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饺子的味道

饺子的味道

时间:2016-05-17 09:55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王桂华点击:
        
   “怎么又吃饺子啊,能不能早上喝点粥吃点咸菜啥的呀”。数九寒天或眼下咋暖尤寒时节,早餐来一碗高汤水饺连吃带喝既美味又暖和还省事,没想到这一举三得的美食却引起了家人的反感。
  
  这在过去不年不节不是什么特殊日子“饺子”是很难吃上的。如今时过境迁“饺子”身价暴跌,成了寻常食品、速冻、快餐食品,颇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味道”。
  
  小时候家里人多,吃顿饺子是个大事,包饺子也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时常是菜多肉少,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肉多菜少或者慷慨的全是肉。
  
  清晰地记得过年的饺子,头一天就得把羊肉剁成馅儿调好升上。我们家祖辈传下来的规矩过年不吃牛肉,奶奶说牛通人性辛苦一年了,过年该休息了。第二天,包饺子的面要由妈妈亲自来和,面要硬要用平时不舍得吃的精面。馅儿是羊肉为主,寓意“发羊财”稍微放点白菜寓意“发百财”。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家人围在一起严肃认真的包饺子,多少天之前妈妈就交代好的,什么“破了,坏了,完了,没了”什么的一些不吉利的语言一律禁止更不许胡说八道。包到最后要故意剩下点面或者馅儿,寓意年年有余。
  
  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稍微有点生活经历的几乎人人都会包饺子。说,有个善良好客的中国大妈送给邻居老外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老外吃了赞不绝口并对大妈说,不好意思,能不能把制作饺子的配方给我。大妈告诉她,把一块肉剁吧剁吧,弄几碗面粉和吧和吧……因涉及祖传秘方,这里不详细阐述了,反正大家心有灵犀一点通也都会包饺子。
  
  说起饺子,它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饺子”早在三国时期,魏人张辑所著《广雅》一书中就有涉及。另一说是由南北朝的“偃月形混沌”,北宋时期的“细料馉饳儿”和南宋时期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也说饺子是中国东汉医圣张仲景发明的。不管哪一说,反正饺子是中国人首创,是国人逢年过节必吃的美食。
  
  饺子好不好吃“馅儿”很重要。“馅儿”决定饺子的质量,可是“馅儿”的品质却是由生活水平决定的。记得歌剧《白毛女》里喜儿的唱词:“卖豆腐赚了几文钱,爹爹称回来二斤面,带回家来包饺子,欢欢喜喜过个年。”那个年月穷人家的饺子吃的有多么艰辛。
  
  记得奶奶刚从山东来,一个村的老乡请奶奶到他们家吃饭。饭桌上主人请奶奶和还陪奶奶同去我,吃麦穗边的饺子,主人和一群孩子吃到这样饺子就夹给我和奶奶,作为孩童的我不知道其中的奥妙还觉得人家手巧呢,回家奶奶把吃饭的经历讲给我的父母时我才明白,原来他们家很困难,为了请奶奶吃饺子特意买了半斤肉,做了荤、素两种馅儿,包成两个样子,所以客人吃的肉馅饺子是麦穗边的……
  
  大年初一的饺子由奶奶亲自掌灶,爸爸亲自生火,饺子下锅的同时爸爸点燃鞭炮,饺子出锅奶奶首先是敬天敬地,之后奶奶端坐在桌前接受爸爸妈妈的磕头叩拜大礼,一切完毕,一家人专心享用香喷喷的肉饺子。咬一口滋滋冒油,一个肉丸进嘴那叫一个香,再蘸点大蒜更有味道,最后再喝点热乎乎的饺子汤溜溜缝,说是原汤化原食,总之每个人都吃的肚子鼓溜溜的。
  
  吃罢饺子亲戚朋友就进家给奶奶拜年来了,一进门就高声问,大娘过年好啊!奶奶连连说好,拜年的接着高声问,大娘吃了几碗饺子?奶奶笑容可掬高声回答,三碗。满足、清脆、爽朗的笑声溢满整个房间。
  
  如今各大超市各种品牌的饺子琳琅满目,人们在各色水饺的选择上徘徊,在应有尽有的各种美食上不知道为吃啥喝啥费一番周折。
  
  眼下,高汤水饺的香气萦绕着餐桌,可是却少了过去那份期待和惊喜。也不知道再过几十年水饺会是什么味道?传统的美食将会遭遇什么样的挑战?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王桂华
  
  电话:13245990905
  
  电子邮箱:guihua19661228@163.com
  
  

                         (散文编辑:散文在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1)
10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