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读后感 > 《大迁徙》背后的良知

《大迁徙》背后的良知

时间:2010-09-10 18:58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唐小波点击:
        

【导读】这其中,有些记者甚至还会因为对强权的畏惧,违背职业道德的将有关举报人的信息毫不保留的透露给被举报人。然后,自己就躲到台后,麻木不仁的观看二者的明争暗斗。  
  
  前日,我有幸读到了谢朝平的《大迁徙》。行走在谢老用汗水和良心浇筑的字里行间,亲眼目睹到三门峡移民那一幕幕饱含辛酸、融汇血泪的返库画面,我数度哽咽,前行的脚步也因那一路上的一群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移民的悲惨遭遇和凄楚哀号,寸步难移。
  
  忆及8月19日初次从网上看到有关谢老被刑拘的新闻时的好奇和震惊,此时,我的心里却充满了对他的敬意。虽未见过本人,但从书中谢老对返库细节的每一段、每一句、每一字,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的朴素、真实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谢老是一位极富同情心、正义感,不畏艰险、不畏强权,敢于迎难而上,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身份,同一切歪门邪道作斗争的勇士。同时,也使我深刻认识到,这世上还有不为钱色所动的纯新闻工作者
  
  据报道,谢老在创作《大迁徙》前,曾于2006年5月中旬受供职的《方圆法治》杂志编辑部指派,前去渭南采访并写成“655次举报前后”一文。结果,由于渭南方面的公关,该文未能刊出。这里所提的“公关”到底是“公权打压”,还是“吃喝玩赌”,我也不想再深究,但有一点我们明白:如果公关不成功,我们就看不到《大迁徙》,就看不到三门峡库区移民的那段凄惨历史
  
  说到公关,或许很多新闻从业者都不应该陌生。当我们把举报人费尽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才递到我们手中的举报材料写成报道时,我们一定会对文中涉及的人和事恨得咬牙切齿,捶胸顿足。这也是我们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使然。然而,当举报人怀着希望的眼神,焦急的等待着我们去揭露材料中关系的人和事时,我们中的有些人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方面在举报人面前正义凛然的允诺一定会如实报道,一方面却又在紧锣密鼓的和当事人接洽,商量着应付的对策。所谓“商量”,实为抓着被举报人的把柄,赚吃赚喝。往往此时,不管那些以前是多么风光的大人物,在记者的面前全成了鞍前马后,低头哈腰的龟孙子。从前,一些大人物在记者面前耀武扬威的,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突然角色调换,这些记者也立即以“无冕之王”自居,昂首阔步的在大人物面前耍起了威风。
  
  在大人物眼里,现在这些记者就是爹和娘。既然是爹和娘,那还不得伺候好了。于是,平时挤公交的记者顿时成了有专车接送的大人物。吃山珍,喝茅台,住宾馆,这些平时就是满地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捡不到一块的记者,全部照收不误。如此一天天下来,记者已不再是记者,而成了成天被人前呼后拥进出各种KTV、酒吧、宾馆的“老板”、“头头”;被举报人也不再是被举报人,而成了记者口中的“大哥”。记者和被举报人都称兄道弟了,那被举报的事还不成了“为了兄弟,两肋插刀”的事?
  
  倘若运气不好,碰上了权大势大者,他们也会从自身出发,从利益出发,在对自己的前程和报道后将要承担的责任再三权衡之后无奈的将“把柄”付之一炬,然后,装聋作哑的对举报人的询问不搭不理。这其中,有些记者甚至还会因为对强权的畏惧,违背职业道德的将有关举报人的信息毫不保留的透露给被举报人。然后,自己就躲到台后,麻木不仁的观看二者的明争暗斗。
  
  这类记者是我所深恶痛绝的,也是被全社会鄙视的。记者,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正义的崇高使命。老百姓向我们提供材料,是对记者的信赖,更是对记者这个职业的尊重。而有些记者,利用职业之便,无视举报人的安危,没有良心,没有道德的只图自己贪图享乐,把自己身上承担的责任忘得一干二净,到头来,终会遭到全社会的唾弃。当然,有些记者还是有良知的。谢老便是最出类拔萃的一位。
  
  在自己的“655次举报前后”被成功公关,稿件未能刊出之后,谢老并未死心。两次渭南之行,他采访到了此前被媒体忽略的重要人物,并从重要人物那里获得了写作大迁徙的宝贵材料。谢老前后一共去了渭南6次,每次回来回想起移民的生活的惨痛,他都不禁涓然泪下。因此,深谙记者行业“潜规则”的谢老想到了著书。直至8月19日谢老被刑拘的新闻在全国传播开来,我们才顿悟,原来《大迁徙》早在今年年初就写成。期间,因为书中内容太过敏感,出版社不敢出版,最后几经辗转和努力,才在《火花》杂志安下家,由谢老自费,以增刊的方式出版。
  
  这次渭南警方“千里缉凶”事件的发生,不仅引起了全社会的愤慨,也“弄巧成拙”的把《大迁徙》这本旷世好书放出了由利益和权利筑就的牢笼,使其光荣而自豪的在人民群众那一双双雪亮的眼睛前,绽放出了永恒的光芒!
  
  感谢谢老,让我们读到了《大迁徙》!
  
  感谢谢老,让我看到了一个纯记者的良知!
  
  

                         (散文编辑:可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导读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authortang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09-12-03 11:12 最后登录:2016-09-01 16:09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