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游记散文 > 烟雨九华

烟雨九华

散文
时间:2013-08-06 22:08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问雨依旧点击:
        

       【导读】:佛坐高堂,俯视众生,这样的高度和神秘感,双手合十膜拜于香案前,总有敬畏之心。一直不知道烧香拜佛的程序和规矩,游普陀山时,导游曾教过我们敬香时一些规定的动作和姿势,但是记不清楚了。一切随缘,一切随心吧。不敢乱说,不敢乱行。
 
  在端午小长假的第一天,我们驱车去九华山游玩。那天是江南入梅的第二天,细雨飘飞,时下时停,路边的庄稼分明已经湿润,可又看到近郊的山头有阳光闪耀,所谓“东边日出西边雨”,这在江南的梅雨季节经常遇到。如若行走于江边,捕鱼人偶尔喊上几嗓子,我们也能听到“闻郎江上踏歌声”。
  
  喜欢靠窗,看沿途的庄稼,一块连一块的水田,稻秧青青,已经初成规模,湿漉漉的绿,铺天盖地,清新扑面。绿色,永远是最长久最安静的颜色,让人放松,给人以安全感。那些靠山而建的楼房成群簇居,被烟雨蒙蒙地罩着,边缘棱角羽化在烟雾中,一幅天然而成的水墨画,无需斟酌,大自然就是最出色的的丹青手。非常受用这种天气,水润,无尘。
  
  记得第一次去九华山是2007年8月,酷日炎炎,人密封在车厢内,开着很冷的冷气,外面是尘土飞扬,再无心情观看窗外的景致。那次是陪朋友的女儿到九华山烧香、还愿。她在上海读硕士,她说,她要祈求佛祖保佑她,来年找到一个好工作,挣很多钱,并且尽快买一辆宝马,驰骋于繁华大上海。她无限憧憬和虔诚地跪拜,许愿。如她这样的香客,在九华山随处可见。
  
  短短今生一面镜,前世多少香火缘?我亦随着她燃香,磕头,拜佛。平时,我好像有无穷尽的欲望,可是跪在佛前,却不知所云。
  
  茫茫尘世,渺渺前程,虽不信前世来生轮回之说,但今生总是不可预测。生命,短其一生是苦难参杂幸福,穷其一世是繁华渐逝若凋零。泱泱大国,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我们的心离佛教最近。
  
  今天再游九华山,没有什么具体目的,只是登山而已。上次天气太热,没有爬天台。这里有句俗话说:不到天台,等于没来。这次来,主要是奔天台而来。
  
  九华山的菩萨,照远不照近。我们到达山底大门时,来往车辆众多,尤其是自驾全家游的特多。看车牌号码,邻近的省市都有。旅游大巴也多,五湖四海的人,踏着蓑雨而来,看青山绿水,云来云往,一份闲逸的心情十分明了。有些人是有备而来,依照我的经验,是来还愿的。他们从后备箱里取出大袋小袋自己折叠的元宝,各种盒装香,拎在手里,从我们面前走过。
  
  很多当地卖香的店主,在停车场到处拉客。特别喜欢看到我们这样吊儿郎当的,什么也不懂,什么也没带。我们被拽到一家,还好,咱们不是她所能忽悠倒的人,没有听她天花乱坠地兜售高价盒香,只请了三柱,几十元钱,立马离开了。
  
  九华山,位于安徽南部池州境内,是皖南山群的一个体系。上网查阅了一下,风景区的面积有120平方公里,是国家5A级旅游区,和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自小,九华山的模样到底怎样,我不知道,但是九华山的名气和灵气,已被耳濡目染。母亲和姑姑们,是忠实的佛教信徒。当年她们去九华山时,半个月不食荤,吃素净心。登天台的时候,是一步一叩首,嘴里还念念有词。回来把这些事说给我们听,说天台有多高,有多险,她们的膝盖都磨破了,流血了。我们都不屑于她们的言行,嗤之以鼻,觉得她们就会搞迷信活动。小小孩童,不知天高地厚,喜欢跟这个世界较着劲,蔑视各种权威。因为,在他们心里,根本没有权威。
  
  今天,我焚香,我叩首,是为什么呢?不知道。不知是目标不明确,还是对那一柱袅袅升起的烟火不够信任?对这个虚实相生的世界,风云变幻于须臾,繁华凋落在片刻,我仅保持着敬仰和世故的态度。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我根本参不透这其中深意,更参不透佛之深意,还是闭嘴勿言,爬山吧!这可是我乐于行之的事。佛说,我执是我痛苦的根源。这一句,应该懂。我不会执着于一个我不懂的事或人。
  
  [三街六市,莲花佛国香火深]
  
