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读后感 > 尺水兴波步步奇

尺水兴波步步奇

散文
时间:2012-04-16 13:58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东方鹰点击:
        

  我国明代,出了个很有才气的诗人,叫解缙,江西吉水人,自幼聪慧,才华横溢,有“神童”之称。明代翰林学士。洪武进士,担任中书庶吉士,曾经上书万言,针砭时政,皇帝很欣赏他的才能,升迁为御史。永乐初年任翰林学士,主编《永乐大典》,这是世界上最完备的一部百科全书。解缙为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素有治国安邦之才。初入仕时,甚受朱元璋宠爱,常侍奉左右。一日,太祖在大庖西室对缙说:“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日上万言书,剖切陈词。有著作《文毅集》。解缙不但诗词俱佳,且善于作联。
  
  开国领袖毛泽东曾在其重要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引用过解缙的一副著名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毛泽东同志指出:“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如果有人真正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劝他把这副对子记下来;或者再勇敢一点,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
  
  还有一些对子,如“莆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等,也流传久远。解缙正直骨鲠,不媚权贵,且又诙谐机敏常寓机刺于笑谈之中。
  
  一天,有一位达官,给母亲作七十大寿,特意重礼聘请解缙,到寿堂亲笔题诗——那时解缙名气很大,人人能以得到他的题诗为莫大荣耀。酒足饭饱之后磨浓了墨,铺展了纸,堂上堂下挤满了来祝寿的亲朋故友,众目睽睽注视着诗人举起的大笔,龙飞凤舞地写下了第一句:“你的母亲不是人,”。
  
  “啊!”的一声,大伙不仅发出惊呼:“这不是骂人吗?”有的惊得张大嘴合不上,有的义形于色,有的甚至卷起衣袖准备采取行动。在如此剑拔弩张之势,诗人毫不动容。又挥动雄健大笔,写下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噢……”大家不约而同发出会心的赞叹,都大大松了一口气,有的赶紧放下衣袖,有的发出由衷的微笑,有的甚至开始搜寻如何赞美这首诗的高级形容词。在这欢欣赞叹的气氛里,诗人笔锋一转,又写下了第三句:“养的儿子都是贼,”
  
  “什么?”首先是那个大官吃惊地叫起来,仿佛脸上重重挨了一巴掌,火辣辣不好受;紧接着,那些祝寿的亲朋们,有的嘴张得更大,有的更义形于色,有的袖子挽得更高,甚至跨前一步,伸手去掀诗人的衣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诗人不慌不忙写下了第四句:“偷来蟠桃孝母亲!”
  
  “哈哈……”那大官又气又急变得煞白的脸,忽地红光满面了,敞怀大笑起来;同时张着大嘴的也赶紧陪出笑声,义形于色的顿时化作笑逐颜开,楸脖领的手势变成鼓掌欢呼!
  
  解缙这首祝寿诗,到底是志在“美”还是“刺”,写得好不好,都姑且先不论,只就其波澜起伏,跌宕曲折这一点,就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你看,仅仅四句诗,二十八个字,却有两个大得跌宕,掀起两回巨波危澜,牵引着那么多读者的情绪,发生两次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从金刚怒目,到赞誉迭起,再到老拳相向,最后落在鼓掌欢呼上,这真堪称是一个艺术的奇迹!波澜跌宕的魔力有多大,波澜跌宕在文学创作上又是何等重要!
  
  我国古代的文艺家们,早就认识了波澜跌宕的重要性,并且从实践中,概括出一句十分形象的话来生动地表达它:“文似看山不喜平。”泰山之巍峨,黄山之奇秀,五台之雄壮,其所以能吸引千百万游人,正是其其参差曲折,跌宕错落,千幽万奇,令人神往。假令泰山、黄山、五台山等群峰,不于海拔千米之上,竟是一马平川,坦坦荡荡,一览无余,不须寻探,那么,定会使那些辛勤的攀登者们大失所望,浩然喟叹到:“还不如去看华北大平原哩!”因此,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大声疾呼:“诗犹文也,忌真贵曲。”
  
