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读后感 > 一个群体的生活,一个时代的回忆——影片《80后》观后感

一个群体的生活,一个时代的回忆——影片《80后》观后感

散文
时间:2011-05-28 12:04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荆小棘点击:
        

【导读】影片以主人公明远和沈星晨两个人的成长感情故事为主线,从他们的青梅竹马到不辞而别,再到高中成为同班同学,接着是相恋,大学异地恋,然后因为各自的心结而分分合合. 

 这是一部标榜述说80后出生的孩子因为家庭破裂,极度憧憬爱却又对爱充满恐惧的心理状态的电影。用镜头记录着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一群孩子的生活状态和成长经历。父母感情危机,家庭破裂时那个时代很多家庭的一个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那群孩子的性格和观念。父母因为贩毒而入狱的明远,痛恨母亲没有与父亲分担痛苦而让父亲在牢狱中自杀,开始怀疑感情,怀疑别人对他的爱;母亲跟别人离开父亲去世的沈星晨,因为曾经的寄人篱下而奋发图强,性格倔强而又偏激好强,梦想着出人头地。这些都就爱你给出了在特殊背景下成长的孩子的特殊性格特征,影片导演通过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以小见大,影射了一个大的时代背景。
  
  主人公经历着的那些事:跳绳、电子游戏厅、广播体操、课本包书皮等元素都是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生于80后的大部分人看到这些镜头都会不由得怀念起自己的童年的和少年时代,同时那一代人又经历了中国很多大事件:香港回归、申奥成功、哥哥张国荣去世、非典袭击,这些影响了80后们生活的重大场景也在影片片中得到了重现和体现。这些镜头被搬上银幕,无疑是打了一张回忆牌,画面就是最好的读解,很容易让同一时代的人入戏。
  
  影片的开头,是一条长长地走廊的拉镜头,景象渐渐往后退,光明的走廊口越来越远,黑暗的部分占据画面越来越多,配上张国荣的歌曲《有谁共鸣》,整个气氛显得悲伤,这是影片给我的第一个感觉。也与影片的宣传语起了一个相互辉映的作用,两个从小缺乏爱努力想要得到爱的孩子的成长经历,无疑是会让人与悲伤两个字联系在一起的。而整部影片,主色调为黑、白、深蓝,而没有热烈的大红大紫,无疑在视觉体验上给人一种沉重感。这在整部影片中起到了气氛渲染和传达感情的作用。
  
  影片以主人公明远和沈星晨两个人的成长感情故事为主线,从他们的青梅竹马到不辞而别,再到高中成为同班同学,接着是相恋,大学异地恋,然后因为各自的心结而分分合合,但是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期间穿插着一些亲情家庭的矛盾。写出了那个时代爱情的的一些特质,比如简单、淳朴、真挚、鉴定。里面有一句台词是:我们都是带着伤疤进入爱情的,他都是渴望爱却又害怕爱的孩子,但是最后他们的爱情有了圆满的结局。故事的结尾,星辰说:在我们进入爱情前,我们已经深痕累累,我一直在想,所有的方式都试过了,吵过,放弃过,分开过,都是那么令人难过,可不可以不分开了。这是另我们欣慰的结果。
  
  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部对于80后的人来说属于我们共同回忆的一部电影,是值得我们仔细去品味的。电影写出了80后的成长轨迹,虽然在人物选材上,家庭破裂而性格迥异的明远和沈星辰无法代表绝大多数人的状态,但也深刻地体现出了一个大时代背景之下一个有代表性的群体的成长状态。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2)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导读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荆小棘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签约作家 注册时间:2009-11-18 20:11 最后登录:2015-09-22 16:09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