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读后感 > 读李煜、李清照亡国之词有感

读李煜、李清照亡国之词有感

散文
时间:2012-05-09 06:57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清扬婉兮点击:
        

  清人沈谦在《填词杂说》中云:“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行本色。”确实如此,李煜、李清照二人词作都是我手写我心,感情真挚、语言明白,都呈现悲愁美。二人的亡国之音更为显著,打动了无数读者,这都同二人同样经历国破家亡的深悲剧痛人生经历有着密切关系。同是写亡国之音,但是有着不同,从人生经历、词的意象、词的表现形式、词的表达技巧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
  
  一、亡国之音中的异中之同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时称“李后主”,25岁(961年)即位。“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的李后主,的确生不逢时。即位时的南唐已经奉宋朝正朔,国势倾危。而李煜能做的,除了向宋纳贡称臣,就是寻欢作乐,苟且偷生,沉湎于奢靡的宫廷生活。
  
  从前期词《玉楼春》可以得知:晚装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春水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上片描写了宫廷舞会情景。刚刚化了妆的宫女们,各个肌肤雪白,靓丽耀眼。她们舞动着衣裙,鱼贯而入,在大殿上载歌载舞。舞会上笙箫齐奏,声音响彻天宇。下片描绘了舞会后赏月的场景也极为奢靡。李煜不顾君主身份命随从吹灭红烛,纵马驰骋在春夜皎洁的月光下。
  
  975年,宋灭南唐。李煜肉袒投降,被俘到宋都汴京,封违命候。此时作为亡国之君,阶下之囚的李煜其词风也为之大变。用王国维的话来说是:“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概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也就是说李煜词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
  
  这个时期,词风从清新唯美变得沉痛苍凉。“亡国之音哀以思”其词作之创作也达到了顶峰。“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通过伤春来抒发亡国亡家之痛,一切景语皆情语。他恨国破家亡,恰如“一江春水向东流”。
  
  而我们的易安居士,在数百年后也有着类似的人生——先甜后苦,她也经历亡国之痛。
  
  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宋代山东历城人(今山东济南人)。其父亲李格非,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后四学士”之一,曾官至礼部员外郎;其母也善文,工词翰,在封建时代她给李清照树立的绝不是三从四德的规范,因此在诗词方面她给李清照带来了一定深刻的影响。18岁与赵明诚结婚,夫妻相敬如宾,十分恩爱,可以说的上幸福美满。我们可以从她前期的《减字木兰花》中可见: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描绘了一个少妇娇羞动人的姿容,反映了新婚初期闲适、幸福的生活。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以及赵明诚病故,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驱走了平静安逸,也给她的心境蒙上了一层阴影。再加上流离,被窃,大病使她的词风渐变沉痛忧郁,甚至凄凉惨恻。她前期的词写的是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题材,表现的是女词人多愁伤感的个性,而后期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上升到蕴荡着国仇家恨的深重感慨。一曲《武陵春》为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
  
  亡国之音中的同中之异
  
  (一)意象
  
  在李煜38首词中,“梦”意象出现14次,占全词1/3强。有“春梦”、“闲梦”、“醉梦”、“归梦”,还有无梦之梦,不一而足。可以说,写梦贯穿了李煜创作的始终。
  
  弗洛依德在《释梦》中说:“无论如何,梦总有一种意义,即使是一种隐意;做梦是为了代替某种其他思想过程。”又说:“梦的内容乃是愿望的满足,而梦的动机在于某种欲望。”李后主以梦写自己的悲哀,寄托故国之思,正是他的“愿望的满足”。他曾做过一些美丽的梦,有时梦见南国的芳春,有时梦游热闹非凡的上苑,在梦中求得暂时的心理平静,而梦醒后则是更深的痛苦。他慨叹“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更为痛断愁肠的是,他有时想梦归故国也未能如愿。李煜后期的写梦词,是他对亡国之痛的一种精神上的弥补,充盈着辛酸的血泪,常常激起我们感情上的共鸣。
  
  在“梦”这个虚幻的世界里有着帝王般美好生活的贪恋,有着浮生如梦,及时享乐的感叹,有着对现状无奈的挣扎,有着一颗赤子之心,有着血、泪交织的哀痛,有着对故国的思念和悔恨。且看【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前3句听雨声,伤春意,感寒重,这种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凄凉与孤寂,无限悲苦溢于胸中。正是寒意难忍之时,急转笔锋,梦里竟不识趣地贪恋着过去的帝王欢快的生活,这种截然相反的苦乐的鲜明对比益发思念故国的种种欢乐,痛恨现在的无能为力,无所事事的囚禁生活,正如俞平伯《读词偶得》中说:“夫后主之情之深,生活变化之骤,与处境之非人所堪,凡此种种,或非我辈所能想象体会者也。”
  
  自古有“女儿如花”之说,花与女人有不解之缘。“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易安词里有大量的写花之作。在《李清照全集》里共收易安词65首,论者统计一下,其中直接或间接写花的竟然有54首,在词篇里直接用到“花”字38次。看到易安词里的花朵就如看到她本人,花开花谢,芬芳枯荣,也舒放着一代才女李清照的写意人生。
  
