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经典散文 > 精美散文 > 我的老家“刘行镇”(十)

我的老家“刘行镇”(十)

时间:2012-10-07 08:39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石拓点击:
        

  (八)
  (续九)
  古老的刘行小镇,没有一间古老的建筑,哪怕是建筑于清末民初。现在,大概很少有人,再去会留恋这样的小镇,甚至有人怀疑,这是一个古老的小镇吗?尽管它曾经是上海特别市管辖下,仅有的为数不多的古镇之一,同时,也是刘行乡乡政府的所在地。
  刘行镇之所以说它古老,因为这是客观的事实,至少在清同(治)、光(绪)年之前,就已经存在。也就是说,在我家迁来之前,刘行镇已经是存在了的。刘行镇之所以没有一间古老的建筑,这也是客观的事实。这倒不是因为刘行镇的人,所造的建筑物不牢固。而是因为战争,规模空前的战争。
  事实上,在刘行镇的周边,素有“金”罗店(镇)、“银”南翔(镇)、“铜”真如(镇)、“铁”大场(镇)之称的四个古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哪个古镇还留有明、清或民初的古建筑呢?就是有,那也不过是战争留存下的断垣残壁;哪怕是坐落在南翔镇上,著名的江南古代园林“南翔古漪园”中的建筑,全部都是解放后修复、重建的。
  二十世纪的上半叶,刘行镇和周边的四个著名古镇一起,经历了三次战争。三次战争中的两次,是抵抗外国侵略,一次是解放战争。在这几次的战争中,尤其是那场抵抗日本侵略的“八·一三”淞沪会战,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日双方在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上海滩,聚集了一百多万的军队,其中中国军队七十几万;日本兵三十余万,从热天战斗到了冷天,激战了三个多月。除了外国人的租界外,包括刘行小镇在内的上海多个地方,如闸北、杨浦等,几乎全被日本兵炸毁。我的祖宗在同(治)、光(绪)年间,从“老北站”迁移到刘行镇所建的房子,就是毁于日本兵的轰炸。上海百姓所遭受到的劫难可想而知。
  “八·一三”淞沪会战的结果,上海百姓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于这个沉重的代价,使得上海,以及上海周边地区的工厂、学校、商店等,能够迅速迁往祖国的大后方。后来,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有人说上海人是小气的,上海人的“精打细算”,是证明小气的最好例子。有人说上海人会过生活,上海人家的生活被打里的“有章有法”,上海人“精致”的生活是最好的例子。在他人看来还有点小资的情调。
  其实,上海人也是刚烈的、具有冲锋陷阵大无畏的精神。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百年间,上海人始终前赴后继的在战斗。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上海在工农业、商业、金融业、教育等,诸多邻域内的发达,当时,全国国民经济的产值,上海的贡献几乎占到了一半。上海人用他们的智慧与才能,无私的支援了全国各地的建设。我家也不例外。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久的将来,刘行镇也许不再存在。曾经存在过小镇的土地,也许将被钢骨水泥所覆盖,也许建造高楼大厦。可是,这块土地上所发生的事,将被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终将成为一段难忘的历史。这段历史有欢乐,有荒唐,也有过悲壮。
  将来,我的子孙也许会告诉人家,他们所熟知的老家,在上海的××路×××号,他们的父亲会告诉他们,他们的老家是在外环路下、沪太路近旁的“刘行镇”。
  我想,今后生活着人一定会知道,他们今天生活的这片区域,过去曾是一个古老的集镇,这个集镇就是刘行镇。刘行镇的人们,在社会的守旧与进步面前,宁愿牺牲自己而选择了进步。他们一定也会知道,这里曾经是现代的战场,刘行镇的人们,在民族生死的紧要关头,与全国同胞一起挺身而出,以牺牲自己的代价,维护了我们民族的尊严,领土的完整。地底下先辈们的白骨,才是今人生活的基础。
  写到这里,免不了有些感慨。(全文完)
  二0一0年五月
  附:上海近现代几个重要事件。
  (1)第一次鸦片战争:清道光二十年——二十二年,即公元1840年6月28日——1842年8月。1842年6月英军进攻上海,大清帝国的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上海失守。8月29日大清帝国与英国,在南京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战争就此结束。
  (2)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11月29日,中英公布《上海土地章程》,又称《上海租地章程》,在上海的外滩地区设立英租界。我的祖上第一次迁移。
  (3)洋务运动,始于1861年,败于1894年。
  (4)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称公共租界。
  (5)清同(治)、光(绪)年间,公元1873—1876年英国怡和洋行投资建造“沪淞铁路”(窄轨轻便铁路)。我的祖上第二次迁移。
  (6)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底,清政府拆除“沪淞铁路”。
  (7)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清政府在“沪淞铁路”路基的基础上,重建“沪淞铁路”(宽轨重型铁路)。
  (8)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9)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11月3日上海光复起义。
  (10)民国16年,公元1927年民国政府成立上海特别市(租界地以外)
  (11)民国21年,“一·二八”淞沪抗战,1932年1月28日~3月3日。
  (12)民国26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始于1937年8月13日,结束于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八·一三”淞沪会战,标志了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3)民国34年,公元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面胜利。
  (14)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
  (15)“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1961年。
  二0一0年五月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石拓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签约作家 注册时间:2010-10-02 17:10 最后登录:2021-05-08 13:05
优美散文
  • 忆江南果香四章之枇杷(作家选刊)

    初夏的北方,树才开花,水果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而在南方,金黄诱人的枇杷,已经...

  • 漫说枇杷

    枇杷是一种非常美观的果树。其枝叶 葳蕤蓊蔚 ,亭亭如盖,令人浮想联翩;其果实圆润饱...

  • 茶山春韵

    清明谷雨时节的茶山,一片青翠盎然,到处是忙碌的身影,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 人渐老,友渐少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身边可以说话的朋友特多,有心事可以诉说,有想法一起斟酌,有烦...

  • 许多年以后

    毕业分配,像一把种子,在七月里抛撒,于肥沃抑或贫瘠的土壤,各自都忙着扎根,多年没...

  • 慢生活,慢光阴

    不知是哪一天,也不知是在哪一年,生物钟不像以前那样准了,节奏也慢了许多,姿态也...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