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乡村人名散记

乡村人名散记

时间:2015-07-14 11:29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李乐军点击:
        
  乡村人名散记
  
  李乐军
  
  以前,乡下人一般都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大名,上户口的,终身使用;一个是小名(乳名),未成年时叫的,成年后就不再叫了。还有一种个别情况是诨名,即绰号,别人给起的,有取笑、逗乐之意。
  
  大名按辈份起,有严格的规制,小名和诨名则像乡间的奇花野草、鸟虫鼠兽,生动活泼,极为丰富。
  
  在乡下有种说法,小孩的名起得越小越贱越埋汰寒碜越好拉巴,因此“俗”的名字便较为普遍。刘家有四个儿子,分别叫留住、立住、栓住、系住,父母希望是平安成长,留在身边;藏家有三个儿子,分别叫大狗、二狗、三狗,一窝狗也蛮可爱的;杨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憨瓜,一个叫潮巴,其实两人一点都不傻;还有直接叫狗子、狗蛋、狗剩子的,也不在少数。
  
  张三结婚多年,一直不见老婆肚子有动静,很是着急,于是两口子到处求神拜佛,祈求得子。果然灵验,不久老婆便怀孕,并生下双胞胎男孩,大喜。张三希望俩孩子健康成长,分别起名狗屎和狗屁。过了六岁,就到村里的学校上学,老师又给起了大名。小哥俩每天结伴而行,一同上下学,张三老婆则在家做好饭等候,日子过得甜密愉快。这天,只有狗屎一人回来。其母问:“狗屁呢?”狗屎说:“狗屁上课时调皮,被老师留下罚站呢!”张三老婆听后,有些生气。心想,这老师可真是的,哪个孩子不调皮,说说就算了,怎能不让吃饭呢?于是对狗屎说:“你快回去让你老师把狗屁放了。”狗屎跑回学校说:“老师,俺妈让你放狗屁。”那知这位老师是刚从县教育局下来的,只知孩子的大名,不知小名,听了当然不高兴,心想,这家长怎么能骂人呢?一气之下,不但没放狗屁,而且把狗屎也留下来一起罚了站。张三老婆在家左等不来,右等不来,眼看饭菜都凉了,就一路小跑到学校亲自去找,老远看见两个孩子站在墙角正挨批评,于是又心疼又生气。就气冲冲地上去,指着老师说:“你这个老师是怎么当的,叫你放狗屁你不放狗屁,你还把狗屎也留下,你把狗屎留下干啥?难到你还想把他吃了?”老师被训得一头雾水,脖子伸得老长,张着个大嘴,像“吃屎”状......
  
  也有讲究的。村东吴家有三个儿子,大的叫富祥,二的叫连祥,三的叫来祥。过去,在农村起这样的名字算大雅了,况且吴家家境本身就比较殷实,为人也好。三个孩子先后成家立业,只是婚后都不太幸福,夫妻关系紧张,矛盾不断。后来,老大、老二都非正常死亡,一个喝药,一个跳井,没有实现名字里的“祥”。
  
  村西有户贾姓人家,四个儿子,老大叫大贵,老二叫二贵,老三叫三贵,老四则叫富贵,寄托了父母对孩子一生荣华的美好向往。可不争气的四个儿子不但一个没“贵”,而且全打了光棍!后来,村里研究周易八卦的“李半仙”说:“他兄弟四个都打光棍,不怨他们自己,原因在他爹身上。你看他爹给他们起得名字,‘贵’者,‘棍’也。可不就光棍了呢!”
  
