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游记散文 > 蜀道逶迤上青天

蜀道逶迤上青天

散文
时间:2010-11-27 10:36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肖大庆点击:
        

【导读】乘坐火车,同样让我领略到了开路先锋们的“蜀道之难”。从成都回江西时,我明显地感觉到,四川段的铁路隧道特别多,列车就像敏捷的山鼠一样逶迤穿行了山岭沟壑间。四川的地理结构太复杂了。
  
  李白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没去过四川的人,很容易被这句话镇住:四川是个山高水急、险象环生的高危地带,千万千万轻举妄动不得。我也曾作如是想。
  
  于是,去成都,坐航班。
  
  春日暖阳,飞机翱翔在天空,银光熠熠。上是蓝天,下是白云,洁净世界一片。涛走云飞,白雾茫茫,诗意般的图景从眼前飘过。快降落了,青山绿水露出峥嵘,楼宇跑道由远及近。哪有险象,惟有清风,一路上,全然没有感觉出蜀道有多难。
  
  然而,蜀道又确实是难。
  九寨沟之旅,让我对李白的诗句有了切身领悟。
  
  通往九寨沟的路,山道弯弯、千回百转。坐在车上,这会儿往左拐,一会儿又急速地向右转。它的弯道,没有前奏作铺垫,也不向你发出任何信号,更不消说会给你分成几个阶段,就是一步到位,让你猝不及防,一不小心,就倒在了邻坐的怀抱里。当然,这种时候,绝对没有谁会说你“耍流氓!”,因为现在出行的人都是有文化的,都懂得这个道理,此乃向心力或离心力惯性作用使然。
  
  “瞧,马上就要到七道拐了。”在一片嘘唏声中,导游林小姐提醒大家。顺着她的纤纤细指,我们望见前方公路左侧立有一块牌子,上书:“七道拐”。
  
  “大家刚才见识了这条盘山公路,这一路上,弯道拐点何止七道?处处是弯,比比皆拐,只是此处的七个弯道特别的逼仄,一道接着一道,而且一道比一道拐抹。人们为此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情人弯。”
  
  情人弯!这个词从林导游嘴里一出来,刚还在惊悸中的人们一下子被这个有趣的名字抚平了心胸,一个个像吃了兴奋剂,眼睛放光,精神焕发,纷纷追问:“这么说,这里发生过浪漫爱情传奇故事?快快讲来!”
  
  小林看着团友们个个迫不及待的样子,便笑着讲开了。
  
  曾经,有一对青年男女,他们素昧平生,均以散客身份前往九寨沟旅行。上得旅游大巴,他们的座位被天设地造地安排在一起。因为陌生,话语不多。汽车越往里开,路越来越陡,弯越来越多,一会儿他不小心碰她一下连忙道句“对不起!”,一会儿她没坐稳撞他一下赶紧说声“不好意思!”一路上礼貌用语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说得多了,俩人都觉得多余,也就作罢。还是说点别的吧,比说“对不起”“没关系”来有意思多了。于是俩人开始客气地你问我答、扩大话题。待得到达九寨沟,这对男女青年没有了先前的拘谨,彼此有了好感。上山游览时两人相跟,一会儿我给你拍照,一会儿你给我拍照,亲切自然,相互友好。几天的九寨沟之旅结束了,在下山的路上,又经过一路的弹性碰撞,两人终于碰出了爱情的火花。等到达成都时,他们已成为一对情侣,下得车来,拉着同车团友为他们拍照合影……
  
  这个爱情故事,把车上的几位小伙子羡煞得不得了:“哇噻,这样浪漫故事怎么不发生在我身上呢!”
  
  “别急,几天后我们还要经过一段叫十二道拐的地方,比这里还急转弯。说不定,你们的艳遇会在那里发生哦。”小林导游说完,捂嘴笑,一车人也随之哈哈大笑起来。
  
  七道拐的险峻惊心,在一片轻松的欢声笑语中,似乎变得温顺了许多。望着窗外的高山深谷,我遐想联翩,只要心灵里有真情在流淌,自然的艰难险阻也便做了回忆的背景。
  
  往十二道拐行进,需跋涉一座海拔3000多米的大山,这座山叫杜鹃山。这里到处被冰雪覆盖,白茫茫的一片。山峰白雪皑皑,树竹结成冰凌,大地就像普洒了一层细盐粉沫,公路好似一条洁白的哈达。开了一段平路,要爬坡了。司机把汽车开至路旁,缓缓停下。只见他跳下车去,径直走到汽车轮子跟前,摆弄起来。原来是装防滑链。不大一会儿,汽车上路。我们坐在安装了防滑链的大巴上,心里稳当多了。
  
  行驶了大约有一个来时辰,汽车到达杜鹃山的峰顶。放眼远眺,前方的景色和刚才有天攘之别——这里没有冰雪覆盖,有的只是满眼春色。导游解释道,杜鹃山分东西两面,东面是阴山,终日不见阳光,积雪终年不化;西面是阳山,阳光雨露,风和日丽,所以与季节合拍。团友们纷纷点头称“噢!”。司机卸下防滑链,汽车欢快地往山下蜿蜒。
  
