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读后感 > 再读曾国藩

再读曾国藩

时间:2013-04-15 20:22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沧海一笑57点击:
        

       因为曾国藩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也因为曾国藩是蒋介石所膜拜、毛泽东所推崇的人,还因为曾国藩是湖湘著名文化人,所以,作为湖湘一位想研习些文史的我,快餐般拉拉杂杂看过些介绍他的文章,并囫囵吞枣似地看过唐浩明先生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曾国藩其修德、积学、齐家之法,其处世、行政、治军之道,无不令我感叹之、仰止之、敬佩之。

《曾国藩》洋洋洒洒百余万字,粗读一周,细读一月。十余年前的阅读,当然是粗读。当年或年轻气盛,或事业小成,故而无论行政还是从文,总不免有些急功近利。那时,花一个月来细读一本书,该是何等地奢侈!我是不能、也舍不得这么奢侈的。故而,至今才偷得闲暇,重读鸿篇巨制《曾国藩》。

人说“粗读致用,细读养心”,这话是颇有些道理的。在“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神”之年读书,神凝气定,登高望远,浮躁转沉稳,功利化无为,感受与先前不同了许多,应该是更客观,更全面,更深刻了些。、

 

 

曾国藩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他的学养。

早在1917年,毛泽东就有了这样的感慨。在他给黎锦熙的信中,就谈到了这个问题:“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再打开《清史稿.曾国藩传》,其结束语为:“国藩事功本于学问,善以礼运。”

二十三岁考上秀才,二十四岁中举,二十八岁赐同进士出身。进入翰林院后又历经多次朝考,十年期间从七品一跃成为二品大员,遍兼兵、工、礼、刑、吏各部侍郎,曾国藩顺遂的官运极为罕见。

曾国藩的升迁一靠考试,二靠奏对。考试,当然就是考学识,考功夫。奏对呢,靠的则是见识和胆略。

曾国藩当然不是“考试型”的官。但正因为他学富五车,学以致用,使得他的见识和胆略均有过人之处,才得以官运亨通。

其实,曾国藩在京城的幸运十年,只算小小的成功。而在平洪、杨之乱后的入阁拜相,以致封侯赐爵,才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顶点。

而这一切的取得,依然靠的是自己的学养。

在曾国藩准备出山办团练前夕,他以弟子之礼拜会了对程朱之学颇有研究的、曾任太常卿的唐鉴。唐鉴送了他一本书(朱子全书)和八个字:即检摄在外,在‘整齐严肃’四字;持守于内,在‘主一无适’四字。这些,无疑在他以后的行政、治军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办团练初期,因为有诸位师友的举荐,更有皇上的支持,所以曾国藩难免有点忘乎所以,因而自设审案局,随心所欲抓人杀人,惹得地方军政官员火气,联合弹劾他、掣肘他,使他办事事事不顺,行路处处受阻。他迫于无奈,只好移师衡阳。湘勇的队伍日益强大后,奉命攻岳州、下武昌、克汉阳、进江西。由于军费的不足,曾国藩一面向朝廷申请了一千张空白部照,按钱捐官;另一方面自作主张办厘局收厘金,又惹得当地政府火冒三丈,集体上疏弹劾他。战事败多胜少,祸事缠身的曾国藩正苦恼彷徨、欲死不能时,丑道人陈敷送他的《道德经》和五字箴言“柔弱胜刚强”激发了他学养宝库,他顿时大悔大悟,大彻大明了。知自己“前此不十分顺心,盖全用申韩之故也”,而古往今来,纯用申韩,有几人功成身全?

于是,此后的曾国藩用人处世,全在了这五字箴言里,故而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他领导的湘军也从此所向披靡——下两江,克金陵,平洪杨。

试想,如果曾国藩自己没有精熟《道德经》的学养,单凭丑道人一番话一本书,就能使曾国藩豁然开朗?

所以,我总固执地认为只有有学养的人,才可能把官做到极致。因为古往今来的许多慧语箴言,总会及时地给博学者敞开智慧的大门。抑或你为些蝇营狗苟的琐事烦心,它会给你理清思绪,豁然开朗。

 

 

鸿鹄之志,是支撑曾国藩伟业的原动力。

人若无志,像无头苍蝇到处乱窜,事倍而不见功。

曾国藩少年时期的立志,与其父亲曾麟书的耳濡目染密不可分。四十三岁那年,曾麟书在第十七次应童子试中,终于成为了一名秀才!从而改写了曾氏家族入湘四、五百年间没有功名的历史。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曾麟书明白自己不可能再在科举中走下去了,故而十分希望长子曾国藩用最短的时间,走完自己想走而没有走的科举路。肩负着全族希望的曾国藩果然不负众望,二十三岁考中秀才,二十四岁考中举人,二十八岁赐同进士出身。尔后,又朝考一等,故而官运亨通,十年七升,从七品擢升为二品侍郎。

作为读书人,这应该算功成名就了吧?但曾国藩还有更大的志向。他曾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址,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若夫一己之屈伸,一家之温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从他的话中,不难看出他的高远的志向。当然,主观的志向还会带来客观的结果:他还可以更进一步光大曾氏家族,争取做个一品、或是封侯封爵的官员!

正当他踌躇满志地向自己的辉煌未来迈进的时候,一纸噩耗传来,将他打进了冰窖里:他母亲逝世了。慈母溘然逝世,这事自然可悲,然而还有更不好言说的是,按大清律例,为母守孝得满三年。三年,该有多少次机会失之交臂,该有多少个希望成为泡影啊。

所以说,曾国藩此时应该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要为慈母守孝,另一方面又为仕途的搁浅而心有不甘,或说是遗憾。

祖父那个蟒蛇精投胎的梦,左宗棠的大义荐贤,罗泽南的感染,唐鉴的激励,更有陈敷的游说,尽管一环扣一环地向他展示出山的可行性,但这些其实都是外因,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曾国藩自己心中的那个大志——入阁拜相,封侯赐爵!

