾的时候,多上一批人出来呐喊一下也并不会让分贝测量仪拉下报警栓,相反的,说不定还能让世界更清净,有点等同于西方世界的“言论自由”,谁都在说自然谁说的也不算数——然后让资本主义市场自行决定谁是主流声音。
  
  可一个世界若果缺少了另一种沉默——极少数人沉默力量世界几乎无法行进。“沉默语言母亲”,没有沉没就没有智慧。
  
  在大多数人的沉默中,有一小撮人沉默的很特别,他们心态坦然,目光镇定,让说就说不让说就拉倒。违心的话“曲解”着说,假话挑着说,当然真话也有选择的说。因为世界是五花八门的,也不可能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我只能选择我认可的,并让行与思同步一致,使心态安然平和。至于它是反社会了还是反科学了,我只能轻描淡写的来一句:对不起,与我无关。听到这,那你可能有点不乐意了,列举数例开始慷慨陈词,说希特勒如何如何日本怎样怎样……我也只能用很有逻辑完整性的二段式阐明我的粗浅见解:首先,希特勒之流是极端例子,任何事物都有不按常理出牌的时候,你不能以偏概全,此为充分不必要条件,故不成立。
  
  其次,从人性的角度,我想,还是要相信人性至善。
  
  尽管人本自私似乎是无可辩驳,但就像教育孩子要从真善美开始而非现实角度,人性总是追求光明和神性的,这种极端也只能是极端而已,是一个艺术家般的偏执无限滥用的产物。而这却又从另一个层面表明了大多数人死一群多么无定形的疯狂群体。一个人的信仰极端是意识形态和文化传承的必然,谁也不能保证一百年不再出一个希特勒,哪怕是一撮人也无可非议,怕就怕在群体无意识,只知皮毛便要一拥而上,一煽风点火就忘了自己是谁。当今世界恰恰遍地都是这群浮躁身影,让人不胜唏嘘。
  
  所以这并不是说,对待所有人,我们都只用道德、用信仰去感化他们。这个世界的秩序建立在半否定人性的角度上,所以制度和法律是如此钢铁无情。可以这么总结:在思想上,我用美好善良感化你,行动上就让皮鞭和劳役担这份美差。
  
  写到这,突然发现,就连宏观世界也是心和行动二元分离,也无怪乎人们保持沉默了。沉默似乎还更高尚些,至少没有做“违心之事”。
  
  如果一个人沉默中与有形世界的现象产生了一种隔离,这隔离终使他成为了少数人。看似都在沉默着,实则在不断的分化和成长沉默似乎又成了一种助益。只要在本性上有所区分,就不怕沦落为真正的沉默
  
  至于你问,什么时候“大多数人”才能变成“极少数人”?我只能轻嘲,大多数人永远是大多数人,沉默还是喧闹都无任何意义。沉默让优秀的或者特立独行者更突出同时也更危险;喧闹让世界更混乱更难发现真正有内涵的“少数人”。有人说如果向西方社会一般人人享有言论自由,想怎么说怎么说岂不天下“隐士”均要一显身手重出江湖了?我的答案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里的“穷”和“达”既不指物质上的匮乏或丰富,也不代表时局的闭塞或开放,而是指人本身修为和学养是否优秀,乃至超脱。
  
  就算世界再发展一万年,总有那么一个层次是大多数人栖居的,他们无法理解当代的圣贤和卓越的思想,当代的圣贤也并不致力于被他们理解。圣贤只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已,这与吵闹还是清净无关。隐士与哲人,伟大的思想家还是高深的修行者,他们不属于这样一个世界。要么你进入世界的另一极,与他们对谈;要么你停留在世界的这一端,想象着从报纸、电视和闲聊中东拼西凑出来自己所谓圣贤的形象。这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集,只是在混乱着而已。
  
  所以我打心眼里佩服那些为民生为自己的真理奔走呼吁的人们,不论是出于什么目的,不论他们的思想在什么程度,他们的确是这个世界的保障,是一种让“大多数”们拖沓步伐持续向前迈进的动力。
  
  如果说世界普及了“少数人”……对不起,我无法想象当每一个人都成为孔夫子或者爱因斯坦会是什么样子。首先这跟共产主义一样虚无缥缈。退一万步讲,就算这一天来临了,也保不齐不是什么坏事儿。古罗马的众神尚且还纷争四起,我们这群肉眼凡胎的俗人,还是安于自己内心的宁静吧,与其空叹世界不如意,还不如完善自身,让自己达到超然之境。我想这才是自己能够而且是唯一能够掌控的事情。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导读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BRENDA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09-06-21 20:06 最后登录:2009-06-21 20:06
优美散文
  • 教在于辅

    谁最先打破世俗,谁就是最伟大的改革者。 是我的虚荣心掳俘了我的本性,摧残了我奋进...

  •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笔杂谈)

    我的小小说《爱折腾的老头》,三月下旬在中国作家网及其他文学网站上发表后引发了朋友...

  • 浅谈羡慕嫉妒恨

    文/郭爱玲 几年前流行过一个称谓叫“打假斗士”,这么具有“英雄”元素的称谓、无论从...

  • 年轻干部要怀德自重

    年轻干部要怀德自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

  • 天亮了

    你可以选择悲伤,但也请你多看看头顶的太阳。 实验室里的空荡,言语间的无助,可能攒...

  • 溺爱是毒药

    溺爱是毒药 溺爱,使得伟大的爱泛滥成灾,变成毒药。 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