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情感散文 > 难忘的乡音

难忘的乡音

散文
时间:2010-03-04 07:26散文来源: 散文作者: 常葆泉点击:
        

【导读】:吹奏口琴的人是个英俊的年轻人,是一位从城里下乡到农村的知识青年。那几年每逢中秋节这一天的晚上,他都要吹上一阵子我们没有听过的曲子,全村人在他那愉悦而快乐的琴声中边吃月饼边赏月,陶醉在这怡人的夜色里。

  人在他乡,无奈乡音久远,我时常总喜欢宁静的夜晚,靠着窗口任由夜风吹过,倾听故乡的声音;和风阵阵,轻轻的,故乡的影子也就浓浓淡淡。伴着丝丝雨声,和着手机音乐播放的朦胧的歌声,深深浅浅,勾起翩翩浮思,把我的梦绪剪断,层层叠叠的春意秋色,轮回不止渲染我无尽的怀念
  
  【一】
  故乡的声音是动听的,故乡的声音是悠扬的。
  在故乡,在我的少年时代,在我的记忆里,曾经听到过美妙的月夜琴声,也曾经有充满乐趣的雨中弄笛、冬拉二胡。
  记得少年时,印在我脑海中最动听的音乐,就是每年的中秋之夜那悠扬的琴声。每当月亮爬上山坳树梢,银光普照山村之时,宁静的小山村便会飘出悠扬动听的口琴声,自村中的下屋经过我家门前,顺着大路,绕过小溪,跨过石板桥,直奔上屋。琴声从远处传来,哀婉而凄清。开始时细腻从容平和,继而高吭激越摧人心胸。听琴声随行云默然无语地飘走,仿佛时光也渐渐逝去,迎着清风向着远逝的流水,寄托遥远的情思
  吹奏口琴的人是个英俊的年轻人,是一位从城里下乡到农村的知识青年。那几年每逢中秋节这一天的晚上,他都要吹上一阵子我们没有听过的曲子,全村人在他那愉悦而快乐的琴声中边吃月饼边赏月,陶醉在这怡人的夜色里。
  中秋之夜,酷热已去,夜凉如水,月华如银。辛苦了大半年的庄稼人,在这段时间里是稍为清闲的日子。虽说年怕中秋月怕半,但片刻的欢乐更能使人们倍感生活的乐趣。虽然这位知青不会像屈原那样行吟《九歌》《离骚》,刘邦欢唱《大风歌》,岳飞拂琴长叹:“欲将心思附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更不会像一代伟人毛泽东那样吟诵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样的千古绝唱。但是,在我的人生记忆烙印中,在那个美好山村的夜晚,听到的琴声,就是世界上最动听最优美音乐
  也许是因为音乐的感染力,也许是出于好奇心,在我们的伙伴中,不知是谁带起的头,竟也动手做起乐器来。暑假时,我们找来竹筒,截成一小段空心竹节,然后用小刀在竹节上挖空几个小孔,将上端的小孔贴上一张竹衣薄膜,便就成了一支笛子。吹起来虽然是五音不准,但却是我们最好的玩具和乐器。后来,我们又自制二胡。先是寻到一个小竹筒和几根小木棒,做成琴具;然后在水塘边捉到几个青蛙,剥了皮敷到琴筒上晒干;再到书店买回琴弓琴弦,装上后调试一番,便可使用。到了冬天,寒假时,在温暧的午后,阳光下,我们几个便凑在一起,拿出自制乐器,娱乐一番。虽然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能成为音乐家,但在我们的故乡,却曾留下我们雌嫩的声音。
  
  【二】
  故乡的声音是低叹的,故乡的声音是朗朗的。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最是不能忘怀的是母亲的纺车声,母亲的呼唤声,还有就是哥哥姐姐们的灯下读书声。
  小时候,当我在睡梦中醒来,夜静更深之际,昏黄的煤油灯下,灯火朦胧之中,总是听到母亲的纺车声在吱吱作响,时不时也会夹杂着一二声母亲那清苦的低叹声。只见她一手摇动纺车一手捻动棉絮,在深夜纺纱,直到鸡啼五更才肯收工。母亲的勤劳母亲的倔强,在我的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难忘的印忆。面对艰难的困境艰苦的生活母亲那一声声的低叹就是最好的喧泄和释放。
  记得那年春天的时候,我跟随母亲姐姐一道去种棉花;夏天的时候跟母亲去除棉虫,看到沃野上,稻花飘香,棉蕾含笑,一派勃勃生机;那棉树上挂着一棵棵的棉铃,硕果累累。到了秋天,我们便去摘棉花,当一团团白花花的棉絮从棉树上摘下来时,捧在手里是软绵绵的。摘回来之后,母亲便教我们在绞棉机上脱棉籽,看到脱去棉籽的棉花一片一片从机子里慢慢挤出来,我们便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待母亲将棉花纺成棉纱之后,家里便请来了织布师傅织布,布既织成就由父亲拿到集上去染色、请裁缝做衣服。这样,过年的时候,我们家中每人都穿上了一件由母亲栽种棉花、亲手纺纱做成的粗布衣服,俗称“家织布”。这在当时的集体生产劳动、计划经济时代环境下,对于我们家这样人口多经济特别困难的家庭来说,一家人在过年的时候能穿上新衣,那是非常自豪的事。
  我们家兄弟姐妹多,读书的人也多。所以在我们小时候的家里,每当夜幕降临,灯火初上时,煤油灯下,总会响起哥哥姐姐们朗朗的读书声。后来,我和弟弟也相继读书,而仍然朗朗书声相传。贫穷落后的小山村,贫苦农家的孩子,求知上进,总是人生最大的动力。家虽贫,家再穷,父母亲都愿以毕生的精力竭尽所能供我们兄弟姐妹上学,而且每个人都读到中学以上,这在盛行“读书无用论”的荒诞年代,在我们那小小的山村里,是绝无仅有的。
  
