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散文技巧 > 追求中的精神家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爱与美与自由

追求中的精神家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爱与美与自由

散文
时间:2014-11-28 11:00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闲桥林夕点击:
        
   
  徐志摩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迷一般的传奇人物,因为他的创作,因为他的情爱,更因为他的“云游”。风云舒卷七十余载,当我们再次感受徐志摩的才气横溢,并面对世人对他的毁誉参半的评价时,或许我们可以试着走进他矛盾杂糅,繁复奇特的世界,去感受他那颗在理想现实,飞扬与堕落中冒险的灵魂,去聆听他那内心深处不断追求的爱与美与自由的心声。
  一
  徐志摩,光绪二十二年(丙申)腊月十三(公历1897年1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保宁坊,于民国20年11月19日以所乘飞机失事,横死于泰山南面开山的高峰下,享年不过36岁。
  “志摩”这个名字,据说是有个志恢和尚在他幼时曾为他摩骨算命,并预言“此子将来必成大器”,其父望此话能应验,取志恢和尚摩骨之意,名其为“志摩”。徐志摩父亲徐中如继承并恢廓祖业,才力充裕又信誉卓著。生于这样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富裕商人家庭徐志摩很早就接受了传统的教育,1900年入家塾开蒙,1907年入硖石开智学堂,成绩全班第一,有“神童”之誉。1910年入杭州府中学,1913年在校刊《女声》第一期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文章—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1915年夏,于杭州第一中学毕业,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同年秋,由家庭包办,与当时金融界巨子张家敖之妹张幼仪结婚(后于1922年在德国柏林离婚)。1916年秋入天津北洋大学预科,次年秋改入北京大学学习法政。1918年夏天徐志摩拜梁启超为师,随后赴美入克拉克大学历史学系,毕业后进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修学士学位,开始接触和研究社会主义理论。1920年秋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与陈源(西滢)﹑英国作家威尔斯等人相识,开始对文学产生出极大的兴趣。1921年结识了林长民﹑林徽茵父女,后经英国学者狄更生介绍,以特别生资格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接近真正的康桥生活
  徐志摩共留下四本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巴黎的鳞爪》等。
  徐志摩在其生命的旅程中都在追求一种遥不可及的精神家园,即热望中的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感,可以说,他所追求和够建的精神家园都归结于一个“爱”字上。他把自己的生活情感成功地融入作品中,洋溢着他对生命无限的眷恋与热爱,使人感到格外亲切,有时又却自然流露了他内心深处抑郁感伤的情愫,而有时又却充溢着洒脱与豁达,开怀愉悦的心态体现在作品中,引起广大读者的喜爱。其实,徐志摩旷达的心胸,饱满的情怀,体现的不仅仅是快乐,不仅是对人生的热望,更多的还是他内心情感的流露与追求。试想,一个内心情感不丰富的人,生活中的一景一物能让他内心世界震撼么?由于丰富的人生阅历,性格的致情致爱,造就就他对美的无限向往和追求,在他的心里永远充满着对人世间的怀想,对人间美的追求,对生活充满了爱,由于爱的动力,他有无穷尽的创作灵感,这一创作灵感又激发诗人去爱,这种爱呈现在诗人作品中便是一种柔性之美,爱是生命的源泉,没有什么的力量能与爱的力量匹敌。在诗人眼里,爱便是生命的全部,诗人对张幼仪之爱,对林徽茵之爱,尤其是对陆小曼的爱,便流露了诗人超我中的一种精神上的追求——美与自由
  二
  徐志摩是一位比较灵性的诗人,他对生活感性偏重于理性。感性与理性的不平蘅促使他在生活中总是以一颗敏感的神经感受一切,塑造着一个完美的世界,这种美不仅体现在诗人生活中,尤其是在诗人创作里,便是洋溢着独特的一种美,一种艺术上的神圣的美。
  首先,灵性之美。徐志摩诗歌里蕴藏着灵性之美,所谓灵性,实际上是一种美学,它和封建社会中的叛逆性及近代个性解放思潮有一定的联系,是个性解放思潮在艺术理论上的一种体现。徐志摩诗歌就是带着血液的鲜活,生命力量,灵性里的真情写出来的。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主动用作品表现自己灵性的诗人,他自己有一段阐述:“我要的筋骨里迸出来的﹑血液里激出来的,灵性中跳出来的,生命里震荡出来的真纯的思想。”徐志摩纯灵性的追求,以及他追求不到这种美时心底的孤寂和痛苦,使他常常在“蒙德清波里依回”,或者在“梦的悲哀里心碎”。这使他的诗,不仅充满柔性之美,而且还常常体现在人与自然的统一,或者在他追求理想破灭后,他渴望在深沉的痛苦中让沉睡的灵魂苏醒,但又无法真正得到苏醒。这也因为他将政治生活爱情友谊,都诗化了。他的诗化人生,在政治上首先遭遇失望。于是他想在爱情上去实现诗化的人生爱情,可这种诗化的爱情生涯,也只不过像昙花一样,瞬间就消失了。于是他只好在自然友谊中寻求他的理想。在这种复杂的无法排解的痛苦折磨中,他以自己不灭的单纯信仰,使爱﹑美和自由得到升华,写出了具有诗化生活意味的诗。诗人的“灵性”就在这种诗化的生活的景色中得到沉淀,而凝结成充满“灵性”美的诗篇。
