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游记散文 > 澄心堂纸畅想曲

澄心堂纸畅想曲

散文
时间:2015-02-26 09:25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银座书香点击:
        
   
  “山里人家底事忙,纷纷运石迭新墙。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这是清代诗人赵廷挥的诗句,古代徽州生动的造纸图景,成为人们诗意般的记忆。获悉绩溪新建澄心堂纸制作技艺坊,恢复失传己久的澄心堂纸制作技艺,我日前赴此技艺坊进行了探访。
  
  走进龙川水街的澄心堂纸制作技艺坊,看到的是小型化的制纸技艺展示场景,几名老艺人正在捞纸、晒纸、打浆,向游客们展示澄心堂纸的制作技艺。自古珍稀的澄心堂纸,是以闻名遐迩的龙须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这种长约一米、细长柔韧,极富弹性的龙须草,是龙须山风景区内独有的。澄心堂纸从原料加工到成纸,共有一百多道工序,整个生产过程全部由手工完成。
  
  据传,南唐后主李煜对澄心堂纸情有独钟,有非澄心堂纸不下笔墨的癖好,并特辟南唐烈祖李昇节度金陵时宴居、读书、阅览奏章的“澄心堂”来贮藏它,还设局监制这种纸,命之为“澄心堂”纸。由于李煜的喜爱,澄心堂纸成了宫中美色如玉的宫女之外的另一种专宠。酒色与艺术是这位皇帝的全部生活内容。追随宫中散发的薰香,他的头有点轻微的眩晕,暗淡的烛光下,他提起笔,像给宠妃封号似的,给光洁似雪的澄心堂纸封了个儒雅又很性感的名字——“黟川雪”。说来也怪,这纸像有灵性似的,带着皖南特有的清香气味,还混合着徽州溪水的原始气息,隐隐地诱惑着这位才艺绝佳的君主。他饱蘸浓墨,让干涸的笔尖蓄满墨汁,正在寻思如何下笔,不料一滴墨汁滴于纸上,并慢慢洇开,他的思绪有如春天的潮水波涌浪翻,即刻薄如蝉翼似的纸上现出几行清秀的字迹:“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萧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写的还是纸醉金迷的宫中生活
  
  任何物品,一但成了帝王的专宠,结局都是十分凄惨的,澄心堂纸也不例外。随着南唐的灭亡,这种纸与南唐一样,被封存了七十年,直到刘敞一次偶遇南唐宫人,才知这种被视为珍宝的宣纸在内府尚有所存。他用金钱贿赂内府官员,得到梦寐以求的珍宝。刘敞得纸后分赠十枚(幅)给朝廷重臣欧阳修,他没有独享,而又分赠两幅给挚友梅尧臣。梅尧臣得纸后欣喜若狂,作《永叔寄澄心堂二幅》:“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不久,大诗人苏轼也得到朋友的赠予,他也写诗夸奖澄心堂纸的奇妙。
  
  北宋一些书画家都曾与澄心堂纸结缘,留下许多动人的佳话。李公麟是李昇六代孙,从小受到家庭艺术薰陶,画得一手漂亮的人物白描。他的画友张舜民在题李公麟《阳光图》的时候,特别提到这幅画是用澄心堂纸画的,他写道:“澄心古纸白如银,笔墨清轻意潇洒”。当我们在博物馆欣赏李公麟另一幅名作《四十五神仙图卷》时,发现其用九张高不盈尺的澄心堂纸拼接而成,细观此卷,每张画面都是单独完成后再拼接,故在人物、山石、树丛、水纹的交界处,笔触并不相通。这很符合元人夏文彦在《图绘宝鉴》中所记“(李公麟)作画多不设色,独用澄心堂纸为之,惟临摹古画用绢著色”。澄心堂纸坚腻光润,丝丝如茧,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北宋蔡襄的书法《澄心堂纸帖》可作佐证。
  
  再说,梅尧臣十分幸运,五六年后,他又得到宋敏求的馈赠,这次不是两幅,而是一百幅!可以想见他当时高兴的情景。他立即写诗答谢:《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诗中详叙制作澄心堂纸的艰辛过程。首先在严冬时节,在冰冷的溪水中浸泡楮(黄檀)树皮,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取其舂捣成浆,再反复漂洗,将其白色长纤维上簾用手杪作,令楮皮黏液稠度均匀,再将弄薄晾干,整个过程十分复杂,需经百道工序。梅尧臣既知此纸制作之艰难,因而格外珍惜,并不轻易使用。
  
  又过几年,梅尧臣将纸样赠歙州刺史潘夙,希望借助他的力量仿制澄心堂纸,并随纸样赠诗一首:“永叔新诗笑原文,不将澄心纸寄予。澄心纸出新安郡,腊月敲冰滑有余。”潘夙没有辜负梅尧臣的希望,经过多名纸工的努力,终于将这种珍稀的纸造出来,并回赠梅尧臣三百幅。梅尧臣将两种纸作了比较,觉得仿纸质量远远不如五代原纸。于是,他给潘夙回诗道:“而今制作已轻薄,比于古纸诚堪嗤。古纸精光肉理厚,迩岁好事亦稍迟。”他希望潘夙能够改进工艺流程,制作出质量更高的澄心堂纸。由此可见,梅尧臣为仿制此纸所作的特殊贡献。
  