曾国藩心里应该是感谢洪、杨作乱的,要不他哪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伟业?在前方耀眼光环的诱惑下,才守孝几个月的丁忧侍郎曾国藩扭扭捏捏了几番后,终于心安理得地踏上了剿匪的征程。

一代世袭罔替的一等侯爵,就这样诞生了。

“先做好人,才能做好事”,这句格言当然是众所周知的了。然而,做人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志,恐怕有的朋友不甚明白。立志,就是在自己眼中做人。如果你胸无大志,那你自己在自己面前也没做好人,又怎么在人家面前做好人呢?如果你做人不行,又怎么能干出辉煌的事业呢?

 

 

曾国藩的德和他的学养一样,同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换句通俗的话说,是曾国藩的人格魅力,奠定了他成功的基础。

老祖宗屈原说过: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菜根谭》里说得更直白:德者事业之基。

《左传》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曾国藩真正开始注重德行的修养,是在京师师从理学大师唐镜海以后开始的。先生的“检身之要,读书之法”,深入了他的骨髓,自此,读书与修身,成为了他生命的主要形式。

立德、立功、立言三者居其一,就足以令人永垂不朽、流芳百世。在曾国藩看来,这三不朽中立德最难,而且也最空。

德要立,立的是圣人之德。中国圣贤内圣外王之道,即大学上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个步骤。而最基本的则在于诚意、正心。曾国藩在给家乡《湘乡昭忠公祠记》的开头写道:“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就足以说明他对“诚”字的推崇。至于正心,有曾国藩给其九弟的信可见端倪:“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章明鉴临,予不食言。”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很震撼!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员,竟然在他仕途逐渐辉煌的时候不仅立誓做官不发财,而且还明言以做官发财为耻,多么地难能可贵!而且,曾国藩言行一致,真正做到了终身清廉。

德要养,养的是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正大刚直之气是也。咸丰九年,正是曾国藩和太平军生死决斗的时候,他却从容摹拟,将中国几千年来的思想家、哲学家、著作家、文学家重新估计,共得三十二人(其实有三十三人),作成《圣哲画像记》一文,命儿子图其形象悬诸壁间,作为终身效法的楷模。

他所列的三十二个人是:

文周孔孟(文王、周公、孔子、孟子)

斑马左庄(班固、司马迁、左丘明、庄周)

葛陆范马(诸葛亮、陆贽、范仲淹、司马光)

周程朱张(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张载)

韩柳欧曾(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鼎)

李杜苏黄(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

许郑杜马(许慎、郑玄、杜佑、马端临)

顾秦姚王(顾炎武、秦蕙田、姚鼎、王念孙)

以上三十余位圣哲,就是曾国藩养德效法的榜样;他们的学术思想和德业文章,就是曾国藩养德需要的营养。所以,他节俭自守,不逾越一分一寸。他官至总督,享一等侯爵,依然每日吃饭以一荤为主,有客时略略增之。他的布袍鞋袜,全由夫人媳妇为之。最令人感叹的是,他三十岁时,曾制一件缎子马褂,惟遇新年及庆贺时着之,一直穿到死。

德要施,施的是自身需要。帮助别人,其实不仅仅是别人需要,而更重要的是:帮助别人,应该是施德者自己修身的需要!心中有德的人,应该这样想。曾国藩在洞庭湖初遇杨载福,正是杨载福冒险救人救排之时,他就情不自禁地要请杨载福喝两盅,完了还推荐杨载福去长沙投奔湖南巡抚骆秉章。做完这些的时候,曾国藩“心中甚是快乐,一个多月来母丧的悲戚暂时淡忘了些。”后来,杨载福成了著名的湘军水师统领,为曾国藩平乱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曾国藩听到塔齐布的死讯后,伤心裂胆,几天寝食俱废。他急忙赶到九江城下的湘军军营,亲自给塔齐布治丧,并在塔齐布灵前饮泣不止。得知塔齐布还有老母在京,甚为清贫,便让湘军粮台筹了银两,托人转交。又对他两个弟弟的生活作了安排。其实,曾国藩这也是在施德,不过他施的是为官之德。也许是战场需要这样的安抚,也许是战争的残酷让曾国藩有了恻隐之心,总之在每一次战役后,凡是官兵有了伤亡,曾国藩都会尽力安抚。于是,湘军就立于了不败之地。

 

曾国藩本来是个文人,打仗不是他的本行。湘军和洪、杨的太平军打的败仗很多,以至于曾国藩有三次想要自杀。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他最后攻破金陵,取得了最后胜利?除了上面说的三个因素外,还与他的宏韬伟略、知人善任、以善结缘等等有关。难怪毛泽东说:“愚予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还说:“‘办事兼传教之人’,历史上只有两位,即宋代的范仲淹和清代的曾国藩。”难怪蒋介石说:“我认为曾、左等人能打败洪、杨,完全是他们的学问胜过敌人,亦就是他们的精神与信心胜过敌人。我估计古今中外一切战争的胜败,都是取决于将帅的精神与道德学问。”

由此看来,为官者学习学习曾国藩,是很有必要的。他的学养,他的鸿志,他的品德,无一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成功,值得我们借鉴。

                         (散文编辑:散文在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