  从九华山大门到九华街,大约要做半个小时左右的小公交。蜿蜒曲直的盘山公路,伸向一个山头,再爬向另一个山谷,如此爬了好几个小山头,抵达烟雨蒙蒙的九华街。沿街而上,两边是各种商铺、饭店、旅社,还有农舍、医院和学校,白墙黑瓦,典型的徽派建筑。群山是青翠的,街道是湿漉漉的,山上流下的水流从脚底下轻歌而走,恰好又路过一书画院门口,见到两缸青花池里捧出的睡莲,逼眼的绿,逼眼的幽,时光不急不慢,带着我们走在一条佛经洗礼过的路上。
  
  众多的寺庙散落在群山间,佛香缭绕,包围着九华街,这种“莲花古国”确实很特别,真有穿越时空的感觉。放眼望去,寺庙耸立在山顶、山腰、山脚,于烟雾中半隐半现,庙宇的墙体大多是黄色,高大的马头墙,黛瓦飞檐,朱红色大立柱,给一片青绿色的山体带来色彩的对比与跳跃,让人觉得这山是鲜活的,是浮动的旗幡。
  
  世间所有的相逢,皆有缘分。我们此时适逢的风景,不知道若干年后,又会用什么样心情来着笔。正在沉醉中行走,我们都看到了一个年轻的小和尚,一步一叩首,在九华街上匍匐前进。看不出他的悲喜,看不出他的怨愤,对于身外的一切,他都置之罔闻,粗糙的水泥路,湿滑的青石板台阶,他著佛家青布衣,站起,合十,再跪着,趴下,如此不急不躁,一直循环,从膝盖往下的裤腿,已经沾了很多湿湿的泥巴,是不是血肉已经模糊地沾在衣裤上,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看他的目光从好奇地追随,变成了一种慨叹。
  
  不用说,九华街上的庙宇一定是香火兴旺了。我们选择进了几个主要的大庙堂,地藏禅寺、肉身宝殿、大悲楼和财神殿,这是在山下买香的时候,向店主请教的。百岁宫,在另一个方向,上次去过,山路很长,也很陡峭,这次没去。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地藏王菩萨道场,自唐以来就开始香火鼎盛,现存寺庙99座,僧尼千余人,历代保存佛像1万余尊,居四大佛山之首,各类传世文物2000余件。
  
  关于九华山的佛缘,起于新罗国僧人金乔觉“金地藏”的修道故事。新罗国(位于朝鲜半岛南端)王族金乔觉(696—794年),24岁时削发为僧,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来华求法,经南陵等地登上九华,于山深无人僻静处,择一岩洞栖居修行。当时九华山为青阳县闵员外属地,金乔觉向闵氏乞一袈裟地,几亩或数顷都不在话下,何况只是区区一袈裟地,闵氏自然不暇思索、慷慨应允,此时只见金乔觉袈裟轻轻一抖,不料展衣后竟遍覆九座山峰。这使闵员外既十分诧异,又大开眼界、叹未曾有,由静而惊,由惊而喜,心悦诚服地将整座山献给“菩萨”,并为持戒精严、艰苦修行的高僧修建庙宇,唐至德二年(757年)寺院建成,金大师有了修行道场和收徒弘法的条件。金乔觉由此威名远扬,许多善男信女慕名前来礼拜供养。连新罗国僧众闻说后,也相率渡海来华随侍。闵员外先让其子拜高僧为师,遂后自己亦欣然皈依、精进修行。至今九华山圣殿中地藏像左右的随侍者,即为闵氏父子。
  
  金乔觉驻锡九华,苦心修炼数十载,唐贞元十年(794年),于九十九岁高龄,跏趺示寂。其肉身置函中经三年,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根据金乔老的行持及众多迹象,僧众认定他即地藏菩萨化身,遂建石塔将肉身供奉其中,并尊称他为“金地藏”菩萨。九华山遂成为地藏菩萨道场,由此名声远播、誉满华夏乃至全球,逐渐形成与五台山文殊、峨眉山普贤、普陀山观音并称的地藏应化圣地。(关于金乔觉地藏修道的故事摘自百度)
  
  佛坐高堂,俯视众生,这样的高度和神秘感,双手合十膜拜于香案前,总有敬畏之心。一直不知道烧香拜佛的程序和规矩,游普陀山时,导游曾教过我们敬香时一些规定的动作和姿势,但是记不清楚了。一切随缘,一切随心吧。不敢乱说,不敢乱行。
  
  在肉身宝殿照例顺时针绕行三周,跟着绕行的人群,缓缓而行,有的香客是跪着行走三圈的。在侧边的佛像下,跪着一个女孩,看着手机下载的经文,喃喃地诵读,很多的行为在这里见到都不足为奇了。每个人都有自己虔诚的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寄托的理由。
  
  [登天台,千峰秀色入帘来]
  
