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读后感 > 高考冲刺之一:如何看教材

高考冲刺之一:如何看教材

时间:2011-04-05 19:45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残阳点击:
        

  高考最后阶段就像是马拉松最后的冲刺一样,把握得好就能在最短时间内,让自己的学习事半功倍。看教材是最后冲刺阶段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手段。古云:书中自有黄金屋。由此可见书中藏有很多很多的宝藏了。
  很多同学会问了:教材太简单了,有什么好看啊?
  就此问题我咨询过很多成功跨越高考同学们,他们各自都谈了自己看教材的心得。很多高考状元在谈及他们成功跨越高考的时候,都说了看教材吃透课本的重要性。
  江西:傅必振:高考这年的五月我特意给自己制订了一个看理科课本的计划,而这也帮助了我的考试。
  吉林:柏雯瑛:文综的学习必须紧紧围绕着课本,因为文综的出题面很大,书中每一个角落都有可能考到,这就要求文科学生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仔细做好笔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知识点。除此之外,还要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的背景,每一个知识点与全书其他知识点间的联系。最好能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将各个知识点纳入自己构建的体系中,这才算吃透课本。
  内蒙古:高鹏:你要掌握的是最基本的知识原理。例如二氧化硫的性质,检验它最常用的就是品红溶液,其他方法都不典型;而吸收它需要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这也是重要的知识点,实验题中吸收完之后二氧化硫总是要再通过一次品红溶液,目的是检验吸收是否完全。这里同样是常见的考点,都要把握。做好这一点一定要回归课本。课本是所有知识的依据,在高三你们必须重视它。我在高考前一个月里把所有课本上的实验完整地看了一遍。
  云南:邓侃:高考生物答题要规范,正确使用相关术语,牢记教材对概念、原理的表述,才能拿全应得的分。数学教材要通读,从最基本的概念出发,一步步推导出美丽的结论,前后勾连,交织成严密知识网络
  湖北:康静:很多同学觉得,数学课本上面的题目很简单,都是老师上课讲过的内容,下课以后,往往就把课本放在一边,去做其他一些他们认为难度更高的习题,刚开始我也是这样做的。可是到考试的时候往往是难题做出来了,简单的题目却容易失分,尤其是前面的选择题、填空题这样一些小题。所以要特别注重学习课本,把课本上每一道题都做到位。
  由此可见,吃透课本对于我们成功跨越高考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有同学会问了:我们看教材非常简单的,为什么他们就能从中得到“黄金”呢?这期间究竟有什么秘密吗?
  教材就像密电码,你掌握了其中的奥秘,任何复杂的“密电码”你都能游刃有余地破解。那么,如何看教材?
  第一:从定义中挖掘
  定义是同学们最忽视的知识点。在很多同学思想中:定义不就是那几句话吗?有什么啊?
  例如,在解析几何这一章中,如何从教材中得到题眼呢?
  以双曲线为例:教材中关于双曲线的定义如下:
  平面内一动点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始终为一定值2a(2a小于F1和F2之间的距离即2a<2c)时所成的轨迹叫做双曲线。其中︱F1F2︱>2a。两个定点F1、F2叫做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焦距,长度为2c。其中2a在坐标轴上的端点叫做顶点,c2=a2+b2(a=长半轴,b=短半轴)
  在这个定义中,最关键的两个题眼是:绝对值和︱F1F2︱>2a
  1)当︱F1F2︱>2a时,如果去掉定义中的“绝对值”3个字时,则表示是双曲线的一支。
  2)当︱F1F2︱=2a时,表示直线F1F2去掉线段F1F2而得的两条射线。如果去掉定义中的“绝对值”3个字时,则表示是射线的一支。
  3)当︱F1F2︱<2a时,它在平面上不表示任何图形。
  例题分析:
  若点M到两定点A(-1,0)B(1,0)之间的距离差为2,则点M的轨迹是()
  (A)双曲线;(B)双曲线的一支;(C)以A为端点的射线;(D)以B为端点的射线;
  分析如下:
  1:题目给的是“距离差为2,”,很显然去掉了“绝对值”3个字,所以用排除法就可以排除A。
  2:从两个定点的坐标,可以得到两焦点之间的距离为2.而题目给的“M到两定点A(-1,0)B(1,0)之间的距离差为2”,说明2a=2。即|F1F2|=2a,说明这个点的轨迹是射线中的一支。可以排除B。
  3:题目说“M到两定点A(-1,0)B(1,0)之间的距离差为2”,说明是A在前而B在后。说明是从B发出的射线。答案是D。
  这个题目完全是考察的概念。看你对基础的东西掌握了多少?
  当我们从教材上的资料进行深入的挖掘时,我们就能得到很多秘密条件,而这些条件正是出题者的思想所在,也是我们在解题中常遇到的所谓“陷阱”了。
  关于双曲线的定义,还有另一个意义:双曲线是指与平面上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定值的点的轨迹,也可以定义为到定点与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一个大于1的常数的点之轨迹。定点是双曲线的焦点,定直线是双曲线的准线,常数e是双曲线的离心率。且离心率e>1.
  注意:定点F要在定直线外且比值大于1.
  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很重要。但同学们往往不屑一顾。特别是数学课本,同学们觉得,数学教材不就是几个公式和几句话的定义吗?其实,数学教材中有很多黑体字的大概念,是我们平时很少注意的,而在一些小字里面,往往有一些非常细微的概念和原理是容易被忽视的,而考试的时候,往往就是把那些我们忽视的问题拎出来考。而一考大家就“倒一大片”。所以我们在看课本的时候,一定要把课本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即使很细小的一些原理都要看到。吃透课本,不管怎么强调它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第二:从公式中挖掘
  很多同学对于公式的来由是忽视的。已经很习惯了,拿过来就用。然而公式给了我们什么呢?
  以数列为例。数列是高考中的必考知识点,它的题型变化很大综合性非常强,然而,教材中的基本公式就只有几种。很多同学记住了公式,可是一旦考试就会发现现成的公式没法用。有的题目结构会让你一下子想到用一些拓展公式,但是,又不太熟悉,如果你对于教材很娴熟的话,即使你忘记了由性质而推导出来的拓展公式,运用基础公式同样也能解答出来。特别是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通项和求和,其思路和方法更是让很多同学一筹莫展。其实,这些问题只要我们用心地吃透教材,把教材上的定义和公式吃透,题解也就有清晰的思路了。
  比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它是由定义:通过叠加法、递推法得到的。通过对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我们知道解决数列的基本思想是转换思想,方法有:倒序相加。通过等差数列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公式;同样,通过这些公式我们可以了解数列的基本性质。
  第三:从教材目录入手
  高考文科综合对课本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察非常重视。所以,要与高考针锋相对,课本是法宝。我的方法是一遍遍地看。历史5本书我看了七八遍。?
  抓住书本框架,背熟目录和小标题。我们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知识的整体,背熟目录才能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奠定基础。考场答题时,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观概括,尽量避免因遗漏观点而失分。?
  以上是广西状元林丽渊的心得体会。我也曾问过女儿的一个好友,她说,文科一定要通过看目录来回归教材,吃透教材。由此可见,看教材目录是帮助你整合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看目录是以目录单元为基础,回忆每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然后再从横向联系,看每个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
  总之,高考冲刺一定要吃透教材,确保我们很好地完成“查漏补缺”的工作。

责任编辑叶子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导读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残阳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签约作家 注册时间:2011-01-17 08:01 最后登录:2014-11-27 18:11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