  从文学史上来看,那些文学巨匠们,总是努力在自己的创作中,实践这一条艺术规律,千方百计把自己的作品,搞得波澜迭起,引人入胜。晚唐诗著名诗人李绅,有一首传世力作《古风》: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大地是慷慨的,只要你辛勤耕耘,便会付给你丰硕的报酬,“一粒”就化“万颗”;农夫是勤劳的,他们把辽阔的原野都种遍了,没有荒芜一寸“闲田”,这样能收获多少粮食呢,老百姓该过幸福日子了吧?前三句赞美劳动创造财富,发现了一个丰收后果好日子的强烈的可能性,由“种一粒”推到“收万颗”,再推到“四海无闲田”,一层层的深入,一步步推到高峰。结果怎么样呢?“农夫犹饿死!”猛地一下跌下来,希望化作肥皂泡,辛勤汗水付东流。这个悲剧性的转折,是多大的波澜呀!它不仅能在读者心中激起万丈怒涛,而且又启人深思:丰收的景象尚且这样,那么,要是遇上灾年歉收时,又会怎么样呢?不是会有更多的人饿死吗?这巨大的社会悲剧,又是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从而,有力地赢得了读者为农夫一掬同情的热泪,深刻地表达了谴责残酷的封建剥削之主题。如果没有这一个强烈的转折,没有这一个巨大跌宕,这首诗就会变得平淡无味,根本不可能流传千古。
  
  纵观当代文艺作品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没有吸引力,读者不爱看,缺乏能紧紧抓住人心的艺术魅力。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作品平白直叙,缺乏波澜跌宕,不能步步有奇,曲径通幽,引人入胜。这些作品,往往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结构布局,情绪变化,情节转移,几乎全是随随便便写到哪儿算哪儿。只想匆匆忙忙把故事告诉人,结果是读者看了开头,就料到了结尾,兴味索然。
  
  文艺创作表现技法上的平铺直叙,缺乏跌宕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儿大体上可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初学者不大懂得文艺创作的规律,还没有从实践中认识到跌宕曲折,对于造成“抓住人心”的艺术效果之重要性,还以为波澜回还是可有可无得的东西,因此没有下苦功夫,有意识地去研究它,去追求它,这就需要前辈作家们、理论家们耐心地给他指出来,结合他的具体作品讲解清楚,并让他仔细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认真体会波澜跌宕在这些巨著中的作用,学习文艺巨匠们的成功经验,再来对照自己的著作,以期逐步得到提高。
  
  第二种,是作者自己已经懂得波澜跌宕对于文艺创作的重要意义,也努力在个人创作追求曲折回环,却总是效果不理想,甚至弄巧成拙,适得其反。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文艺创作上的波澜跌宕,并非作家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生活本身的曲折、复杂性启示给作家的。作家充分熟悉了生活,研究透了生活中的矛盾斗争,掌握住了此一事物与彼一事物间的联系,从中发现了生活里许许多多奇妙的波澜曲折,将它作了典型化的艺术表现,于是就产生了“尺水兴波”的艺术效果。有的作者由于对生活不熟悉,对生活中的矛盾之变化曲折认识不透,没有从生活的丰富性中受到波澜跌宕的启示,而是关在书房里,去冥思苦想,为曲折而曲折,为波澜而波澜,结果当然不会好,不是曲折得离奇古怪,想入非非,就是违背生活逻辑,无法自圆其说。这种闭门造车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由此看来,“尺水兴波”,波澜跌宕的本领,并非仅仅是一个表现技法问题,而是首先要深入生活、研究生活,去寻求启示。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投身于生活洪流的作家们,让我们都来学学解缙《祝寿》中的“尺水兴波”的技法,力争在每个短小精悍的作品中,都造出九曲回环,忽而异峰突起,忽而瀑泻深澜,忽而巨岩怪石,忽而芳草茂林,从而把读者的情绪仅仅抓住,使作品产生意想不到的魅力。也许,这一步离作家并不遥远,关键你要走向生活,热爱生活,解读生活生活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散文编辑:月然)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3)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