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经典散文 > 精美散文 > 十里临城

十里临城

散文
时间:2010-09-12 11:20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赵立红点击:
        

【导读】:今天的古塔并不寂寞,每到初一十五,涌动的人潮就会逡巡在它的脚下,咏唱、叫卖……塞满了整个小巷和广场,直到半夜。那时片片摇曳的火光、弥漫着香烛的味道。让略带恐怖的神秘变成了孩子们最刺激的狂欢场和大人们最虔诚的精神寄托处。

  小城不大,一个面包,一瓶水,一辆自行车,便可随意游历。
  
  听老人讲,小城的位置似安营扎寨,有诸多玄机。后来有幸得以纵观小城全貌:西、深入太行腹地,东、放脚京广国道;收、泜水为脉,青山为骨;放、林木为笔,沃野为布。如此版图,的的确确能让人触摸到风云天际汇、聊发少年狂的豪情。
  
  闲暇之余,漫步田野,微阖双目,在天籁的喧哗中分明感觉的是宁静和安详;居于高坡,放眼望来,波澜起伏的地平线上,浓浓的绿色在跌宕起伏间舒缓着双眸。它的平淡或许换不来文人的半行墨迹,但不管是远方的青黛还是身边的柳色都能给我带来另一种与豪迈无关的欣喜。
  
  史官的卷帙一页页翻过,如今曾经坚守的古城墙在猎猎的风沙中被腐蚀的只剩下几片碎石。偶尔经过,一抔衰草,几声虫鸣,日暮乡关、斜影苍槐,竟有些许阳关雪的悲壮。这里是能带给我战争沧桑的绝佳之地,埋藏在心灵深处的悲情,在泣血的夕阳下,摇曳的赤草中,蔓延滋长,撕扯着满眼热泪,而心灵呈现的却是最放松,最自由的状态。所以我爱在这儿冥想,冥想战旗猎猎,战鼓隆隆,随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小城偏东,千佛塔下,普利寺早已湮没,只有这座昂立千年的古塔刻画着古佛教文化在小城留下的辙痕,塔建于宋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由于基层墙砖刻佛像974尊,内壁四周砖刻佛像40尊,故称“千佛塔”。北宋后期,御赐名“普利寺塔”,一直沿用至今。独我最爱用“千佛”称呼。每每有人询问我为何对“千佛”二字钟情,我说,“千佛”,有气势。
  
  塔身历经千年本已成为岁月的沉淀,连颜色都是那么的深重、肃穆。小时候看了戏曲版电影《白蛇传》、《西游记》,无论是雷峰塔对白蛇的禁锢,还是李天王宝塔中三味真火对妖魔的煅炼,都让我把目光、惊奇投向身边的千佛塔。一时,这座古老的塔就成了我心中很神秘的存在。
  
  重重的踏一下青砖,是我每次到这里的必修课,好感受塔檐的铜铃的鸣响,其实青砖震动不会引发铜铃共鸣,可能北方风多的缘故,才有了此种机缘巧合。尽管此间有诸多不科学的说法,而那种融汇古今、天地相合的的感觉却是一触即发。近来再次游历,发现八檐下的塔铃都已经不复存在,可能因为腐蚀,可能因为偷窃,总之,曾经清灵,悦耳的塔铃声只能在梦里一次次回响了。
  
  塔里面有一尊青石大佛,几乎占满整个空间,很有一种慑人的威严,令小时候的玩伴绝对不敢独身与大佛为伴。不知几何时,他蓦然成了一尊无头佛,儿时无心,大了才明白,佛像再庄严,毕竟是文物,自然避免不了被盗窃的宿命。找佛头的事情,最后无疾而终。偶然一次路过,发现佛像竟然完整了,佛像庄严,气势一如昨天。惊喜之余和人说起这件事,才明白佛头是某人捐献的,为此,众信徒还曾搞了一场迎佛头仪式,据说很隆重,遗憾的是没有亲眼看到。
  
  老人说,佛身下有一口水井,只要这尊佛在,小城就不会有水患,故而千佛塔又名镇水塔。后来才知道,佛身之下确有一井,井内葬有志云异僧佛牙舍利,故塔又名舍利塔。正好同时也了解了西湖边雷峰塔地室的开启,于是塔的神秘在心中渐渐淡去,但神圣依然。玄幻的传说加诸了其无形的力量,塔身历尽千年,在小城人的心里,浩然正气也涤荡了千年。
  
  传说,千佛塔身上的千佛千面,各有不同,可惜在历史上的那次浩劫中全部被敲掉了头,每次看见,都震惊于那些人的细心和耐心,这么多的佛像,敲的整整齐齐,没有一个遗漏的。当然,缺憾本身也是一种美,没有佛头的千佛倒能引发任何一个游历者无穷的遐思,假想如果他们精美完整,可能在中国如林的塔界就不会有令人注目的资本了。所以,似乎还要感谢那场浩劫,感谢那些视破坏文化如游戏的家伙们。。
  
  后来,政府出资对塔身进行修缮,工人搭建了一组简易阶梯,阶梯呈旋转状,直通塔顶。循着嘎吱嘎吱的木梯,我偷偷的爬了上去。临到塔顶,满怀的豪情、庆幸、沾沾自喜瞬间掩盖了高度带来的心悸,环顾四周,城区尽收眼底,吐纳着天地之气,解脱了无形的束缚,此刻真想放声狼嚎。塔建于低洼处,却可以俯瞰整个城区,甚至更远的农田。东岗上神秘的氤氲之气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那似乎是一层弥漫的水雾,细看却又透明的很,微微扭曲着里面的绿色。我仿佛发现了天外来客一样兴奋,可是又不敢询问母亲,只好漫无目标的翻看着各种资料,终有一天被我在一本《易经》类的书里面找到,说,有这种现象的地方就是所谓的风水宝地。现如今,小城的发展规划中心就在这片东岗之上,想来不是机缘巧合吧。
  
