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游记散文 > 汉人街的风景

汉人街的风景

时间:2012-02-13 23:35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毕梓桐点击:
        

  题记:为什么一个游子不管走出故乡多远,最容易记住的都是故乡那些大大小小的事情,而在这些琐事中记得最真切的又偏偏是故乡的某一条街道呢?——李颖超
  
  干果铺的记忆
  
  伊犁人心里都知道,一个外地人如果不到汉人街,那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算到过伊犁的。它隐没在城市的一隅,有人把它比作乌鲁木齐的二道桥,那是因为二道桥早已因身在繁华都市而声名远播了。当那些把汉人街比作二道桥的人,是否知道其实前者的历史要比后者悠久得多呢。
  到如今,我还不知道,汉人街与我,到底意味着什么?曾经在大雪纷飞的冬天,裹着羽绒服到汉人街去喝石榴汁、吃维吾尔族传统手艺制作的冰激凌,并和制作这些的手艺人聊天而后写成文字,这都成了汉人街给我留下的难忘的记忆。
  通常,有事没事,但大多与工作相关,都会到汉人街去走走,撇开那边的嘈杂不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去处。尽管如此,对汉人街,我依然抱着一种局外人身份的观望,后来终于有一天明白,那是因为我还没有完全融入到脚下这片正在生活、以后或许还会继续生活下去的土地。直到有一天,偶尔地翻到伊犁籍作家李颖超的几篇写汉人街的短文,其中说:为什么一个游子不管走出故乡多远,最容易记住的都是故乡那些大大小小的事情,而在这些琐事中记得最真切的又偏偏是故乡的某一条街道呢?汉人街,对李颖超而言,无疑就是这样的街道。
  寥寥的几句,一下子就击入了心底深处。回过头来仔细想了想,其实这些文章早在没来伊犁之前就读过的。那时候,除了塞外江南、伊犁河、林则徐等个别词汇的印象外,伊犁对于我这样一个在内地生长,只在新疆的乌鲁木齐上过三四年学的“外乡人”来说就别无他的记忆了。
  但,作为伊宁市标志性的街道之一以及它的繁华迅速地走进了一个初来乍到之人的眼帘。其实,当你还没到汉人街的时候,就开始感受它的气氛了。而这个气氛就是从哟喝声开始的。可以说,在伊宁市还没有哪一个巴扎的哟喝声能比得过汉人街的,让人听了就想去瞅瞅,即使不买东西也罢,跑去看个热闹也好。
  我相信,到过汉人街的人,最为难忘的恐怕就是一排排浩荡的干果铺了。没错,我说的就是浩荡,简直就是和伊犁河水一样,让我这个刚从内地初来伊犁的人目瞪口呆。面对那些干果铺,我的失神是被临近的哟喝声惊醒的。没有那一声哟喝,天知道我会迷糊到什么时候呢?
  一路走向去,除了葡萄干、核桃等外,那些摆得整整齐齐、蔚为壮观干果,基本都是它见过我,我不认识它哦。直到现在,我依旧不能完全叫出它们的名字。但是它们实在是太可爱了。试想一下,那些干果最先是新鲜的,散落在天山南北、五湖四海,长在树上、种在地里。突然有一天,从某处一声令下,这些散落的果实被集中起来,各种方法使得它们一夜之间变成干果,再汇集到边陲小城一个叫汉人街的地方,被用心地一粒粒摆在箩筐里。以供路人欣赏,或者等待有所需求的远方的客人的青睐。再从这里被带往全国各地。
  曾经有过多少客人风尘仆仆而来,突然就被展现在眼前耀眼的干果给惊呆了,身体的疲惫与心理的烦闷一扫而空,就完全沉浸到了这些由干果营造、组成的世界,或许,这些干果也是念乡的吧?从生养的故乡被带伊犁这个可以称之为第二故乡的地方,停留或长或短的时间,又重新被带走终于在最终被消化掉。
  一些远离故乡的人,在一个远离故乡的地方,偶遇一些远离故乡的果实。思乡之情,一下子就从果实干枯的身体里溢出,最后流泻到空气,在一阵又一阵风中回家或离得更远。
  但,因为有了这些干果铺,汉人街更生动了。而远方客人的脚步到了这里,走不动了。
  