  下得山来,细心的团友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上山时还饱满圆润的矿泉水瓶,此时,个个都被挤压成“阿扁”。“呵呵,原来矿泉水也会出现高原反应啊!”有团友揶揄。
  
  如果说,七道拐拐出了一个浪漫故事,那么,十二道拐,则拐出了一段惊心动魄。它的险峻,是七道拐所无法比拟的。
  
  几天后,我们途经十二道拐。坐在车上的我,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我想更多的人感受到的,肯定也如我一样,是蜀道的险峻,那些风花雪月的浮想定会随了一个个的惊险化为空白。
  
  十二道拐,山高得望不见顶,渊深得看不到底,盘山公路蜿蜒曲折,急转弯道旋转瞬间,感觉大巴似有三分之一的车身悬于崖外。拿出手机一看,这里没有信号。更吓人的是,我探头往外侧一瞥,但见公路护栏断裂,留下个口子。这说明前不久这里发生过车祸。
  
  突然,司机的方向盘一打,车头就直直地向那断裂处奔去,老虎的那张血盆大口立时在我眼里闪现。我不由的心头紧缩,脑子一片眩白,攥着的手心冷汗涔涔。我屏声息气,忍住呼吸,大气不敢喘一下,生怕气喘得深了,会影响到汽车的平衡,还会影响到司机的情绪。好在司机小薛是土生土长的羌族小伙子,人称“穿山甲”,不但对地形路况熟悉,而且技术娴熟,反应敏捷,只见他一个急拐便化险为夷。我的心也随之放了下来。
  
  一路上,一个个恶魔般的险情一一被小薛降服。每一天,他载着我们一行人,准能如期、平安到达一个个目的地。
  
  汽车奔驰在平坦的水泥公路上,我的心情开始放松,思绪也发散开来,不禁为刚才的胆战心悸感到好笑。这条通往九寨沟的公路,即便两年前遭到“5.12”大地震重创,但现在已修复一新。标准的两车道水泥路,路面规整,路况极好,各种规范性的线条和警示性的路牌一应俱全。尽管如此,我仍觉得,如今的蜀道虽然不至于如李白所说的“难于上青天”,但所及之处,你还是会切身地感受到蜀道的险峻和莫测。人类自然面前的渺小,也许只有置身其中,才会深刻地彻悟。蜀道之难,确实是难,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波高谷低,峰回路转,怎么会不难呢?!但,再难,我们旅客的安全都是有保障的。其实,蜀道之难,主要的并不是难在当今旅人的行车上,更难的是难在昔日的开山辟路上。
  
  乘坐火车,同样让我领略到了开路先锋们的“蜀道之难”。从成都回江西时,我明显地感觉到,四川段的铁路隧道特别多,列车就像敏捷的山鼠一样逶迤穿行了山岭沟壑间。四川的地理结构太复杂了。
  
  离家好些天,想趁着在火车上无所事事的这段空闲,给家人和朋友发个短信,表达思念,报个平安。短信拟好了,正欲按键发出,突然,窗外响起风驰电掣的呼啸声,接着窗口出现“黑屏”——火车进隧道了。只好等待。等到火车钻出隧道,准备发送短信,又见前方有个隧道,急忙赶在进隧道之前按键。嗖——,火车钻出隧道,一看捏在手里的手机,屏幕显示:“发送失败!”隧道内无信号。一路上如此这般反复操作若干次,直到手机没电,也没把想要发的短信发出去。没办法,隧道太多,无奈得只剩下一声叹息。
  
  忆当年,那些英雄的开路先锋们是克服了怎样的艰难险阻,才打通“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打通通往川西高原的“天路”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今天,当人们引用李白名篇《蜀道难》中的诗句说事时,透过他们的话语,我捕捉到一个信息:他们话语中所表达的意思里,其中有一层,是对无数开路英雄们大无畏牺牲精神的高度颂扬和由衷褒奖!
  
  蜀道弯弯,谁持彩练当空舞?

[责任编辑可儿]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3)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逍遥岛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09-11-26 18:11 最后登录:2011-04-02 15:04
优美散文
  • 遗憾玉皇顶

    回程路上思忖着未登玉皇顶的遗憾,竟联想到了断臂维纳斯雕像。残缺的断臂更能诱发人们...

  • 游上甘棠

    五一长假,我与好友蒋华一行六人游了江永兰溪勾蓝瑶寨后,吃过中饭,驱车来到江永上甘...

  • 触摸锡林浩特夏之心

    触摸锡林浩特夏之心 不知不觉,在锡林浩特生活已近十年。每年夏天或者回老家,或者出...

  • 风雨荆山桥

    “一代帝王乡,千古飞龙地”,故乡徐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许多文人墨客颇费诗章,...

  • 陪老家兄弟游零陵

    陪老家兄弟游零陵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国庆佳节的2日、3日,应我相邀,老家兄弟姐妹...

  • 局长请客

    小小的县城都知道,都港县税务局的刘局长最喜欢请客,而且每一次都是自己掏钱买菜、买...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