  【三】
  故乡的声音是喧闹的,故乡的声音是铿锵的,故乡的声音是永恒的。
  远离城市,回归自然,成为时间里逆向辗转的梦。
  人们既然来到了城市,便已经无法回到出走的乡村。他们最多只能在心灵里建造一座乡村,在那里种植一些树木庄稼,疏通几条河流;或者在网上的QQ园地里种菜种果树种花花草草,过过心隐。当现实需要时,偶而会到农家山庄玩一玩、吃喝一顿。虽然在这些农家山庄里,建有民居风格的宾馆楼舍,有一应俱全的农具摆设民俗展览,有花山果园有鱼塘小溪有潺潺流水,可谓人间天堂世外桃源。但却无法指望这些山庄可以带你远离尘嚣,其实这些地方拥有更多人为的庸俗的东西,更具商业行为,吃过玩过会懒得再来。
  天堂不是故乡,我的故乡在心中。
  遥远的夜空,冥冥之中传来故乡的声音,我凝神静思,遥想在幽深的山谷之中,在长长的河川之上,我在和着故乡的声音朗声吟咏。
  在那里,有鸡啼狗吠,猪欢牛叫,鸟语花香,蛙声如潮。在那被晚风荡起的秋声里,有栖翅的昏鸦,低呜的寒蝉,有延转的陌路,迷乱的苍生,轻浮的旧梦。
  在那雨过天晴晨雾缭绕阳光初照的早晨,我曾在残留着晨雾的山坳上休息,提起轻薄的衣裳在青松余荫掩映下移动步履,心中交替着希望的喜悦和无奈的失望。越过曲折盘旋的山经,凭借自已的步子缓慢从容,立即觉得周身舒缓畅通,让自已的心田尽情舒朗,坐在柔软茂密的细草上,享受着高松稀疏的阴影。青山脚下林中掩映的村落庭院,松柏傲霜沐雨,茂盛挺拔,芙蓉含蕾吐苞在清晨盛开;远观山鸡在温暖的烟色荒地上面嬉戏,只见他们五彩斑斓的羽毛那么整齐;夕阳就要落山,茂密的树丛深处,只听鸟们的啼叫声音此起彼伏,响彻山村
  太阳当空的中午,浮在空中的大气散净,白云依着高山在空中飘荡;和风吹拂着山坡的果林,芬芳弥漫于林中;山坡下的溪涧,泉水叮咚,流淌奔涌,清甜甘冽,光影波动。赤足涉过流溪,在旋涡中荡尽残存的尘俗,驱散覆盖真性的昏蒙,洗却胸中蕴藏的俗念,感悟晨光容易变为夕阳,倾听悲凉的秋风在林中衰响,感叹人生漫长而艰难。
  虽然,在如今的故乡,谁也无意去重新点起那些废旧的煤油灯,找回那些失散的炊烟,复活旧时村落荷锄晚归鸡犬相闻的落后的农耕生活景象;但,那无论在农忙时或农闲时每天都在喧闹着山村的拖拉机声、辗米机声、摩托车声、汽车声,那带来农家欢乐的电视、音乐声,还有那无论红白喜事或是欢庆新春的铿锵的锣鼓声声,却在演绎着永恒不变的乡音。

[责任编辑男人树]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白水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中级会员 注册时间:2009-12-05 13:12 最后登录:2021-01-25 14:01
优美散文
  • 知足常乐茶社

    知足常乐茶社 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我国西北的一个煤区。 在通往煤区的路途中,有一条...

  • 一个时代的记忆

    上山下乡是我们这些知青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大家同生活、共命运几年,有很多的共同经历...

  • 你是一朵花

    几天前的傍晚,我独自在家门附近的小河边散步,感觉有些秋凉,正欲回家,突然见到两个...

  • 善良 没有时空距离

    母亲在村里有极好的人缘。这人缘一方面来自她的善良,另一方面也有她的大方。...

  • 难忘的金陵古都之旅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学校工会组织教职员工去过南京。由于时间久远,没有留下太多印...

  • 散落在江河里的记忆

    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 ——林徽因 骤雨潲飞,敲打着轩窗,在玻...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