  前期词中描绘的是赏花的乐趣,后期则是以花自喻,表现在国破家亡动荡时世如风吹雨打,她饱受“晚来风急”如花一样的年华与生命消散凋谢了,一去不返了。
  
  且看她亡国之音中有关“花”的词句: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菩萨蛮】)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蝶恋花】)
  
  这些词中对“花”的描绘都没有早期“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闲情”吟花弄叶,而是把家恨国仇与一个人的凄凉与悲痛借花来消散。
  
  在易安词中常见的花有菊、梅、桂、芍药,而咏梅尤为惊叹。
  
  且看《清平乐》一词: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花还是昔日的花,而花相似,然而物是人非。南渡前,夫妇志同道合,抗礼相待,生活幸福美满,可是如今国破家亡,哪有闲情逸致赏梅,寄寓自己今昔之感和亡国之忧。
  
  (二)表现形式
  
  李煜词中的亡国之音,首先主要是通过追怀故国表现出来的。其在位期间,不修政事,屈辱苟安,沉湎于奢靡娱乐的宫廷生活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谙声色,不恤国事”的统治者。然而成为阶下囚时,唯有追忆往事,怀念故土,无限惆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悔恨自己拱手将江山送给他人,只能感叹:“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一国之君成阶下之囚,凄惨绝伦。往日种种盛世繁华,一旦国破家亡,弃国远走的仓皇,亡国之君的感怀,平白写来,仍是酸楚难抑,不只是相对垂泪能解。且看他的【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亡国之音所体现的思想情感是悔恨。他作为一国之君,最大的痛苦与悲哀莫过于失去江山“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最大的耻辱是由一国之君变成阶下囚。以前的呼风唤雨、恣意而为,如今身为囚徒失去自由“多少恨,昨夜梦魂中”。通过写梦境的美好,反衬出后主的亡国之恨,对过去治国无术之恨,对过去荒唐的生活的悔恨。
  
  李清照词中亡国之音主要表现在怀念故乡,思念家乡及悼念亡夫、对亡夫的思念之上。易安居士首先是个女人,其次再是个词人。她有这普通妇女的情感,也有着超脱一般女子的豪情与才气。“靖康之变”让她漂泊流浪30余年,她居无定所。丈夫逝世,膝下无子,孤身一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找不到,这一切无疑会激发她对故乡的思念,对丈夫的思念。
  
  一首【临江仙】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叹,而且道出了成千上万想恢复中原人的心情,貌似闺情,实蕴国恨。国破家亡,奸人当道,个人愁苦,对故土怀念,对亡夫的悼念只能用曲笔婉达: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李清照亡国之音所体现的思想情感是悲愤。“靖康之乱”打乱了她原本的宁静与美好的生活,孤身一人四处飘泊,这一切激起了她丧夫亡国之恨,漂泊之哀。且看她亡国之作【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此词表明自己所处的时代与屈原相同。南宋统治集团一味求和不图恢复,“直把杭州作汴州”,丈夫去世,自己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因而内心积郁着对南宋统治集团的无比幽愤,而这无比的幽愤将以满腹经纶,以诗词写出“学诗谩有惊人句”对国破家亡的悲愤宣泄出来。
  
  (三)表达技巧
  
  李煜的词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他摒弃了花间词过分地辞藻修饰,而变为平民化、口语化、本色化的语言。使词清新自然,朗朗上口,并使读者感到特别地亲近的味道。一句“人生愁恨何能免?”明白晓畅,人人理解,在这艳艳文风盛行的五代,可谓是独树一帜,卓尔不群。
  
  李煜词中白描手法比比皆是。【破阵子】、【虞美人】等词作,都是用白描手法写就,字字含血,句句有泪,以平凡的语言表达不平凡的情感。作为一名囚虏,他无心对词精雕细琢,然而正是这份感情的真情流露,才使得李煜的词具有如此之高的艺术感染力。
  
  如【浪淘沙】(窗外雨潺潺)中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看似平常,却表达了作者无限的哀思之情。春光已尽花满地,唯有流水不知停。繁华已消逝,一句“天上人间”,表达了作者与世间欢乐的永别,悲愁无限。
  
  李清照善于运用创造性的语言塑造生动的外部形象来揭示人物蕴藏的内心世界。如【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中所塑造的凝眸楼头望归舟的思妇形象。“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人已远去,留下自己,形影孤单,相思难解。此种相思之情,只有楼前无情的流水,知道我终日凝眸远方,盼望着亲人回来。借物言情,把别时的心理活动,描绘得惟妙惟肖,凄哀感人。这二句写出了一个如呆如痴、望眼欲穿的主人公形象。
  
  在李清照词中传统的抒情手法——借景抒情,发挥到了极致,易安居士也在传统诗歌创造手法——铺叙,其功能上得以扩展并带有个人性特色,然而对比手法也常见,其将无形的感情形象化、具体化,也是李清照词的一大创造。总的来说,李清照词作的表现手法更加绚丽多彩,千姿百态。她以女性独特的口吻叙述不同的人生。
  
  总的来说,李煜、李清照他们人生的经历和词的创作都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他们都是在经历了家破国亡的苦痛之后,才登上词的艺术巅峰,走上了词史上一流大家的位置的。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4)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