  徐志摩的诗执著于个人心灵的抒发,一行行,一首首的诗歌描绘出个人爱的悲欢﹑歧路的迷茫,诗意的惆怅等真实的内心情感诗人在字里行间里倾注了自己的深情和对生活的真实感想,诗人的灵性追求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如《再别康桥》中,诗人是在抒写充满灵性美的氛围中来到了久别重逢的康桥,诗中的灵性,常常是通过富有个性特点的意象来体现的。全诗意象繁丽,色彩缤纷,意境优美,虚实相映,每节诗都有几个意象构成的意境,几个小的意境又构成大的意境,不仅渲染了康桥的黄昏,而且勾画了它的星夜,把康桥的景物描绘得具有灵性美和意境美,令人在轻灵柔和中赏心悦目,达到更深的境地。因为记忆那些美好心灵深处的那一份情感,所以那些景物都不再是纯客观的自然物,那云彩﹑金柳﹑青荇﹑波光﹑水影因情感而着色,因情感而美。康桥曾见证过往昔的美好时光,可如今物是人非﹑人去楼空,这里藏着多少常人难以承受的人生遗憾!情与景融合无间,才可能表现出一份“志摩式”的洒脱和无奈
  又如他在《山中》写“我”在明月之夜对山中恋人的深深思念诗人用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用从“灵性里跳出来的”情谊将思恋的浓情化为美妙的想象,写得亲切动人,尤其是最后那句“不惊你安眠!”既把相思写得那样强烈,又让你体验到温柔﹑体贴,“我”对山中的恋人有怎样一份强烈﹑温柔而甜蜜的深情啊!诗中美妙的想象,美妙的景色﹑美妙的情思三者融合为一,创造出独特安谧的氛围。读者不难想象,如果不倾注诗人真挚的感受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么美妙的诗来的。这只能是灵性深处的呼唤和爱恋,是真实的内心情感的迸发。
  其次,意境的美。徐志摩作品特别注重通过情感化赋予客观事物以感情色彩,使之由平入奇。这种诗人既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使主观思想和客观事物相统一﹑相交融的情景,在艺术上称之为“意境”。即让读者感到属于自己经验范围以内的事和景,又让读者觉得其间蕴含了崭新的意趣。如《黄鹂》一诗,写黄鹂“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这里的黄鹂不再是简单生活中的形象,而是经过诗人心灵孕育的带着独特味道的意境。又如《雪花快乐》中,诗人写到: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在半空中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诗人把自己比喻成雪花,“翩翩在半空里潇洒”,通过雪花的飞舞,表明自己认准方向,冲破阻力不断前行的决心,同时表达了对爱人的无限依恋之情。如果没有这种意境的创造,情景的有机融合,这份感情就难充分的表达出来。
  徐志摩作品中意境创造的经典之作当属《再别康桥》。康桥是诗人一生的转折点,是他的理想的摇篮,故地重游,情感非同寻常。“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滟影”,“软泥上的青荇”,“康河的柔波”,“别离的笙萧”,构成诗歌缠绵悱恻的意境。诗人美丽的景色与诗人的心境融为和谐的一体。康桥的柔波在诗人的心头荡漾,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飘摇在康河。总有别离的笙萧,沉默的夏虫,终要离开,于是他悄悄作别西边的云彩。诗人赋予夏虫﹑康桥以人的感情,它们也在替诗人忧伤,这就把主观感情和外在景物融合。诗人不但借景传情,而且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诗人还善于用比喻的方法营造出新颖的意境。如《沙扬娜拉》中:
  最是那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到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娜拉
  以风中水莲的姿态,来比喻日本姑娘与友人道别时那千娇百媚的神态,那种东方女性特有的温柔长留在读者的记忆中。总之,诗人将各种因素高度和谐地统一运用,让我们一接触他的诗歌,就陶醉在他创造的意境之中。
  再次,音韵之美。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不仅诗歌创作很多,他认为除要流露真情实感,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完美的音韵。在他的诗作中,对音韵美的追求几乎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
