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土窑里的小故事

土窑里的小故事

散文
时间:2015-06-08 10:38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点击:
        
  我生命最初的居所,就是一间土窑。它不像陕北的窑洞自然天成,是泥瓦匠人在地面上用土墙围成长方体后,长的一边开门,宽的一边开窗,长方体顶部用土块泥巴箍成马鞍式的造型。这就是土窑。
  
  土窑里面有土灶台、土火炉、土炕。土墙半腰里钉一枚钉子,挂上一盏自制的小煤油灯。每当夜幕降临,煤油灯点亮了,暖暖的。这就是我小时候的家。
  
  那时,我的父母都还年轻,但我们几乎大半年在饥饿里生活着。晚饭就是很简单的糊糊,吸一口气就能喝光一碗。我们盼望的不是楼房、轿车、别墅,而是一顿白面饭!
  
  就是在这样的生活里,我也能听到母亲的歌声。那一定是母亲在煤油灯下做针线的时候,用低音唱着秦腔。因为秦腔那时是禁唱的,可母亲不会唱流行的革命歌曲和样板戏,她只能到晚上几乎是偷着唱。母亲的声音很好听,从土窑的门窗里飘散到空寂的夜色中······我听着母亲甜润的歌声,很快进入甜美的梦乡。母亲还会讲“古经”给我听,“古经”的内容很丰富,艺术味道很浓郁。我爱好文学情怀,大概就是那时形成的。因为有一次我偷了家里的钱,到商店里转来转去,结果只在新华书店里买来一本叫《一块银元》的彩色小人书。啊,没想到,那是一本忆苦思甜的小人书,书中人物苦难的命运,惨淡的遭遇,让我全家的人流过了不少眼泪
  
  土窑里有艺术性的书画,除了《一块银元》,就是贴在土墙上的三幅画,每张画面足有现在一张大红纸那么大。画的名称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画面上毛主席慈祥地微笑着。他头戴军帽,身着军装,右手指向前方!每一位来窑里的客人,大都会站在画前端详一阵,唏嘘一番:“看,毛主席老人家多好!到底好!”然而我更为心动的是画下面的几段毛主席语录。那句“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使我好像觉得有一碗梦想中的白面饭。还有“批评与自我批评”,我真很费劲地思考过一阵。
  
  最难以释怀的是有一年的六月天,我家断了口粮,整整一天没做饭。父母向生产队长求助没结果,赶紧到远在临洮山区的大姨家去借粮食。
  
  我和弟弟留在土窑里,饿到第二天时,天突然大雨倾盆。接近中午,一个浑身流着雨水的人撞进土窑来,他用右手摸一把脸便抬起头。呀!来人是我的哑巴二舅。他头发上的雨水快速地往下流着,用痛苦和生气兮兮的表情看看我和弟弟,然后从身后放下一捆成熟后收割了的小豌豆。然后他用他的语言向我问话,我的心热乎乎的,赶紧又是点头,又是指手画脚,表示非常明白他的心意,好心的二舅终于笑了!然后,指了指那捆他放下来的豌豆,躬一下身子出了门,回头又看看我,又走进了茫茫的雨幕。我看见那些豆蔓上鼓鼓的豆角,它们一个个挨在一起,有成熟透了的,也有嫩嫩的,还有开着花的······上面挂着泪珠一样的水珠。特别是那些还在开放的豆花,粉红里含着淡淡的紫色,泪珠闪闪的,一生都印在我的心里。
  
  还记得在一个初春的黄昏,外祖父也拄着拐杖来到土窑。他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牙齿仅剩一颗了。母亲特别地做了胡萝卜馅的包子。吃过后,外祖父半躺在土炕上,我和弟弟靠在他身边,一把又一把地捋着他的胡子。慈善的外祖父“嘿嘿”“嘿嘿”地笑着,用苍老的大手摸着我和弟弟的头顶,亲切地说:“我娃乖的很!我娃乖的很!”然后他张开他的大嘴,同意让我和弟弟摸一下他仅有一颗牙齿的牙床,并轻轻地咬我们的手指,我们就这样大声地欢笑着,觉得又好玩又美妙极了!就在这一年初冬,外祖父永远离开了我们。他没有留下一帧照片,却在这土窑里,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间!
  
  在这简洁的土窑里,我从一个婴儿长成少女生命里因为简单、艰辛、关爱、真情,我明白了许多人生的含义,也塑造了自己善良的心。虽然如今土窑早已坍塌,了无踪影,但我还是非常地怀念它!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