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读后感 > 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

散文
时间:2013-09-24 22:34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涟年梦未觉点击: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在灿若群星的《乐府诗集》中,这首《江南》是一曲颇为别致的小调。诚然乍看之下,它似乎并不太起眼:由文学性观之,它自无法与《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相比肩;据思想性以论,它亦不足与《孤儿行》、《东门行》相锱铢;自情感性察之,它似也比不上《有所思》和《上邪》的热烈奔放、震撼人心,亦或是《钦马长城窟行》的温柔敦厚、哀而不伤。然而它却默默以其独特的清新自然,在后世的历代文人心中开出了一片又一片清婉动人的莲花意象,勾起了人们对充满诗意的江南水乡迢迢不断的思慕情结。
  
  “自然”,是这首诗最动人之处,正如诗本身所咏之物——莲。对于莲,太白曾赞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诗用来形容《江南》这曲咏莲小调亦毫不为过。全诗平白如话,不假雕饰,却宛然天成,无处不妙。首句起得便极妙,“江南可采莲”,表面上不过是一句平平淡淡的家常白话,却一下子将“江南”和“采莲”这两个此后历代诗人魂牵梦绕反复吟咏的绝美意象永远系在了一起,并着一“可”字予以绑定,自然得好似顺水推舟。“可”字不妨译为“正好”:江南夏日,莲花正好,不偏不倚,不早不晚,美好的自然彷彿在召唤着你融入她的自在世界,与她一同翩翩起舞。此情此景,叫人怎能不心有戚戚,冥冥中似乎感到正应当做一些美丽的事方才配与这醉人的景致相称,方才算得上不负了这大好韶光。当然,那时的江南儿女从事采莲活动并非出于自觉的审美意识,采莲于他们而言,只不过是一项最自然不过的日常劳动,就如吃饭喝水一般,早已融入了他们的生命,成为了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然而,正唯其不自觉,正唯其无心,所以才尤为自然,尤为动人,不是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我简直要疑心江南儿女们是否个个锦心绣口,否则,如何随口一吐,便是如此形象生动的字眼,便成为万世文人争相引用的经典。“田田”——不由得令我联想起《红楼梦》中香菱评摩诘名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节,她只道是“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但合上书一想,倒像是真见了这景儿似的。”——这恰即“田田”二字给我的体会。乍一眼看去,将那接天莲叶比作密密麻麻的“田”字,似太过抽象无理,但合眼一想,眼前却又自然现出成片成片铺开了去的莲叶,那叶上纵横交错的脉络岂不正是“田”字?那叶叶之间鳞次栉比的布局又何尝不是“田”字?真难为他们怎样想来!怪不得这“田田”接连为后人引去入诗。你听,“莲叶向田田,淇水不可渡”[1]、“参差杂荇之,田田竞荷密”[2]、“荷叶田田间白蘋”[3],不正是江南古辞萦绕千载的悠悠余音么?
  
  再看末四句的铺排。“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初见时甚至会为它们极简的形式所惊。然而正唯其极简,方使得这四句别致的铺排充满了自然质朴的原始气息,和生动活泼的民歌味道;上可令人追思至更古远的商代卜辞:“癸卯卜,今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南来雨?其自北来雨?”下又能使人联想起唐代柳宗元“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的生动意境。吟罢似有涓涓清泉流入心间,使人不由得怦然心动,喜上眉梢。我以为《江南》当是《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中最本色当行的一首,它只合配乐吟唱,绝不可平调朗诵,而且只合前三句一人起头作引,后四句数人相和而歌,方能将全诗优美活泼的意境略略描摹出一二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人注意到从一些前人诗句所显示的信息来看,《江南》的曲调似乎并非如歌词本身这般欢快悠扬,而是较为哀婉骤切。例如南北朝诗人谢灵运《闲居赋》云:“卷《叩弦》之逸曲,感《江南》之哀叹。”又有《道路忆山中》诗云:“《采菱》调易急,《江南》歌不缓。楚人心昔绝,越客肠今断。”其词曲风格似乎存在着彼此乖异的问题。张鹏《乐府古辞《江南》考论》一文认为《江南》的音乐风格特点是由其俗乐性质所限定的乐器——丝竹所决定的。据《宋书·乐志》载,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而由于“失去钟馨平缓的节奏调节,丝竹音乐往往显得‘繁淫’,而且音声过于激切高亢,容易感染听众情绪波动,不利于心情的平和宁静。”[4]
  
  对此我不敢苟同。乐器固然可以起到一定的影响曲调风格的作用,但并不能完全决定,且“丝竹”本身也未尝不可演奏欢快的曲风。秦汉以后钟罄作为演奏雅乐的乐器早已退居乐坛二线,而此后大部分常见乐器则都属于“繁淫”的“丝竹”一类[5],但古代依然有大量的欢快的乐曲流传至今,故张说实在站不住脚。窃以为《江南》曲风本身并不一定是哀伤的,恰恰相反,其曲当如其词,活泼欢快、婉转悠扬,易使闻者联想起江南故乡之美好[6],从而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这才反而悲从中来,不能自已。
  
  是故最美不过《江南曲》。她是一首发自无心的“天籁”之谣,是一汪清透灵动的源头活水,是一段的恋乡难去萦萦心事。
  故不由得击节而歌曰:一曲江南情悠远,鱼戏莲颤醉我心。
  
 
  [1](南朝齐)谢朓《江上曲》
  
  [2](南朝梁)陆罩《采菱曲》
  
  [3](唐)皎然《答张乌程》
  
  [4]参见张鹏《乐府古辞《江南》考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5月1日发表
  
  [5]《古今乐录》云:“凡相和,其器有笙、笛、节歌、琴、瑟、琵琶、筝七种。”除“节歌”外,余者皆属于《宋书·乐志》中“丝竹更相和”的“丝竹”之范畴。
  
  [6]张文所引的谢灵运即生于会稽始宁,虽长年离乡在外,然而也主要在江南一带活动,且始宁有他引为自豪的功熏卓著的祖旧之业,更有供他啸傲风月、陶然忘机的灵秀山川,对他而言意义非凡,已成为了他一生向往眷恋着的精神家园。因此不难理解他闻《江南曲》而肠断哀叹的心情。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6)
50%
待提高
(6)
5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