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世俗闲话 > 福商

福商

时间:2015-11-11 17:03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古道瘦马点击:
        
  我不知道,先前有没有人提到过“福商”。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以为,这是自己杜撰的一个词儿。我赋予它的含义是:人的感知幸福的能力。
  
  如果说,智商源于遗传,父母智商的高低,对孩子的聪明或愚钝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情商在于培养,情商的高低,与后天的学习历练密不可分。那么,福商呢?似乎与先天、后天都不甚搭界。
  
  福商应该和什么有关呢?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一位皇帝闲来无聊,问众大臣:“世上什么最好吃”?那回答自然是五花八门:有说海参鲍鱼的,有说人参燕窝的,有说熊掌鱼翅的……,这时一位大臣站起来缓缓地说“ji”。哈哈,“鸡”?众大臣向他抛去了不屑一顾的鄙夷目光。“皇上,微臣说的是饥饿的饥,饥饿的时候东西最好吃”。那位大臣辩解道。于是,皇上和众大臣面面相觑,点头称是。这个故事可否说明一个现象:人越是贫穷潦倒的时候,感知幸福的能力越强。如能,这便是我对福商源于何处的理解。
  
  如果说上面的故事十有八九是杜撰的。那么下面的事儿确是我亲身经历的。
  
  三十多年前,我在山东一个部队里供职,那时月薪60元。我省吃俭用,咬咬牙,花光了三年的全部积蓄,在一个秋天兴高采烈地置办了两个大件:一台红灯牌收音机,一辆凤凰牌自行车。那自行车是我软缠硬磨,用一个亲戚的供应券买的。我用了现在装修房子都没有那么上心的劲儿,把它打扮漂漂亮亮:车梁缠上透明的饰带,坐垫罩上针织的彩套,辐条上安上使行走起来宛如流动花环的彩色羽毛。或许因为那时年轻的缘故,每天有事无事地都要骑上它遛一圈儿,骑车的时候,我总喜欢把那铃儿摇得脆生生的响,再不就是吹着亮亮的口哨,多久也不觉得累。那个得意呀,今天想来都美的不行。记得那时我还写过一首打油诗:出门有辆“扶而夹”,进家有台“小戏匣”,隔三差五吃个虾,皇上不过如此嘛。如今,彩电、冰箱已经不再是奢侈品,手机、轿车亦早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美味佳肴也成了家常便饭。可不知怎地,我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当年骑自行车,听“戏匣子”的感觉了。“吃嘛嘛香”,充其量不过是广告语罢了。
  
  那时候,我当兵的地儿离家区区五百公里。就是那五百公里,在当时的感觉却好远好远。因为回一趟家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即便十分顺利,也得一个昼夜:先坐一宿火车,然后再坐一天的汽车。万一赶不上合适的班次,或遇上火车晚点(这是几乎是每次都会碰到的),什么时候到家就很难说了。此外,一路上的艰辛也是难以想象的,没有坐位、吃不上饭是常有的事儿。但那时,却真的一点儿也不觉得苦,因为满脑子里装的是尽快见到亲人的渴望。到家后,亲戚邻居们会呼拉一下子围过来,长辈们拉着你的手,上下端量着你的高低胖瘦,孩子们先是怯生生地向你身上投去好奇的目光,不久便欢笑着在你身边嘻闹。这时父母笑呵呵地搬出家中大小不等、高低不一、颜色各样的凳子,一边招呼大家坐下,一边为客人们敬烟倒茶,给孩子们分发糖果点心。自然,这烟茶糖果都是我带回去的,家里没有。接下来便是乡亲们对我云天雾罩地发问,无非是些“山东出不出大米”、“部队上能不能经常吃上肉”的话题,从没见过火车的孩子们还会缠着我问:“火车有多长,坐上去可舒坦”?我问他们的也不外乎是些诸如“今年的收成如何”,“工分可比去年值钱些”的事儿。茶续了一遍又一遍,烟敬了一轮又一轮,花生瓜子皮儿在地上铺满了厚厚一层。老少爷们仍毫无倦意,我也忘却了旅途中的劳顿,满屋里荡漾着欢乐的笑声。“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人间无数”。我想,当年宋代诗人秦观的感觉应当和我此时的心情是相同的。
  
  现在呢,到我老家通了高铁,五百公里俩小时,上车便有座,绝无拥挤之虞。列车班次也多,亦无失乘之虑。老家的亲戚朋友但凡有点什么因由让我回去,我即可拎包便走,绝不误事。便利真是便利了,但那种回家的感觉也已不复存在了。你看,到了家乡碰见熟人,人家淡淡地一句“哦,回来啦”?我呢,也是纯应付地一句,“嗯,你好”。接着手一握,各自离去,热乎味远不似从前,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幸福感呢?
  
  由此,我又想到了通讯。过去,在一般人说来,写信几乎是唯一的通讯手段。相距几百里地,一封信在道上得走个把星期。那时部队里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我们这些兵(尤其是新兵)们,整天盼望着亲人的来信。每逢邮差一来连队,大伙儿会马上把他团团围住,翘着脚尖,伸长脖子,看有没有自己的家信。有,便高兴得欢天喜地;没有,立马满脸沮丧。那时看信也认真,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看完后还把它藏在贴身的衣袋里。“家书抵万金”,一点都不假的。如今呢,通讯发达了:电话、QQ、微信、视频,自然还有许多我所想不到的。无论是在异国他乡,还是远隔千山万水,想和谁聊天,见面,只需手指轻轻一点。可是呢,聊完也就完了,很少在心里去回味它。其满足感、幸福感绝不能和过去读家信同日而语。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这些过来人,大抵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尽管那时日子过得很苦,但我仍然在心中充满了对它的悠悠的怀念。那时快乐不多,但却质朴纯真。虽然那快乐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值一提。
  
  诚然,我这样说,丝毫无意排斥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的便捷,也更不想为获得幸福感而回到过去的贫穷落后。只是担心日子越来越好,人们的“福商”却越来越低,身在福中不知福。因为现在“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人太多了。我之所以撰写此文,仅旨在进一步地唤醒人们的感恩意识,一起来拒绝幸福面前的冷漠和麻木。从而去珍惜今天的幸福,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如能如斯,我便又幸福了一把。
  
  (2015年11月写于泰安)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