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亲情散文 > 年味飘香

年味飘香

时间:2009-11-30 10:34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LLLL点击:
        

【导读】:春节是欢乐的节日,然而也是忙碌的节日,有让人忙碌的事情,也有让人忙碌的风俗习惯。果园的新居建成之后,我们都在果园过年。按我们客家人风俗习惯,城里的房子每年春节都有一套礼数要进行。

  吃过元宵的汤圆,2009年春节“年”的帷幕已经悄然降下。
  然而,在我的心海里,仍然不时飘香着浓浓的年味。这浓浓的年味就象一枚橄榄,让人久久回味不已。在我人生记忆中的五十多个春节当中,要数今年的春节年味最浓了。
  从来就没有那一年的年味如此悠长,还是年二十三小年晚之前,女儿就从鹏城深圳市打回电话,说她小年晚就可以回来的跟她母亲生日,顺便给我们拜个早年。女儿高兴之余,不无遗憾地告诉她妈,我们家的那个“开心果”——六岁多的顽孙因要跟一位“高手”学功夫,要到年二十八才“下课”,不能跟她一起回来。
  因为有一方鱼塘要加固塘基,必须在春节期间把水放干,然后加固好塘基回水。女儿回来,我们就开始了春节前的第一项“功课”——放水干塘。
  
  放水干塘有两大乐趣,一是可以清点年来鱼塘的成果,二是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可心的鱼儿品尝。我那塘的鱼可真多,好多天才全部“转移”到另一方鱼塘去。几天来一直都让向来就“嘴刁”而“眼刁”的女儿女婿笑得合不拢嘴:老爸的“备食环保鱼”可真多,好几年都食不完……
  庄园里有一只狗不是一只好狗,要趁春节人多的时候把它“消灭”掉。年二十八那天,我赶紧把春节前的第二项“功课”——宰狗进行了。
  孙儿是有名的动物迷,看不得我们宰杀动物。杀鸡,他说杀鸡流血象喷泉一样,很残忍;杀狗,他说狗是人类的好朋友,不能杀。要赶在他回来之前,把狗给“处理”好,要不然,他非跟我们闹翻天不可。
  果不其然,儿子的“雪弗兰”回来后,“开心果”真的向我“兴师问罪”,说我不该把“小黄”给杀了,弄得我哭笑不得。无奈之下,不得不说是一只“倏猪”所为,说刚才有一只“倏猪”进犯我们的果园,小黄勇敢地上前与“倏猪”搏斗,让“倏猪”给咬伤才把它给杀了,好说歹说才胡弄过去——暗地里自己吃了一回“哑巴亏”,当了次两脚“倏猪”。
  晚上,一家人与友人一起围着大桌子品尝香喷喷的秘制狗肉时,我问孙子,是不是要感谢那进犯的“倏猪”。孙子说,倒真要感谢那头“倏猪”,要不然还真的没有这么香的“狗狗肉肉”,一屋子的人都大笑起来。年味,可不就是一家人团圆的欢乐笑声么?
  
  2008年的冬天,是一个寒冬,一场“金融海啸”波及全球,不少家庭都受到冲击。节前,儿女们就相互告诫,给亲友们发短信拜年,千万不要发“财源滚滚”之类与“裁员”相谐音的词语,以免现剌着受风波影响家庭的痛处。而这个冬天,我们家没有一个人受到这场风波的影响,这也是春节的年味浓浓、乐也融融的原因之一,如果说一家人之中,有一两个成员受风波影响而失业,这个家庭还能乐得起来么?
  春节是欢乐的节日,然而也是忙碌的节日,有让人忙碌的事情,也有让人忙碌的风俗习惯。果园的新居建成之后,我们都在果园过年。按我们客家人风俗习惯,城里的房子每年春节都有一套礼数要进行。往年,我们除夕那天一大早,就得起来,忙不迭把鸡鹅宰杀煮好,中午赶回城里的房子帖对联、门画、利市钱,每一个人都在城里沐浴更衣,敬奉神明,再回到果园的房子贴对联、门画、利市钱,吃团年饭。今年春节,果园里的乒乓球室落成了,回城房子“搞手续”的事,又多了一项“议程”——选购乒乓球台。到城里,一家几个男子汉在选购好一张双鱼牌子的比赛用台后,就“兵分两路”,一路“押运”乒乓球台回庄园,另一路留下搞城里房子的“手续”,忙在大半天才完成“既定任务”。
  我的一家都是乒乓球迷,城里房子建筑时,特地在二楼留下一个四十多个平方的厅作为乒乓球室,叫一个妻表弟用杉木做了副乒乓球台,一有闲暇,一家人就噼噼啪啪拉开战局。据说,此举可以写入志书,称之为“最早的家庭乒乓球室”云尔,可发一笑。那时节,儿女们的同学都羡慕到不得了,一有空,就跟儿女们来我家进行“世纪大战”,真个是热闹非常。直到儿女们一个个都到外地去读书、工作,我家的“乒乓硝烟”才渐渐淡然。我与妻“非转农”后,妻表弟做的杉木乒乓球台,也随着“转移”到庄园,儿女们一回来,就把它抬到门前的空地上去“大战三百回合”。
  新的标准乒乓球“剪彩”,打起来,自然别有一番风味,我和儿女们都着迷了,连饭都顾不得吃,就玩开了“庄园杯”乒乓球大战的热身赛,直到妻连催吃饭,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乒乓球室。
  饭桌之上,妻下了“命令”——到了晚上,决不能打乒乓球,要打,必须先保障牌局不出现“三缺一”,否则,整个春节期间封闭乒乓球室。我和儿女觉得妻唯一的乐趣就用朴克牌“爬官”——用四副牌打升级,就只好割爱,晚上改陪妻打“拖拉机”。我的牌术很臭,只好“退居二线”,当“战时后勤部长”,为他们准备一个个暖手的热水袋子,然后在一旁“观战”。四副牌的“拖拉机”,还真真有魅力,许多牌看似“胜利在望”,不期然却会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好端端的“三连拖”,不时会有“连三拖”把你镇住;本来明明可以获胜的“四连对”,对方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出现个“连四张”把你“搞定”,让你哭笑不得。看他们的热乎劲,非得打个“穿局”不可。“穿局”,可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拿下,有时非到凌晨两三点不可,我可没有那个兴趣观战下去,只好进房去“打呼噜”。一时之间,我粗重的呼噜声,牌局的叫好声、惋惜声此起彼伏,形成一曲奇特的“交响曲”,又引起了颇有“文气”的儿女们的阵阵笑声。
  
