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世俗闲话 > 师论

师论

时间:2017-09-20 20:51散文来源: 散文作者: 龙岳云点击:
        
这是一个富了的时代,这是一个穷了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彷徨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世纪。
在这个世纪,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不断爆炸性发展,欣喜之余,一组尖锐的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正视它的存在。就是物质文明提升和满足了人类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在毫无限制地刺激与鼓励着人类追求物欲享乐、崇尚超需求消费的所谓现代生活方式。人类被不由自主地带入了一种全新的生存状态,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心灵的关系随之渐趋紧张。
人类之所以能随着时光的推演而进步,就是人们对大自然、对社会、对自己的内心认识得越来越深入细致。显然,在这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我们对自己的内心、自然、社会的认识稍显力怠,以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不断遭到破坏。在今年20国集团的国家和政府首脑的发言中,气候问题、移民问题不断被提及。我们醒悟了,不可以再以牺牲我们的生活环境来换取我们的物质文明。
可是,西方文化在这方面乏力不堪,虽曾凭借科技,让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也让美国在短短两百年间崛起,成为霸主。可是也没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改变不了它进入了物质疲惫时期的命运。西方文化再也不能全领世界文化了。
这个观点在,上世纪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早已意识到,他认为世界的未来在中国,人类的出路在于中国文明。西方哲人梦里寻他千百度的良方,蓦然回首,早在中国。中国的儒道思想就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反对针对自然和环境世界的统治和征伐欲望。中国著名学者季羡林曾在中西文化交流上,直言只有中国文化能拯救世界,近几年,中国儒文化在世界各地不断,形成了一股国学热,纪念孔子、提倡读经、赞美儒学道德、谈论儒学的复兴等,都在逐渐证实季老的断言。我们正在迎接一个新的世纪,中国的文化复兴之路。
复兴儒道,振兴中华,在民族文化重建和再生,呼唤民族文化的创新和超越过程中,铜仁碧江紧随国之大势,提出强教兴碧江。在振兴碧江之路中,我立身教育群体中,能望先贤高哲之项背,实在幸哉!虽才薄学浅,却以置身其中,又怎能浑浑噩噩?若缄默不言,又置教师身份于何处,更何况,我是一个有话不说辄如骨鲠在喉的人,不吐不快。
“古之王者,建国建民,教学为先。”不过时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教师不在重要了”。从教育本身来看,在这个互联网主导的时代,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内事问百度,外事找谷歌。足不出户,内外大小事一样能了然于心。不必听老师谆谆之语,一样看清是非黑白。 “传道授业解惑”不在那么重要。
另外是教师者,不可否认,目前我们还是在西方的物质文明中沉浸,依然处在拜金主义的巅峰。许多家长和学生认为文化够用就行,他们对够用的定义也就是能写名字,能读通文件即可,因为这两样,足够使他们的孩子能够穿金戴银,满足个人的享乐。因此使教师常受冷遇。
教师真的不再需要了吗?不然,不管任何时代,人们都不会抛弃文化,就像我们不会抛弃自己一样,人对文化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因为只有产生文化交流,才能推动文化的进步。只有文化进步,人类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纵观中国教育发展脉络,从学在官府到私学的崛起,再到教育大众化,历经几千年,几千年的文明延续至今,毋庸置疑,教师在这历史长河中扮演的角色是举足轻重的,没有教师,多少先进文化会长埋黄沙,没有教师,什么样的文化又能经得起时光车辙的压碾,没有教师,人类的不知道要经历多少个春秋才有今天这番景象?
古之排辈:“天地君师亲”,可见教师在社会被认可度相当高的,封建社会里谁敢对皇帝怒目凶相,也只有帝师,一个无限权利的人居然也要接受别人的严声力呵,这不是呵斥他的人比他地位高,而是那个人在他心里位置重。深究其缘由,其实不是教师这职位受人尊崇,而是教师身上负携的东西值得人们去尊重——文化。
没有文化我们眼睛一片漆黑,我们的世界一片空白,所以的一切都要自己手触鼻闻,所有的美与丑,好与坏,都要自己去感觉和分辨。短短几十寒暑,能感知多少?明辨多少?如果没有文化的传承,后人一切又要重头。如果没有文化的延续,又怎能与时代一同进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阅读,可以扩大生命的张力,我们可以足不出户,一样能阅世间百态,览天地的光怪陆离。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不争不辨,一样明白是非美丑。教师就是扮演传承和延续文化的角色。
而今时今日的学习手段和工具,要求教师更加专业,若教师一味拾人牙慧,抱守糟粕而混迹育人行业,怎么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呢?因此,需不需要教师?取决于教师身上的文化值不值得学习,看教师是知识的搬运工,还是知识的缔造者?
要强师,首先是教师持身要稳,立身要正,使自己变得专业。因为教师是自愿献身于教育的人,不是为了谋生而工作,把教书当成一种职业,一种养家糊口的手段。而是出于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前几年,耶鲁大学校长 小贝诺.施密德特曾公然抨击中国教育者,说中国没有教育家。他说:中国的学者退休的意义就是告别糊口的讲台,极少数人对自己的专业还有兴趣,除非有利可图。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事业。
他的话颇是偏激,却不不无道理。在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肆意下,部分教育者偏离了本职也是有的,如果教育者对教育本真价值没有深刻的理解,就不会去创造自我,实现自我。一个不会创造自我、不敢去实现自我的教师何谈教育。教师没有了理想和激情,也就是失去了教育生命的精神底色,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教师只有对教育有超越世俗的追求,才能保持住对教育事业的坚守和操守。只有体悟到自己的事业与祖国的命运密不可分,才会有面对困难和诱惑的勇气,守在教育前线默默奉献,痴心教育。
教师需立身,更需立德,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应是发自内心的,超越功利的,做不到蜡炬成灰,至少也是满腔热忱,淡泊名利的。道德,一个人的灵魂和核心,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的是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最根本区别。“师者,人之模范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方能以身作则,若一个教师不能区别他人他是一位教师,这老师是失败的。教师之德,在于行爱,鲁迅对教育之爱打个形象比喻:“教育之爱,犹如池塘之水,没有水哪来塘,没有爱哪来教育?”一个教师没有大爱,教师爱不了学生,常言道:师者,耕他人之田,荒自家之地。若无自我奉献精神,怎么抵制住人性的私心。没有大爱,教师爱不了自己的事业,试想着,一个人默默无闻的守着三尺讲台,呕心沥血翻阅的自己青春,一页一页的看着它老去,最后却是隔着篱笆去听人笑语,自己终寂静一生,不涉繁华,只守了个清贫。没有强大的爱支撑,谁抵得住寂寞,远离名利角逐?外边的世界那么大,谁不想去看看?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2)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