  从九华街到天台,要走十五里的山路,真正的香客都是依靠自己的双脚,一步一个脚印地爬上山。我们都是在九华街坐小公交到凤凰松,再从凤凰松坐索道上山。
  
  进入皖南,我是不止一次了,给我的感觉就是群山连绵,蜿蜒苍翠。“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用这句诗给迷人的皖南风光贴个标签,再合适不过了。在肉身殿八十一阶之下,举首仰望,就能看到南门厅的两块匾额,上额上额书“肉身宝殿”,下额书“东南第一山”。坐在高悬的索道上,越过高高的峰顶,深感这东南第一山的魅力,挺拔,突兀,时而嶙峋嵯峨,时而风雨如晦。峡谷深深,真的不敢往下看,一看就感觉会掉到无底深渊。索道的执行距离到底有多长,我不知道,但是眺望的风景绝不一般,比玉龙雪山的大索道上看到的风景要好上多少倍。
  
  从索道站下来,前往天台,还有很长很陡峭的一段山路要爬。真的不是走,是爬。很长很长的石阶,望不到头,如若云梯,直插云端。不过,爬山再累,比进庙宇好,人在古木参天的寂静林中,自由自在,没有任何禁忌,没有任何约束。“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偶尔鸟鸣之声,让偌大的山,更空,更入境。人在旅途,即便我们和爬山的路人互相打气,调侃几句,也很快被山风山雨淹没了。
  
  爬着爬着,听到前面有惊呼之声,我们抬头一看,哇,一只体型硕大的猴子,端坐在我们上山的石栏杆上,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上来的行人,颇有凶意。又是一声惊呼,再看,两旁的树上又来了几只猴子,它们在树上窜来窜去,震得树叶哗哗地响,看来,树林深处还隐藏着更多的猴子。
  
  听得上面游人传话过来,你们把手里的东西全部放到包里,特别是吃的东西,这些猴子会抢东西吃的,各家的孩子带好了。正说着呢,就见一只猴子嗖地飞过,抢走了一个游客手中的塑料袋,猴子尖利的爪子抓破了袋子,里面的水果一路在洒落,其它的猴子一翁而上,捡走了地上的香蕉、苹果。我们爬山的狼狈一下子吓没了,一个个特别警觉,怕遭猴子袭击。呵呵,有趣,只知道武松过景阳冈,有老虎挡道,现在是猴子挡道,应了那句话“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有这些猴子在身后追赶,我们爬山的速度变快了,已经遥看到天台的峰顶,应该还有好几百个台阶吧。越是最好的风景,越触不可及,越要在期待中付出。真的很累,爬几个台阶就要休息一下,眼前浮现姑姑和母亲她们当年跪着爬天台的幻影,自己经历了,才被她们的精神感动和折服。临近山顶,爬完最后一段近乎直入的云梯,登上天台寺的那一刻,所有的疲劳都消失了。极目远眺,惊魂动魄。云雾缠绕脚底,近处的几座山峰时隐时现,可惜李白笔下的“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不能尽显眼前了。
  
  九华山,本名为九子山,因李白第一次登九华山,与诗友韦权舆、高霁同游,登山顶观九峰如九朵莲花盛开,三人并作一诗《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李白作首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从此九华山传名于世。所以,后来才有唐代刘禹锡登九华山誉为“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的赞叹。
  
  望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不会作诗,但眼前却真真切切蹦出这几个字眼。只这弱弱地一“望”,如飘叶浮萍,怎有毛主席那“问”的胆魄和底气。站在峰顶,突然感觉到自己非常地渺小,渺小得如佛前一缕烟,瞬间都可能随风而逝。世界是谁的?大概说,只能属于时间的。谁也主宰不了。
  
  这难道是我忽然的大彻大悟?不知道,我的悟性没那么好。只知道佛居深山,有节奏地敲着木鱼,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7)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遗憾玉皇顶

    回程路上思忖着未登玉皇顶的遗憾,竟联想到了断臂维纳斯雕像。残缺的断臂更能诱发人们...

  • 游上甘棠

    五一长假,我与好友蒋华一行六人游了江永兰溪勾蓝瑶寨后,吃过中饭,驱车来到江永上甘...

  • 触摸锡林浩特夏之心

    触摸锡林浩特夏之心 不知不觉,在锡林浩特生活已近十年。每年夏天或者回老家,或者出...

  • 风雨荆山桥

    “一代帝王乡,千古飞龙地”,故乡徐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许多文人墨客颇费诗章,...

  • 陪老家兄弟游零陵

    陪老家兄弟游零陵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国庆佳节的2日、3日,应我相邀,老家兄弟姐妹...

  • 局长请客

    小小的县城都知道,都港县税务局的刘局长最喜欢请客,而且每一次都是自己掏钱买菜、买...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