  从音节来看,徐志摩诗歌的音节和旋律,都显得非常和谐。他曾说︰“诗的真妙不在他的字义里,却在他不可捉摸的音节里。”他的音节似乎得自冥冥之中的神助,实际上这种自然和谐的效果也是刻意为之的效果,一是音节与诗作要表达的思想和情绪的变化相一致,二是由有效的技巧来支持。他的诗作中大量运用叠字的技巧,以及重句﹑复沓的技巧,都是力图创造出一种他所期待的效果。如《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边的云彩。
  ……
  诗从头到尾营造出一种节奏上的特殊感觉。更具节奏感的是《偶然》这首诗︰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这首诗不是靠古典诗词中的简单压韵来增加音乐效果,而是利用白话本身所蕴含的音乐美,巧妙组合产生出节奏感和旋律美。这种组合需要很高的技巧和艺术造诣,显示出徐志摩作为诗人的卓越才华。在韵脚的处理上,徐志摩同样非常讲究。他的诗作有时一诗一种韵式,有时一首诗同时几种韵式,并没有形成对一种韵式的偏好,这说明他的诗作并不完全像胡适为自由诗用韵所做的倡议—新诗“在自然的轻重高下,在语气的自然区分”—那样,徐志摩诗歌用韵不但是追求一种“语言的节奏”,而且还有一种“形式化的节奏”。语音的节奏可以说是一种散文的节奏,但形式化的节奏则属于严格的诗的节奏。
  三
  徐志摩的诗作形式上不仅显得非常自由,更自由的是他诗作对内心情感自由抒发和流露。诗人短暂的一生中所追求和热望的就是拥有一种致高无上的毫无羁绊的心灵自由自由的去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赤裸裸的把心灵的点点滴滴展示出来,尤其是感情上的事。这种对自由的热望与追求在他的《呻吟语》一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亦愿意赞美这种神奇的宇宙
  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有忧愁
  像一只没挂累的梅花
  清朝上歌唱,黄昏时跳跃—
  假如她清风似的常在我的左右!
  我亦想望我的诗句清水似的流
  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鱼似的悠悠
  但如今膏火是我的心
  再休问我闲暇的诗情?—
  上帝!你一天不还她生命自由!〔1〕诗人愿意赞美这种神奇的宇宙,愿意忘却人间有忧愁,这是心灵深处萌发的对自由的渴望,而诗人则更进一步地把这种渴望上升,含而不露地把自己比喻成一只没挂累的梅花雀,不管是清朝还是黄昏,都自由自在地歌唱和跳跃,向往这种自由能常在左右,就如流水般不停地流,也如池鱼一样悠悠,这一神往,就如膏火一样燃烧着诗人的心,连闲暇的诗情都不再过问。
  这种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不仅体现在其诗作中,而且还体现在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上,在五四时代,包办婚姻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当时的鲁迅﹑胡适﹑陈独秀﹑郭沫若等人都不例外。徐志摩为了自由的爱不惜掀起极大的家庭纠纷,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当时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罕有仅有的。而他常有狂飙突进特点的个性主义和他的诗情以及他和陆小曼的恋爱婚姻过程中的书信日记,在当时成了对传统习惯势力和世俗偏见的有力挑战。茅盾就曾指出“志摩的许多披着恋爱外衣的诗比能够把他当作单纯的情诗看,透过那恋爱的外衣,有他的那个对于人生的单纯信仰与自由追求”。〔2〕
  四
  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中,他都不断地追求和构建着自身的精神家园,他把自身的生活经历融入诗作中,以特别的表达方式,展现自己的情感的心路与对社会的批判。胡适曾这样评价徐志摩:“他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美,一个是自由。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汇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3〕爱,美和自由,就是他毕生追寻的“精神家园”。在这个精神家园和残酷现实面前,诗人永远存在于追求的状态中,朱自清说:“他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他让你觉着世上的一切都是活泼的﹑鲜明的”。〔4〕他的心无时无刻不处在与外物的动态感应中,他的情绪也常常因此而波动。他的诗作看似潇洒随意,其实“永远是用心写的”。〔5〕
  他的灵魂,他的致性致爱,在他的精神境界中永远是那么自由,那么完美,一种遥不可及的追求,这是“为爱所煎熬,略返凝静,所作的低诉﹔柔软的调子中交织着热情,得到一种近乎神奇的完美”。〔6〕当这种完美与客观相矛盾的时候,诗人精神便寄托于自己所幻化的精神境界中,把愤世的情绪与挫折寄托在对诗作的创作上与对爱与美与自由追求中,不断构建和追求自身的精神家园
  总之,徐志摩一生,是幸的一生,也是不幸的一生,他的诗作有着极高的艺术魅力,而他,如流星般划过茫茫夜空,虽然陨落,却永给人间留下了美丽的一瞬。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20%
待提高
(4)
8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