  其实,吴、贾两户人家这种情况只是巧合,与名字没有任何关系,“李半仙”也是戏说而已,老百姓过日子求得是平安幸福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里,男尊女卑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即使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乡下也还非常浓厚。家里添个男孩认真起名,添个女孩则随便叫一个即可,于是村里女孩儿的名字几乎都成了“妮子”。一家好几个的便叫大妮子、二妮子、三妮子,挨着往下排;有的在“妮”的前面还要加个“臭”字,叫臭妮或者大臭、小臭。一个女孩子,起这名,现在年轻人肯定感到不可思议,可那时就这样,满村人都这样叫,习惯了,也没觉得多么“难听”。有讲究点的,叫个花啊、香啊、莲啊什么的,这算是“高雅”了。
  
  村里有户艾姓人家,前两胎生得都是妮子,一心盼着生个儿子,可巧第三胎就生了,赶紧起名叫挨住,意思是挨着生儿,可天不随人愿,后面的第四、第五胎又都是妮子。
  
  还有一位赵姓大哥,结婚后紧忙活,一年一个地接着生,可偏偏都是丫头片子,从大妮、二妮……一直到了六妮也没见到儿子。还好,这位大哥是个开朗能干之人,他在村里说:“只要见不到儿,我是不会让老婆空肚子的!”一次,他推着独轮车到县城买炭,路上遇见邻村的老李正巧也去,两人边走边聊。老李问老赵:“家里有几口人?”答曰:“八口。”“那几儿几女?”“七个闺女一个儿。”老李不解,“那不对啊,应该是十口才对!”老赵只笑不答。卖完关子后,老赵才不紧不慢地说:“六个妮子加俺老婆不是七个是几个?而我不是个儿又是什么?”哈哈,哈……
  
  让老李没想到的是,老赵还是个幽默之人,只是自己光顾笑了,没留心看路,车子一下陷进个坑里歪了,两篓子炭撒了一大半,回家老婆数落了一顿。
  
  乡下有给人起诨名的习惯。借助家庭情况、生理现象,甚至一件事、一句话,给人按个外号,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发酵,久而久之,就叫了起来,有的甚至比真名名气都大。
  
  生产队长李大全,身强力壮,性格豪放,带领社员们大干快上,取得了好收成。年终社员大会上,李队长扯开嗓子作重要讲话。他说:“今年咱队在毛主席光辉思想的指引下,在公社党委和大队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农业生产取得了大丰收,一个工合四毛五分钱呢(即整劳力一天的工钱)!为此大队书记专门表扬了我。呃——我看这些功劳应归大伙,靠得是大家伙的劳动,男劳力就甭说了,就拿女劳力来说吧,你看哪个不顶上队里的一头驴?至于男的吗,我看人人能顶‘个半驴’(一头半驴的意思)……”咳,都成驴了!还有半只的,整个会场笑声一片。往后李队长讲了什么,大家记不得了,而“个半驴”的绰号,自此慢慢取代了他的名字。
  
  “大耳朵”是个盲人,姓唐,村里人叫他“唐瞎子”。老天爷是公平的,别看“唐瞎子”眼神不好,但耳朵却出奇地灵,记性也好。一个故事,一场戏,只要听过一遍,他就能完整地记下并绘声绘色地表演。有段时间,刘兰芳播讲的长篇评书《岳飞传》、《杨家将》,通过有线广播在村里很火,每到播出时间,“唐瞎子”便早早凑到广播匣子(有线广播喇叭)跟前,支起耳朵倾听。待到晚上,社员们都收工回来吃罢饭,他就把听到的在街头跟大家复述,有些再添油加醋,虚构一些情结。时间长了,慢慢形成自己了的风格,“唐瞎子”说书的名气越来越大,十里八乡内竞有了一大批“粉丝”。他与“李半仙”合作,他负责主演,“李半仙”充当经纪人,从此,蜿蜒崎岖的乡间小路上,便时常看到两人同握一根竹杆一前一后挪步前行的身影,赶集上店,走村串巷,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播撒着乡村特有的文化
  
  像“唐瞎子”这种因个人生理问题被叫起来的绰号,在今天看来纯属歧视性不文明行为,但那时的乡下确实很普遍。比如,先天性聋哑的人就叫人家“哑巴”;患幼儿麻痹腿不好的就叫人家“瘸巴”;口吃的就叫“结巴”;驼背的则叫“罗锅子”;有户人家,父子俩都患哮喘病,村里人就叫他家为“齁拉包”家。
  