  作为全球9000万“东方犹太人”——客家人之一,我们家和其他客家人一样,始终保持着一些独特的过年习俗。
  
  大年初一,择时开门出行,就是我们的习俗之一。每年节前,我们都要问懂得此道的友人,这年的初一,什么时候开门最吉利,出行该向什么方位,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如果是吉时是凌晨一时,就干脆全家守岁,看“春晚”到零点,搞完“开门手续”再睡觉,如果是次日五六点则到时再搞“开门手续”。
  我们的“开门手续”也颇独特,吃过团年饭,就得把内内外外的灯都开了,让灯火彻夜通明,好预示新一年前途光明。一到十一时半,就要把所有的门关上,不到吉时,不能打开。吉时一到,家里的长辈次第把家人叫起,相互道贺之后开门出行。出行之前,先放鞭炮。放鞭炮也有讲究,过去鞭炮小挂,在一楼点着,扔到门外就行了。如今,鞭炮大挂了,就在一楼先放小挂的鞭炮,然后再把从二楼放下的大挂鞭炮点燃,一家人在鞭炮声中出门,向着吉利的方向鱼贯慢慢行去,一边说着祝福的好话。出行回来,长辈给晚辈派新春利是,然后,就是吃汤圆。吃过汤圆,开门的程式才算结束。
  我们客家人重情重义,多牵挂,家人大多散居各地。一年之中,有太多的牵挂在心头,谁也不愿意去沾那不吉利的时辰,以免给自己未来的一年留下太多的不愉快。我们的祖辈把这种风俗习惯传给我们的父辈,我们的父辈又把这种风俗习惯传给我们,我们也不例外,几十年都这样过来了。
  今年的吉时有点尴尬,要么是三至四时,不早不晚;要么是早上八九时,太迟了。大年初一,太迟开门不好,权衡之下,选三至四时这个时间开门。
  到了吉时,我们几个过惯了自己年例的人依时起来,儿媳和孙子还在酣睡。我想再叫醒他们,妻打着手势说:“算了,今年太冷,让她们睡吧,你与几个男子汉先去发新年财就行了”,我从妻的目光中读到了对家人的关爱,就会心地笑了,忙不迭去搞开门程式。到吃汤圆,我问要不要叫醒她们,妻又说:“算了,天太冷了,让她们睡吧,反正放有她们的碗筷,装有她们的汤圆,当她们吃了就行了”。
  
  从妻对“开门程式”的变通,我体验到另一种浓浓的,别具意味的年味。年味,你可不就是家人间相互了解、相互支持与相互关爱么?

责任编辑男人树】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2)
10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LLLL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09-09-02 11:09 最后登录:2010-12-01 16:12
优美散文
  • 该我买单了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买单,是在 1985 年的夏天,那一年,我只有 17 岁,初次来南京上学...

  • 母亲和桃

    我以前一直以为母亲喜欢吃桃,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是她在想省钱养家的同时又想给她的女儿...

  •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回忆我的母亲

    一九七九年农历八月二十六日深夜,母亲在病榻上痛苦地熬过几年后,终因无力回天,溘然...

  • 阳台里飞出的爱

    阳台里 飞出 的爱 来到南京这个城市,已经 整整三 年了, 有二 年 多 的时间, 阿婧 ...

  • 内心流淌着情怀和感动

    6月23日,对于我们这个小家庭,他是极为普通的一天,一切均按正常活动轨迹运行。然而,...

  • 乡山余韵梦

    昨天晚上,我和妻子相坐于床上,各自刷着抖音,闲乐呵。“你去过梧桐山的吧?”妻子突...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