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读后感 > 读沈从文

读沈从文

散文
时间:2014-01-13 17:18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知识产权人王瑜点击:
        

  承蒙同学说我的文章有沈从文之风,便买了沈从文的书来看。沈从文是大家,很多人都知道湘西凤凰古城是沈从文的老家,记得他有代表作《边城》。知道沈从文至少有二十多年了,念中文的时候现代文学老师讲到过沈从文,却直到近来才买了些他的书来看。
  
  上中学时似乎还可以算是文艺青年,喜欢现代诗,订阅过诗刊,参加写诗的函授;尤其喜欢读古诗词、古文,啃过古文观止,对《郑伯克段于焉》等文至今还能背诵一些,《盐铁论》、《封建论》等也逐句译读过。学中文后这些兴致便彻底被毁了,文学课老师还是在用中学的方式讲解课文,依旧是分析主题思想(中学叫中心思想)和艺术特色(中学叫写作特点)。这种从前苏联引进的教学模式,思维定式化,凡事要往意识形态上靠;答题格式化,总结主题思想都要用:本文揭露了×××,或者批评了×××,歌颂了×××……这些并不容你去想,不容你用自己的话说,老师照着参考书灌输给我们全国统一的说法,考试必须照着答案程式作答,学习照旧还是背诵。这一套在中学时便已经厌烦至极,上了大学仍旧是这样,大学没有中学那样对分数的追求,于是大家便都懒散了,考试按照八股的标准套路胡乱一套混个及格几乎轻而易举。照理中文专业古今中外的名作、名家应当去读,各科老师都泛泛讲了,大家便懒得去看,粗略记下点老师的讲义就糊弄了个文凭。
  
  到目前为止我身边还没有一个人说曾经接受过的教育好,个个对教育满是批评,还以为自己是明白的,其实大家的思维模式已经完全被这种教育僵化了,浸染在墨汁里十几年谁人能够保持清洁。初读沈从文的《泸溪黄昏》写的大都是他老家湘西水上的生活,没有感觉到太大的意趣,其描述的文字是素直的,没有莎士比亚戏剧那么华丽。小说《长河》当年国民政府都要求进行删减才可以出版,越是被禁止的东西越是吸引人,看看其实不过写了一些当时的真实情况罢了,看不出很深刻的主题,尽管被政府审查官看不顺,其内容远没有当今青年对政府的讽刺与挖苦来得那么激愤。还有一部名为《边城》的小说集子,看起来也颇为用力气,依旧没有揭露什么也看不到对什么的歌颂。沈先生1949年以后的文章难免也沾染“和谐”的味道,但远不及那个华侨作家杨朔那样对“新生活”的赞美。
  
  古人说“文以载道”,文章总要表达一些思想,其实我看也未必。汉乐府词:“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哥们大老远跑到江南去采莲子,却被莲叶所陶醉,一会又看鱼去了,如此三心二意地能载个什么道道来?到民国,大家们对“文以载道”已经不屑了。鲁迅先生的文章满是愤懑,载了很沉重的道,现在很不讨大家的喜欢,纷纷要求从教材中去除,可见现在人们的审美也不在“道”上了。文字本身就是美的,值得用心去欣赏、去体验。就说那个去采莲的哥们,忘了正事,竟然沉迷于看鱼,看着鱼从东游到西,从西游到南,从南游到北,短短数语勾勒出多么闲适的一种心境。
  
  当读书不是为了应试,不是应工作需要,读书就是休闲,不必努力从书中寻找厚重的“道”,尽管去欣赏文字的美,即便是过目就忘,权当是打发闲暇吧。
  
  作者:王瑜
  
  2013年11月写于海南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