  平时人们拿诨名开开玩笑是常有的事,本人一般也不在乎,哈哈一笑就过去了,但恶意攻击就不行了,也有闹恼了、闹大了的。
  
  羊蛋和牛二是小学同学,二人一向要好,但不知为何,有次闹了别扭。先是两人对骂,后来升级到互骂对方父母。羊蛋父亲的外号叫“夜猫子”,牛二父亲的外号叫“小皮狐”。两人各把一个街口,拤着腰对喊:
  
  “夜猫子”——“小皮狐”
  
  “夜猫子”——“小皮狐”
  
  光叫诨名还不要紧,可后来牛二竞喊:“夜猫子,夜里忙,半夜爬山上寡妇的墙,被人家捉住吓得叫了娘。”
  
  这下不得了了。原来,“夜猫子”在村里曾有一段风流故事
  
  村里有个寡妇姓伊,守寡多年。有天晚上“夜猫子”在朋友家喝了点酒,回家时路过寡妇的门,在酒的作用下,一跃身便蹿上了墙头,可还没等站稳,就听“汪——”的一声,一只大黄狗扑了过来,吓得“夜猫子”扑哧一下掉进了院子里,大黄狗上去一口就咬住了他的大腿,幸亏伊寡妇及时出来把狗撵开,才救了他一命。此事虽然过去多年了,但时常被人作为笑资谈起。后来不知是哪位有才的人,编出了牛二喊得那段顺口溜背地里传唱,只是没有人敢守着“夜猫子”啰啰的。
  
  这天牛二竟在大街上喊,“夜猫子”老婆听到后,撂下手中的活,气冲冲地跑到街口,逮住牛二就是一个重重的嘴巴。牛二挨了打,鲜血顺着嘴角往下淌,哇哇地哭着回家告状。正在家中推磨磨麦子的“小皮狐”两口子,一看孩子满脸是血,哪能咽得下这口气,各自抄起磨棍,跑到“夜猫子”家就是一顿乱砸。桌子给掀了,锅碗瓢盆给摔了,撕打中“小皮狐”老婆还把“夜猫子”老婆的脸抓破了。幸亏当时“夜猫子”不在家,才避免了更大事件的发生。
  
  等羊蛋把在地里干活的他爹叫回来时,“小皮狐”两口子已经走了,只剩下几个劝架的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的羊蛋他娘。看到这番情景,“夜猫子”冲进厨房,摸了把菜刀就去“小皮狐”家拚命,多亏半路上被闻讯赶来的大队书记拦下,拉到了大队部。大队书记命民兵连长赶快去公社驻地公安派出所报告。
  
  到了傍黑天,派出所两位民警赶到,调查了解后做了如下处理决定:一、停止打斗,谁都不能再动手打架;二、“小皮狐”家赔偿砸坏的“夜猫子”家锅碗家什五十二元,“夜猫子”老婆打了牛二嘴巴,“小皮狐”老婆抓了“夜猫子”老婆的脸,双方扯平;三、“小皮狐”带老婆闯到别人家打砸,治安拘留十天。前两条都没意见,只这第三条,大队书记说:“现在农忙,你们把他带走关十天,就耽误一个整劳力十天的活,我看就把他交给生产队处理,罚他十个义务工算了。”两位民警一时没表态,书记又接着说:“公安同志,我向您保证把他教育好,以后不再打架惹事了!”接着又冲“小皮狐”说:“还不快谢过公安!”“小皮狐”赶忙又是磕头又是作揖。两位民警使了个眼色,点头同意,骑上自行车走了。从此,牛二、羊蛋两家再没打过,但也一直互不往来。
  
  又过了多少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村里的那些叫“狗阿、蛋啊、妮啊”的孩子们也都长大,有的考上大学进了城,有的当兵去了部队,有的外出打工成了新一代的农民工,也有的继续留在村里。
  
  后来,他们都为人父、为人母,他们孩子的名字叫什么平平、露露、文文、蓓蓓的,个个都洋气得很,再也见不到狗蛋、羊蛋之类的小名,即使严格按辈份起得大名,有的也跳出规制不再讲究,诨名就更听不到了。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