  石榴的诱惑
  据说,以前的汉人街与现在相比,还是有些差别的。但到底有什么差别,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淡忘了。幸好,还可以从李颖超的《杨柳青人与汉人街》、《汉人街——永远的巴扎》等文章中窥得其中的概貌。汉人街原是一条长约两公里的巷子,两侧店铺林立,行商坐贾哟喝往来,可谓盛极一时。据老杨柳青人说,那时候的汉人街也叫大桥板子。南边街叫南叉子,北边街叫北叉子,两边附近聚满了老字号的京货铺、杂货铺、饭馆、药店、当铺等,卖小吃的,香油果子、包子……,学校、电影院也都集中在这里。而且,每到周末,民间艺人要把戏,俄罗斯人拉着手风琴,姑娘小伙子载歌载舞,维吾尔人坐着六根棍也涌进这欢乐的人潮中。
  在那些人潮中,当然少不了鲜红的石榴。这个被维吾尔人称为“阿娜尔”的花、根以及果皮都可以作为药物入药,有止泻、杀虫的功效。在汉语中,它被更多地叫作若榴、丹榴、金婴、天浆。早在公元前2世纪,它就由当时西亚的安国(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布哈拉)和石国(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塔什干)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我国。
  一个个石榴码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大块头。而且,它的鲜花那么耀眼,在众多摊铺前,它更容易吸引行人的眼球,对人的诱惑也更大。而被码在汉人街等待出售或者被炸成石榴汁的石榴,听说多半是自南疆而来。
  第一次见那么多石榴,是在到伊犁半年后的一个冬天。下没下雪,早已经忘记了,但是走在通往汉人街的雪地上,石榴的红与雪花的白,相衬得那么恰如其分却让人叹为观止。轻轻地剥开或厚或薄的石榴皮,没见过的人谁会料到那里面躺着的是一个个如同火焰般的小生命呢。自小生长在江南,从小到大长了二十多年,吃过的、见到过的石榴也没有那一次在汉人街任何一家摊铺前看到的多。雪地里的石榴,绊住了我的脚步,使我不得不一次次仔细打量那些由少聚集成多的“家伙”,似乎在细致地搜寻一些隐秘。关于在汉人街偶遇一座石榴小山,一些自外地而来到汉人街旅游的客人,恐怕很少有此经历了。
  其实,石榴的诱惑更多的是来自于它的汁水。在距离石榴摊铺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一排排用透明玻璃杯盛放着的石榴汁。宛如一团团火焰,从雪地升起。在汉人街,石榴汁大多都是用手工炸出来的,一套简单的器具,剩下的都是人力为之。卖石榴的摊主把炸石榴汁的简单器械叫作“水车”,那些饱满的、经过长途跋涉远道而来的石榴,被一个个送进了水车。石榴也是在水车中完全了它最后的使命。平凡得至高无上的石榴,最后用自己的汁水,用“殉道”的方式它总结了一生,却又开始了凤凰涅槃式的再生。而很多的我们把石榴当风景看,吃石榴、喝石榴汁的芸芸众生,似乎总是忽略了一些什么。
  
  磨刀匠及其他匠人
  行走在汉人街,你可以感觉到,它似乎永远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买卖奶皮子、酸奶疙瘩的老妪,卖自制土肥皂的老翁,卖坎土曼的的汉子,卖花帽和头巾的巴郎……汉人街永远都是都如此丰富,却又永远如此简单。或许,这就是汉人街的魅力所在。
  每次到汉人街,对那些磨刀的匠人、扎扫帚的匠人……等手艺人都格外的注意。这不仅仅是因为现在从事这些手艺的人越来越少的缘故。那些磨刀匠人,对喷散的火花视若无睹,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也或许是他们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手中待磨的刀上。
  在一个冬天,我曾经多次到汉人街,就是为了专门去看这些磨刀匠。其中,有一个大胡子老人,很多时候很安详地坐在火炉边,干一会活儿就停下来烤烤火,如此周而复始。通常,我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停下,蹬着试图观察他的每一个细节。往往,我刚刚掏出相机准备拍照的时候,他那“视若无睹”的眼睛就会转向我,不停地做着手势不让我拍照。我真怀疑他之前对磨刀的关注是一种假象,而实际上他的眼睛一直是在细致地观察着四周的。你在看他,殊不知你早已经进入了他的视线,正在用眼神对你进行臧否了。
  匠人们的生意,一直都是不温不火。他们似乎也不着急,总是按部就班就干着该干的活儿,不拖沓,也不抢进度,仿佛是把正在从事的工作当成一种艺术。仔细体会方知,或许这正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我们所欠缺的、还没有达到的境界。
  走在汉人街,内心更多的是宁静。这种内心的平静,或许就是来源于这些沉在民间的匠人对生活的态度。所谓生活,其实就是用最简朴的方式生活着。而我们看风景的人呢,是否已经在城市里迷醉、疲惫?

                         (散文编辑:可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遗憾玉皇顶

    回程路上思忖着未登玉皇顶的遗憾,竟联想到了断臂维纳斯雕像。残缺的断臂更能诱发人们...

  • 游上甘棠

    五一长假,我与好友蒋华一行六人游了江永兰溪勾蓝瑶寨后,吃过中饭,驱车来到江永上甘...

  • 触摸锡林浩特夏之心

    触摸锡林浩特夏之心 不知不觉,在锡林浩特生活已近十年。每年夏天或者回老家,或者出...

  • 风雨荆山桥

    “一代帝王乡,千古飞龙地”,故乡徐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许多文人墨客颇费诗章,...

  • 陪老家兄弟游零陵

    陪老家兄弟游零陵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国庆佳节的2日、3日,应我相邀,老家兄弟姐妹...

  • 局长请客

    小小的县城都知道,都港县税务局的刘局长最喜欢请客,而且每一次都是自己掏钱买菜、买...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