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写景散文 > 紫薇烟雨

紫薇烟雨

散文
时间:2011-10-28 18:00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尕黑点击:
        

  朋友,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不妨去查找“硖”这个字。字条里只有一种解释,“硖石”地名。这就是我所在的城市。硖石又称峡山,峡谷。
  
  根据《海宁州志稿》记载:“峡山古称峡谷,初东西山相连,秦始皇东游过此,观其山有王气,发囚徒十万凿之,遂一分为二,一曰东山,一曰西山,今市河大虹桥下,两岸根犹露,相传秦始皇凿之也”
  
  而东山又称审山或沈山。西山又称紫薇山。“夹一水”,是本市的基本格局。一条市河穿城而过,本文着重说说紫薇山吧。
  
  说起紫薇山,还要追朔到唐代。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时,来过海宁,拜见他的恩师顾况。他在游玩时,看见山上有盛开的紫薇花,非常喜欢,将自己名号称为紫薇舍人。回到京城后写了一首诗。“丝论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后人为了记念这位诗人遂将西山称为紫薇山,又在山顶建造了紫薇阁。
  
  紫薇阁不知经历了多少年代,到了清末因年久失修荒废。1956年在山顶上建紫薇亭,今年市里将亭改为阁,仿明清风格,为明暗三层楼阁建筑,屹立在山顶上。
  
  自从山顶上重建了紫薇阁,我还没有去过呢,这几天忽然有点兴致,想去看看紫薇阁的雄姿,暂且算作一次晨炼吧!
  
  清晨,起了个早。外面下着微雨,马路上开始有点湿润。我骑着那辆破自行车,悠闲地穿梭在晨风里。大地沉睡了一夜,仿佛一位睡醒的女孩,气息如兰。兰气弥漫在空气中,沁人肺腑也显得格外的清新。街上行人稀疏。几位保洁工,清扫着路面。醒目的外衣,远远地可以看得分明。路边的小吃店,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煤炉冒着烟,煤烟将整条街笼罩在烟雾中。空气没有了刚才的清新,使人憋着呼吸,似乎在穿越浓烟滚滚的战场。
  
  昏暗的路灯,还没有睡醒,站在雨雾中闪烁着眼。几位早炼的市民,朝着山的方向慢跑着。时而甩着手臂,时而到退着行走。沿街的店面,显得冷冷清清,紧闭着的卷闸门,看起来和一个城市的繁华显得不那么相称.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样的水,只是名称在历史沿革中不断地改变。对于紫薇山似乎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市民们早已习惯称其为西山,连公园的名字也称为西山公园。山不高海拔不到50米。但在平原地区,有这么几座山的点缀,给城市增添不少的色彩。
  
  上山有三条路可选择,一条是从山南面惠力寺东边的小道可上。二条从北边西山公园的正门进入。三条从西边的白水泉上去。这三条上山的路,都有先人筑的台阶,可以沿着台阶攀登。
  
  那天,我是从南面的山道上去的。台阶由条石垒成。有100多公分长,宽20多公分.可以两个人交会。两边树木遮敝,只露出几处稀疏的光影。小雨顺着树叶点滴在石阶上,留下铜钱般的水影。微冷的风摇摆的枝条,摩擦出“沙沙”声,真觉得气候格外的清冷。
  
  我拾级而上,呼吸着自然的清新空气。山上弥漫着淡淡的青,淡淡的绿。那空朦的雨雾,弥散整个林间。石阶蜿蜒而上,迂回曲折。半山腰的八角亭掩映在树丛中,飞檐斗角,灰色的瓦楞闪着青灰。
  
  山上晨炼的人们,悠闲地锻炼着。自带的手提录音机,播放着轻快的音乐。那舒展的动作,如行云如水。太极拳的柔应于此。闪亮的长剑带着风,劈、砍、刺、挡动作熟练,上下翻飞。那边一群老太老头,也在扭动着身子,做着自创的动作。而这里又是一批稍轻的中年妇女,舞动着手中的折扇,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和年轻的姑娘相比一点也不逊色。
  
  从半山腰往西走,是义士亭。据说是为了记念抗战的义士所立,义士亭的下方是浪漫诗人徐志摩的坟墓。书碑上刻着苍劲的诗文,《再别康桥》。“我轻轻地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印证了他短短的一生。坟冢的周围松柏翠绿,林木葱郁,给坟地带来的幽静肃穆。
  
  穿过曲折的长廊,直达山顶。巍巍的紫薇阁的确雄大,真是“野寺孤峰上,亭阁耸翠微”,难怪诗人周执森在游览了紫薇阁后,题下了“兀秀平畴一大缪,梵音飘渺洞岩幽,紫薇阁上神驰远,锦绣风光望眼收。”绝句。三层的楼阁,红墙青瓦,别具一格,气势雄大,苍劲楹联匾额镌刻其上。
  
  要是晚上,在灯光照射下分外绚丽。可惜那天没有开放,失去了登阁的机会。山上早没有了紫薇花,要是象日本的樱花烂漫。超山的梅花那样傲骨,不知还会吸引多少游客来海宁观光。感到幸运的是,山上的玉兰花开的正旺,空气中沁着香馨,使人心旷神怡。站在山顶上,整个城市尽收眼底,与东山上新建的智标塔遥遥相望。作为海宁市区两大标致性建筑,如同孪生姐妹,给海宁增添了文化底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个“仙”要靠全市民来打造,这“龙”就是我们潮乡精神。回望海宁的变迁,两山是最好的见证。雨渐渐地停了,天空也亮堂起来了,似乎有一道霞光,从东方露出晨曦。一种新生命力,回归到大自然。仿佛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新海宁,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腾飞在东方。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小城春雨

    小城春雨 文/磐石 早晨醒来,透过窗帘,少了以往那种天亮的感觉。风肆虐地敲打着窗棂...

  • 北方早秋

    北方早秋 文/磐石 阴云,弥散于立秋的天空;风微,拂动着丝丝凉意。早秋的乐章,在几...

  • 故里游话

    家乡的变迁...

  • 五月的康乐

    五月的康乐 文\马晓春 拉开五月的帘幕,胭脂三川柔风轻轻,雨丝飘逸;揭开五月的面纱...

  • 踏青

    踏青...

  • 徒步高峰森林公园

    游记...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