  今天的古塔并不寂寞,每到初一十五,涌动的人潮就会逡巡在它的脚下,咏唱、叫卖……塞满了整个小巷和广场,直到半夜。那时片片摇曳的火光、弥漫着香烛的味道。让略带恐怖的神秘变成了孩子们最刺激的狂欢场和大人们最虔诚的精神寄托处。
  
  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年轻的息波亭,与古塔遥相呼应,恰如它的娘子,默默的在它身畔镇守着波涛汹涌的河水,坚忍,一如我的母亲。在这里总能感觉到它的呵护、柔媚和清秀,所以从小一到夏天就爱赖在她的怀里,伏在亭内方形的石桌石凳上,享受着清凉的风,舍不得走开。长大后更是痴迷于亭柱上磅礴大气的书法,质地细腻的12根长方形石柱上镌刻着隶揩两体阳刻的名句,“月到梧桐人,风来杨柳边”“夏云多奇峰,冬岭秀孤松”“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如风云变态中”共十二句话,书写者我无从查考,但字迹并不因缺少名人的烘托而被忽视,偶遇好天气,总会看见三三两两的拓字、临摹者,指点着这些文字,时而激昂争论,时而轻声吟诵,后来,踱着方步,慢声细语的边说边走……循着他们的足迹,小亭启蒙了我和更多人对文字的痴迷。丰润劲媚的文字里如水的美丽和柔情,似风的豪迈和狂放,让人们的感情在无意间变得细腻而宽容,感性而坚忍,而它,依旧沉默。小亭内敛、简单、学识、坦然、淡定……深入骨髓的影响着小城人。
  
  绕过城区,往西行去,崆山脚下有一个小小的村落也是我喜欢驻足的地方,在村口立着一个很简易的牌坊,牌坊上“书画之乡”四个字隐隐散发出清雅之风,一排排整齐的院落,偶有乐曲传出,是哪家在迎娶新嫁娘吧。信步闲庭,一抬头,竟是所学校,亲切之感油然而生。经过一番努力的证明以后,门卫才同意放我进去,踱步校园,耳边竟隐隐传来国粹的优美旋律,一曲韧性十足的《贵妃醉酒》分明自稚嫩的嗓音发出;墙上秀润可羡的字画,分明是名家之风。询问安保,才明白作者竟然都是此地普通的老师和村民……学生正在上课,不好去教室附近,好奇之处只能待机会恰当时去寻访了。
  
  从小村一路走来,简易、雅致的建筑,清幽、翠绿的沟渠,悠闲、清癯的老者和活泼、干净的孩童,活脱脱一幅纯净的水墨。这里,被裹卷已久的文化随着文人衣袖的吞吐奔泻而出,如弥漫四周的古风,融入了就是那样的随性,惬意。
  
  村落的身边有一个天然溶洞,取名白云,洞内道路迂回曲折,是探幽消暑的好去处。洞内清凉的风和干净的空气总能引诱游人义无反顾的前进,“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是我每次游历的一个梦,梦中的桃花源在入洞时总能一次次的浮现。
  
  郁郁葱葱的山脊也是一个好去处,由于山不太陡,一路走来颇能享受到“闲庭信步”的悠闲。在崆山之顶,白云之上有一座小亭,正可以坐下歇脚,极目鸟瞰,西面山峦起伏,碧水如镜,更多的美景已近在咫尺,无奈心胸已满,天色已晚,只好恋恋不舍的回程。
  
  躺于榻上,小城之姿萦绕不去,各种感觉纷至沓来。这里有文人的雅致,有军人的豪气,尽管她处于历史的边缘,可糅合了单纯的莽撞和柔弱之后,她就具备了和历史风沙抗衡的资本。
  
  我不停的跋涉在小城的山水历史间,循着千年古道,让燕赵的尘、太行的风洗去满身的疲惫,在厚重的历史面前,卸尽铅华;每每薄暮,看皓月初升、感心之温暖,也愿家乡之风,山高水长。

责任编辑:十年磨一剑】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2)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导读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赵立红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0-09-12 11:09 最后登录:2010-11-27 20:11
优美散文
  • 忆江南果香四章之枇杷(作家选刊)

    初夏的北方,树才开花,水果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而在南方,金黄诱人的枇杷,已经...

  • 漫说枇杷

    枇杷是一种非常美观的果树。其枝叶 葳蕤蓊蔚 ,亭亭如盖,令人浮想联翩;其果实圆润饱...

  • 茶山春韵

    清明谷雨时节的茶山,一片青翠盎然,到处是忙碌的身影,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 人渐老,友渐少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身边可以说话的朋友特多,有心事可以诉说,有想法一起斟酌,有烦...

  • 许多年以后

    毕业分配,像一把种子,在七月里抛撒,于肥沃抑或贫瘠的土壤,各自都忙着扎根,多年没...

  • 慢生活,慢光阴

    不知是哪一天,也不知是在哪一年,生物钟不像以前那样准了,节奏也慢了许多,姿态也...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