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人生漫谈 > 为什么基础教育学欧美始终学得四不象

为什么基础教育学欧美始终学得四不象

时间:2017-01-26 23:10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褦襶子点击:
        
  历史重演,如今我们成了山寨大国。山寨的本事,让洋人恐惧。弄来点“文明”的种子,也因为生长条件的局限,难以长成。于是“大贤”们把眼光投到教育上,希望学来“播种”的本事。可“文明”的种子要想长成,除了播种方法外,还需要生长条件。
  
  欧美的“教育快乐”的确存在。但那是不排斥“吃苦耐劳”的快乐,是用来培养孩子们坚毅的品格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与国际接轨,只学来人家一种表象。可是专家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承认这就是曾经被他们推崇的“先进教育”。于是,“引经据典”把广大中小学老师折腾的不知道该如何执教了。什么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这种偷换概念的逻辑堂而皇之大行其道,长时间占据基础教育的主流。
  
  中国大陆的教育之所以长期存在“快乐”与“吃苦”之争,是因为把许多概念弄混淆了。应试与应该教育不是一回事。考试是为教育服务的,但绝对不能让教育为考试服务。“应该教育”就是一种教育为考试服务的模式。是考的方式有误,不是考试错了。
  
  本来可以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可是衰老让表达能力也日渐衰落。这些看似与教育无关的话题恰恰是我们学不来欧美考试模式的根源所在。欧美之所以存在着接受教育快乐,是因为欧美的教育把孩子的生活目标、兴趣、激情结合起来,融进基础教育,形成了孩子们坚毅的品格。人坚毅的品格绝不会是被迫形成的品质,更不会是屡遭强迫的条件反射。
  
  坚毅品格的培养需要吃苦耐劳,可吃苦耐劳却未必形成坚毅的品格。吃苦耐劳只能是形成坚毅品格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要条件。“坚毅”是主动为了某种目的而吃苦耐劳;被动被打造的吃苦耐劳是难以形成坚毅品格的。吃苦不等于痛苦,吃苦是一种主观行为,如同“头悬梁,锥刺股”般的自我鞭策。教育只有帮助孩子们明确他们追求人生目标,才会让孩子们的“吃苦”成为一种主观上的愿望,经此磨练才能形成坚毅的品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尽管罗斯福以其远见卓识,预见到日本早晚必将因驱逐美国在亚洲的利益而与美国有一战。早些与反法西斯国家结盟,有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可是绝大多数的普通美国人看不了那么远,不愿意为其他国家的利益去打仗。议会多次否决了罗斯福总统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提议。
  
  最拙劣的吃苦耐劳教育就是“吃了”还没有长进。我们的教育,大多数是这种教育。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吃苦”,或不是心甘情愿地被迫吃苦。尤其是被迫吃苦,还要表现出心甘情愿来,不仅难以产生兴趣,更难以产生激情。这种教育下形成的“坚毅”品格,要么是麻木的条件反射,要么是虚伪的环境适应。尤其是在“独生子女”时代被“快乐教育”纵容的年轻父母养育的孩子,不用说孩子们能否接受“吃苦耐劳”教育,就是家长能否接受这种理念,即便接受能接受到什么程度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孩子的成长是动态的,老师教育却不能是动态的,要等待国家法律把分寸认定到每个具体教育环节,才能确保不会因为随时可能的犯规被炒鱿鱼。还要确保有家长胡搅蛮缠时,现行教育行政部门百分之百地主持公正,不会牺牲教师的利益息事宁人。请问这样的教育啥时候能够有?即使有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教育结果?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褦襶子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09-08-21 17:08 最后登录:2019-02-15 11:02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