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世俗闲话 > 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

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

散文
时间:2012-04-02 07:00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孙厚举点击: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后来,清明与寒食合二为一,而寒食又成为清明的别称。
  关于寒食,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无奈自杀身亡。公元前655年,晋公子重耳(晋文公,时年43岁)为避杀身之祸越墙而逃。随行的有好友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武子及介子推等人。重耳逃亡国外,历经千辛万苦,受尽人间奇耻大辱,衣不遮体,食不饱腹。有一天,重耳忽见碗中有肉,香气扑鼻,便几口吞下,回味无穷。这时重耳发现介子推行走跛脚,因问其故,方知碗中之肉乃是介子推腿肚之肉。重耳深受感动,声言:“有朝一日我重返晋国,一定重赏介子推。”重耳在国外逃亡19年,于公元前636年返回晋国,是为晋文公,时年62岁。
  重耳回晋过黄河时,狐偃说:“臣同君周游天下,过失多矣,愿从此与君别。”
  重耳说:“我返晋国,若不和您同心,河伯作证。”随即将壁玉扔于黄河,与狐偃明誓。介子推见了笑道:“苍天助公子兴,狐偃以为己功,以此向君邀功,乃是耻辱,我不忍与他为伍,”说完,竟私自过黄河隐蔽起来。
  重耳回国后修明政务,布施百姓,赏赐逃亡随从人员,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封。介子推闻知,认为君臣狼狈为奸,不愿和他们相处,于是背着母亲隐居于绵上山。晋文公得知介子推隐居绵上山中,便把绵上山封给介子推,同时派御林军上绵上山搜索,可是搜遍全山,不见介子推的踪影,军士千呼万唤,介子推就是不肯出山。
  这时有人出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准会自己走出来的。”于是晋文公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待大火熄灭后,仍不见介子推出来。晋文公带人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活活被烧死了。晋文公悲痛欲绝,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了一阵,然后安葬遗体。这时晋文公发现介子推的脊梁堵着一个柳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他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上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清明前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第二年,晋文公带领群臣,身着素服,徒步登上“介山”祭奠介子推,以示哀悼。行至坟前,忽见那棵大柳树死而复活,枝叶繁茂,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大柳树,百感交集,像见到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大柳树跟前,珍爱地掐了几根柳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大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晋文公常把血书藏于袖中,作为自己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成为春秋五霸,国强民富。晋国百姓安居乐业,非常怀念介子推,所以每逢介子推死日,大家禁止烟火,食冷食,以表哀悼;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模样,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以召唤介子推的英灵,后来这东西就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从此以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节,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鸡蛋、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食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到清明,人们用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时,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正是民间祭祖埽墓的大好季节。扫墓习俗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孟子》一书中曾记载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偷食祭品之事,可见战国时代埽墓之风气已很盛行。到了唐玄宗时,皇帝下韶定寒食节埽墓为“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到来,“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渐成为社会的重要习俗。
  寒食节时,人们禁火,又吃冷食,为防止寒食伤身,於是又有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大家出来晒晒太扬,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祭祖感伤外,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要过出民族特色,怀念先人的功德,以激励今人的奋进。同时还要不断进行改革,去掉陋习,使传统节日过得更有意义。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