  由此让我想起一次黟县山村纸坊的造访,据说这里就是最古老的“黟川雪”的产地。简陋的原始作坊,怎能与雪白如银的澄心堂纸相联系?看那作坊的框架是用木条搭建的,开间不大,四面架空,顶部覆盖着石棉瓦。作坊里有巨大的水缸,盛满黏稠的汁浆,正在搅伴纸浆和黏合剂。这正是工人所说的捞纸工序,多半由年老而有经验的妇女担任。从此,我仿佛看到时光的倒流,从前的小姑娘,已变或今天的老妪。她们好像还停留在明清时代,她们每个动作仍然保留着往事沧桑。在我眼中,她们的举手投足都是规范的古典舞蹈,然而对于这些,她们认为不过是一种简单的谋生手段。可是我似乎看见了蘸满浓墨的笔尖在广阔的时间里疾走纷飞,古代的文化精英一一从眼前闪过:李白乘醉畅写奔放不羁的诗歌;李商隐愁肠百结,抒发无限忧伤的“无题”情结;而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带着离泪去寻觅凄凄惨惨的意境。就连气魄宏伟的《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在行云流水般的节奏里,明快地抒写那带有喜庆色彩的长篇……宣纸无疑是他们吐露心声的载体。雪白无暇的宣纸诱发了他们无比的想像力,只有当他们将全部热情倾泻在宣纸上的时候,那被诗歌充溢心灵灵魂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
  
  仿制澄心堂纸自唐至清,一千多年的岁月,一直是书画界梦寐以求的奢望,许多书画家亲自深入纸坊,与造纸师傅共同研究造纸的配方,但无论如何,后人仿制的澄心堂纸与南唐的纸,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就拿宋代来说,许多著名文人都在这种珍贵的纸上留下墨迹。屠龙《考槃余事》就说:“尝见宋版《汉书》,每本用澄心堂纸数幅为副”;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也说:“澄心堂纸,宋代诸公写字作画,多用之。”据说,欧阳修起草《五代史》也用澄心堂纸。所有这些都应理解为宋仿澄心堂纸,而非南唐故物。都要一睹南唐澄心堂纸之丰采,如今在南京大学存有一幅南唐时期的画作,这就是著名的国宝级书画《挑耳图》》(又名《勘书图》)。《挑耳图》是由南唐李煜时期画院待诏王齐翰创作,王齐翰是金陵人,他所画的《挑耳图》和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都是当时传世的名画,均是描绘当时南京的生活写照,亦均经历千年而不磨灭。据资料记载,《挑耳图》宽34厘米,长571厘米。画上是一座巨大的三折屏风,屏风上画着青绿山水。屏风前略偏左是一长条大案,案上摆放着箱匣书卷等物。右侧矮案前,一人坐椅上,手持耳匙,左目紧闭,挑耳时独有的神态和惬意,表现得楚楚有致,案上有勘书时的书卷笔砚。右边尚有一侍者,背身向屏风后探望。在《挑耳图》的左下侧还盖有李煜“建业文房之印”,那肯定是用澄心堂纸所作的名画。
  
  我们再看,元代夏文彦的《图绘宝鉴》云:徐熙“所画多在澄心堂纸上”;就连苏轼、黄庭坚的传世作品均有澄心堂纸本墨迹,如苏轼《书杜工部桤木诗卷帖》,黄庭坚《砥柱铭》等,都是写在宋仿澄心纸上的,可见当时仿纸的数量之多。以至蔡襄在《文房四宝》一文中说:“纸,澄心堂纸有存者,殊绝品也。”说明这种纸在北宋已是凤毛麟角了。清代乾隆也喜用仿制的澄心堂纸,他提倡仿制,他仿制的澄心堂纸,多为斗方式,纸质较厚,可分层揭开,一般是彩色粉笺,还绘有泥金山水、花鸟等图案,纸上均有长方形隶书小朱印,印文为“乾隆年仿澄心堂纸”。这种仿纸无论形式与质量与原纸相去甚远。
  
  如今,市场上尚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坊间仿制的澄心堂纸出售,售价百张在万元之上,专供出口或国内知名书画单位使用,其薄如蝉翼,且又柔韧,尤宜写字,但与南唐之澄心堂纸有何差距,不得而知。让造纸专家去评论罢!
  
                            (散文编辑:淡然)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导读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遗憾玉皇顶

    回程路上思忖着未登玉皇顶的遗憾,竟联想到了断臂维纳斯雕像。残缺的断臂更能诱发人们...

  • 游上甘棠

    五一长假,我与好友蒋华一行六人游了江永兰溪勾蓝瑶寨后,吃过中饭,驱车来到江永上甘...

  • 触摸锡林浩特夏之心

    触摸锡林浩特夏之心 不知不觉,在锡林浩特生活已近十年。每年夏天或者回老家,或者出...

  • 风雨荆山桥

    “一代帝王乡,千古飞龙地”,故乡徐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许多文人墨客颇费诗章,...

  • 陪老家兄弟游零陵

    陪老家兄弟游零陵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国庆佳节的2日、3日,应我相邀,老家兄弟姐妹...

  • 局长请客

    小小的县城都知道,都港县税务局的刘局长最喜欢请客,而且每一次都是自己掏钱买菜、买...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